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摘要:班級管理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它是班主任和教師根據一定的目的和要求,採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帶領全班學生對班級中的各種資源進行計劃、組織、協調、控制,體現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活動,是一種互動的關係。

記得剛接班主任時,老教師就告訴我,要想學生的成績提高,那一定要狠抓紀律,一個班的紀律好了,成績也就自然而然的上去了。處在什麼樣的地方都需要主動營造一個好的氛圍,剛開始接班時如果抓嚴點多上心,後期都不用很操心了,真的是這樣嗎?

一、當前我國學校管理班級中存在的問題

1.班主任的班級管理方式偏重於專斷型

這種方式應該只會讓學生怕老師,不會形成良好的班風。長期以來,我國實施的是“應試教育”,高度重視課堂教學,重視考試成績,以教師為中心。在這樣的背景下, 班級管理成為教師實施個人專斷管理的活動過程,班主任過度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及個人權威學生被動的,按照教師的要求去做,缺乏自主性。

2.班級管理制度缺乏活力,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程度較低

在班級中設置幹部,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自治自理,然而很多中小學的班級幹部相對固定,使一些學生養成了“幹部作風”,不能平等的對待同學。在社會環境及部分家長的影響下,往往把班幹部看成是榮譽的象徵,

“榮譽”重於“責任”。在我國目前的班級管理中,班幹部特殊化、多數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缺乏自主性是比較普遍的問題。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二、應充分發揮班主任的作用

班主任肩負著全面管理班級的職責,是學校教育的中堅力量,他在學校教育計劃和其他各項管理的實施中,在協調本班任課教師的教育工作及溝通學校與家庭、社會教育之間的聯繫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

現代班級管理強調以學生為核心,要建立一套能夠持久地激發學生主動性、積極性的管理機制,確保學生的持久發展。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務是組織建立良好的班集體,中心任務是促進班集體全體成員的全面發展。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三、班級管理的技巧

1.用好班幹部

當老師不在時,班幹部在一個班級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班幹部就是班主任的“左右手,選好一個班幹部,班主任會省下不少心,所以,公佈班幹部之前,班主任可以先交代一些事考查一番,看看有些學生是不是真是當班幹部的料。如果接到一個班實在選不出合適的班幹部,那可以多選一兩個,讓他們進行分工合作。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培養班幹部的過程中,不斷一定要去引導,教方法提意見,體現“由扶到放”的過程”。落實好每一位班幹部的工作責任。

課代表,各科組長都可以選兩三個,可以看下圖,分工合作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2.分小組

可以根據班級情況進行分組,我們班的值日、調座位都是按照小組,學期中間小組成員可以給他們適當調動,如果是低年級,組員多,一個組長能力有限,那就可以多設置幾個組長(大組長,語數英各科組長等)。

為了讓他們互相監督,提高競爭,可以每週評選優秀組長及優秀小組。用好小組加分評比臺,對於優秀組長及優秀小組總結時,可以進行拍照留念粘貼展示牆及發放獎品,總結後第二週分數便從零開始。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3.考試PK賽

我們學校每週都有周清考試,算是考試比較頻繁。為了提高學生對考試的積極性,所以給每個人設置了和自己成績均衡的PK對手,製作了一張表格貼到了展示牆,每次考試總結,贏的同學自己動手在自己名字旁貼一張小紅旗,而輸的同學要給對手買個東西(本子,糖等),獎品在考試前會爭取大家的意見。

設置PK對手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能夠快速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畢竟孩子的自尊心越來越強,舉個例子:我們班倒數第一名贏了對手後,比正數第一名都開心。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4.獎勵“免罰金牌”

紀錄片《他鄉的童年》中,芬蘭的一位老師會給學生髮“越獄卡”,如果學生作業做的好,會獎勵一張,等下次不想做作業的時候就可以用。我就偷偷換了名字,目前我發給學生的“免罰金牌”,只能用來抵消作業,這張卡在班裡反響還是不錯。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5.男女PK

之所以有這個規則,是因為我們學校安排學生吃飯路上要路誦,而且每天老師要安排路誦任務。

說實話,剛開始我剛進校時看到這個路誦是有點不習慣的,只能改變學生,在路上進行男女生PK誦讀,吃完飯考試會在班宣佈男生還是女生贏。一週或一天總結一次,一般贏的人獎勵看電影,輸的人則要轉過去背後寫作業。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6.抽盲盒

這個盲盒主要獎勵考試進步的同學,抽盲盒讓獎勵變得更加神秘,抽到的可能是玩具、零食,也有可能是獎勵全班看一次電影等,這個獎勵項目也可以讓學生自己去羅列,盲盒可以自己製作,網上買也非常便宜。總之,這樣的抽獎形式新穎,極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和正能量。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7.設置一個獎懲帳戶

在芬蘭,很多老師設置獎勵獎懲來管理班級。老師不妨用玻璃彈珠罐來表示班級積分。當全班都表現很好被表揚一次時,,老師就往一個透明的玻璃罐裡放一顆彈珠,反之則從玻璃罐裡取出彈珠。 每吵鬧一分鐘,則從玻璃罐裡拿走一個彈珠;如果整節課學生很配合,沒有吵鬧,老師則可適當放入彈珠。當彈珠積滿時,全班會有相應的獎勵((例:看電影,減作免業等 )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三、怎麼促進師生關係呢?

1.拋棄班規條例

我認為班規條例不是寫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現在我們班的牆上仍然沒有條條框框的班規條例,因為上高中時,班主任的懲罰就是讓學生抄班規,我感覺用處不是很大,因為甚至有同學提前抄好做準備。

2.以身作則

每週班裡會例行消毒打掃,時間都是安排在晚自習放學後,每次都是我留幾名男生和他們一起打掃再靜靜離開,就是從心裡已經把教室當做自己的家一樣去對待,因為

學生比較小,甚至很多孩子是第一次用拖把。

在班裡要求學生保持自己座位衛生的同時,前提是我自己也能做好,在教室內的講臺上,是我這個班主任負責的區域,黑板擦、粉筆盒、鍵盤鼠標都是我每天擺放整齊並保持乾淨,因為那一塊是我的責任區。

3.用照片視頻記錄美好瞬間

晚上睡覺前沒事時,會整理孩子們的照片洗出來放到班級展示牆,或者製作一些有趣的視頻放給他們看,一個個還在笑自己的鏡頭沒擺好,還記得第一次面對鏡頭的他們的是多麼的害羞。


七條建議,能讓你立刻管好班級


寫在最後

管理班級的極致,就是經營。我很慶幸我在最好的年紀遇到了他們,也做著我喜歡的工作,曾經用心,一直用心,雖然學生成績不是第一名,有的老師可能也看不出來我到底做了什麼,只有我知道,我的學生與他們有什麼不同—班級優良,班風正,而且我們相當正能量!永遠不會被一些小事打倒。

最有用的教育就是言傳身教,不要指望每一次的教育行為立馬產生教育效果,所有都在進行的班規教育,要用學生最容易明白的方式——示範。

我是大喵,一個愛讀書愛動手的女孩,希望能和大家成為朋友,一起讀書寫作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