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孩子誦讀古詩詞,愛上生活,愛上世界

父母都知道孩子的認知需要從小抓起。教讀古詩詞,可以給他們語言能力的發展帶來很好的幫助。記得兒子三歲左右,我對著他誦讀“詠鵝”,“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那清脆悅耳的語音,抑揚頓挫的節奏,吸引了他的注意,他跟著我讀起來。

伴隨著輕快的掌聲,他興奮地喊著,讀著,第二天,他居然能把這首短詩背誦下來。那段時間,他從幼兒園放學回到家,就拉著我,昂起頭,得意洋洋的背誦“詠鵝”。我順著他的興趣,教他誦讀更多的古詩詞。

我教孩子讀古詩詞,並沒有什麼竅門,還是笨辦法,老一套:“讀”,放開嗓子引孩子誦讀。誦讀是幫助提高孩子語言能力的一條好辦法,在誦讀積累後可以走進古詩詞的美妙世界裡。


陪伴孩子誦讀古詩詞,愛上生活,愛上世界


讀出詩情

詩的情感是讀出來的,誦讀的過程其實也是孩子自主學習的一種形式。

陪孩子讀古詩詞,我注意節奏。詩歌的節奏感較強,這些節奏往往是詩人心境的體現。明快的節奏,往往表現作者輕鬆的心情;急促的節奏,往往表現作者昂揚的情緒;低沉的節奏,則大都表現為悲哀的情調。

誦讀李清照的《聲聲慢》時,孩子注意到我低沉舒緩的語調,我簡單的讓孩子想想一個人孤獨難過,在寒風冷雨時的感受。再次誦讀,“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他似有所悟,不自覺中受到詞句的影響。

詩歌與音樂又有著與生俱來的緣分,我喜歡把音樂引進來伴誦,音樂的選擇有講究。

古琴曲《高山流水》旋律典雅、韻味雋永,琴聲鏗鏘有力,伴誦《涼州詞》、《將進酒》等描寫邊塞,表達讚美之意的詩歌。

薩克斯《春風》)旋律美妙動聽,深邃而溫馨,可以伴一些深情、輕柔的詩詞,像《青玉案·元夕》、《春夜洛城聞笛》。

伴樂誦讀,我讓孩子閉上眼,感受詩詞裡的畫面,把感想分享給我。


陪伴孩子誦讀古詩詞,愛上生活,愛上世界


讀出語感

詩歌本是用於歌唱的,詩歌所特有的鮮明的節奏、和諧的音韻,通過朗誦可以體會出語感。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的節奏表達喜悅;“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節奏表達憂思;“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節奏表達激憤;大江東去浪淘盡” 的節奏表達豪放。“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的節奏則表達悽婉……

古詩詞讀多了,節奏把握準確,語感自然就來了。

我要求孩子誦讀的詩歌是有選擇的,挑選的詩歌都是琅琅上口的,不是太難的古詩詞,不會花時間過

多解釋其中的意思。關於古詩詞的意思,孩子能夠通過朗讀基本理解讀懂,這樣慢慢品味到古詩詞當中的魅力。


陪伴孩子誦讀古詩詞,愛上生活,愛上世界


讀出意境

詩詞裡帶有作者主觀情感的事物,即為意象,又稱物象。意象往往以個體形式存在,多個個體聯接起來的整體,便是我們常說的意境。

閱讀首先指導孩子注意古詩詞的物象,品味物象特徵,物象中所寄寓的感情,然後作整體理解,體會意境。

在杜甫的《月夜憶舍弟》“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讀出離愁別苦,悲寂的氛圍。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暮色中讀出愁思萬千。

劉禹錫的《竹枝詞》中“楊柳依依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讀出離別之情。

王之渙的《涼州詞》中“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讀出相思之情和內心孤獨境。

我告訴孩子,好的詩詞都具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特點,故要朗讀欣賞詩歌,不光嘴巴動,腦子也要動,要適當想象、聯想,意境想像可以提高品讀詩詞的能力。


陪伴孩子誦讀古詩詞,愛上生活,愛上世界


讀出收穫

古人云:為文之道在於厚積而薄發。得到古詩詞的浸潤,我發現兒子的語言粘上些詩的影子。他四歲的時候,我和他走在海堤上。清風徐徐,波光粼粼、海闊天空。兒子突然說了句“這裡有詩意”。我問,什麼是“詩意”,他眨眨眼,說“詩人看到,就會想寫詩”。

我讓他說一句詩,他脫口而出“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

讀詩詞後,我會讓他背給我聽,背給媽媽,外婆聽。孩子得到肯定,鼓勵,熱情更高。上小學後,我要求他不但誦讀,而且要能自主講詩,將自己的體會說出來。

由興趣體會到樂趣,由樂趣轉化成志趣。我希望經典詩歌滲透到孩子人生的多個領域。開闊他的視野,豐富他的知識,陶冶他的情操,我還希孩子知道詩歌與我們的生命相關聯,跟現在的生活相關聯。讀古詩自有意義和樂趣。


古詩詞為我們構築了美妙的世界。多點時間放在家裡,放下手中的手機,陪陪孩子讀古詩詞,引領他們走進詩詞的世界,孩子會愛上生活,愛上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