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導語:孩子一天比一天長大,不僅僅是身高體重的變化,更重要的是孩子的大腦發育也一日千里。

小寶寶天生愛模仿,聰明媽媽從自己做起,培養出老師喜歡的好孩子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鄰居小甄家一歲多的兒子平平,很是活潑調皮,還很愛模仿大人的一言一行。每次爺爺過來帶他到公園玩耍時,都會悄悄地跟在爺爺的後邊走,並模仿爺爺揹著手和駝揹走路的樣子。爺爺每次看到小孫子模仿自己走路的樣子,而全家人看著都會笑得合不攏嘴,更加疼愛孩子了。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而孩子不懂得什麼該學什麼不該學,看到模仿爺爺走路後,爺爺很高興。孩子就開始模仿其他人,經常模仿住在一樓半身不遂的張奶奶走路。但是這讓身體不便的張奶奶很是生氣,說平平不懂禮貌。讓小甄好氣又好笑。

而平平在家裡時,也經常模仿著小甄的樣子,擦地板,洗襪子,這樣的平平又讓小甄覺得很欣慰。

平平其實是處於模仿敏感期,孩子的創造力都是在模仿中發展起來的。一般孩子在0-3歲時處於模仿的敏感期,小時候會模仿媽媽笑,動嘴巴,大點就會模仿大人的各種動作,甚至學得有模有樣。

胡適:“凡富於創造性的人必然敏於模仿,凡不善於模仿的人絕不能創造”。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在3歲之前是比較明顯的,會一直會持續到孩子十幾歲左右,甚至更長。

後來小甄聽了一節關於孩子模仿敏感期的課程,就開始從自己做起,每天堅持運動,看書學習,而慢慢的平平也喜歡上了看書和運動。這個愛運動愛看書的好習慣一直延續到孩子上幼兒園,上幼兒園之後,平平還因為各方面表現都很優秀,經常得到老師的小紅花,說平平自律能力強,愛看書。

小甄很好的利用了孩子受模仿的天性,給孩子做了良好的示範,所以養出了愛好學習的好孩子。

而身為家長也一定要注意,孩子在小時候沒有分辨能力,不知道什麼樣的模仿是對的,什麼樣的模仿是錯誤的。這就需要身為家長的我們合理巧妙的運用孩子的模仿能力,把孩子培養得更加優秀。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教養,是對父母的一種折射,父母當以身作則

1、父母當注重自己的言談舉止

海倫凱勒曾說過,她在很小嬰兒時,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而且非常固執,經常性的會模仿大人們的言談舉止。

孩子在出生後五六個月的時候,就已經在觀察爸媽的一舉一動,當媽媽拿著小搖鈴在孩子面前搖晃後發出聲響後,孩子就會得知這個小搖鈴是能夠發出聲音的。這時孩子也會拿起小搖鈴來,用手搖晃,聽到聲響後就會很高興。這就是孩子在嬰幼兒時期表現出來的強大的模仿能力。

當孩子在十個月左右的時候,就會開始學說話,並會模仿爸媽的說話方式和說話語氣。如爸媽的關係不好,經常吵架,爸爸還經常說一些粗魯,不堪入耳的話,或者愛說大話,愛吹牛皮,孩子也會學會,並模仿爸爸不文明的行為。

因此,爸媽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需要注重自己的言談舉止,避免孩子會在不經意之間學會並模仿。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2、孝敬老人,讓孩子懂得反哺之情

切斯特菲爾德說:所謂教養,就是在不同的國家和地區的表現不同,但是每一個明辨事理的人都會去模仿他,並向他看齊

孩子在小時候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就會經常模仿爸媽的一些行為。記得看過一個小漫畫,一個孩子的爸媽將孩子的奶奶扔到大街上不管,漫畫的下一幕就是二十年後的情景,長大後的孩子,把自己的年老的爸媽也扔到了大街上。

這就是孩子的模仿能力,爸媽現在對孩子爺爺奶孃說話的語氣,以及對待老人的態度,孩子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會悄然的模仿爸媽的對待老人的行為。

如今,經常看到很多的人已經忘記了那句“百善孝為先”的老話。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精力,把全部的希望都投入到我們的身上,到頭來卻換得了老所所養,老無所依的場景。

而這些也都會成為我們的孩子童年的一段回憶,一段抹不掉的回憶。因此,爸媽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為孩子做出好的榜樣,才能夠讓孩子真正的懂得反哺之情。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3、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孩子樹立榜樣

陳果曾說,學習的學是指模仿和效仿,而學習的習是指操練和實踐

家長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就是孩子生活和學習,以及為人處世等方方面面的第一任老師。很多的家長都抱怨孩子整天抱著手機,不抬頭,只顧著看動畫片,玩小遊戲。而一些小朋友不喜歡去上學,每次上學都哭得稀里嘩啦,上演一場母子分離的年度大戲。

孩子挑食,不愛吃蔬菜,之愛吃糖,等等一些生活當中的瑣事都是由於父母的嬌生慣養導致的。具體來說是父母沒有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生活習慣的榜樣,孩子只學會了父母不好的一面,並將這種不好的行為放大了。

孩子看手機,是因為看到爸媽經常拿著手機,刷朋友圈,網購,聊天,打遊戲,看電影。

孩子不愛吃蔬菜,挑食,是因為父母經常說自己不愛這個菜,味道不好。孩子自然也就會受到父母的影響,不敢去嘗試了。

父母早睡早起,不挑食,每天陪伴孩子讀故事書,唱兒歌,玩遊戲,孩子也就會效仿爸媽的做法,每天到點就會醒來,吃完飯後拿出故事書讓爸媽講故事。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4、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

很多的孩子上學後很愛跟老師打小報告,很是不招同學們的待見。而孩子愛打小報告的背後,可能有一位愛聽閒話,愛在別人背後講他人閒話的爸媽。這就需要爸媽平時,要謹記那句老話“閒談莫論人非,靜坐常思己過”。並且要嚴格的要求孩子管住自己的嘴,不聽信閒話和謠言,更不傳播他人的閒話的謠言。

日本的思想家池田大作說過這樣一段話,孩子就像一塊白布,在不知不覺當中染上了色彩,有母親的教誨和家教,甚至連大人下意識的小動作也會被孩子模仿。這種模仿是無微不至的,正如那句“孩子是母親的影子”,孩子對大人的模仿將伴隨其一生,很難改變。而在孩子小時候沒有能夠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所有的對於外界事物和人的判斷大多都來源於自己的父母。

當父母發現孩子一些不正確的行為模仿時,如若不加制止,便是對孩子行為的一種默認和支持。就如我們開頭講到的小甄家的兒子,模仿爺爺走路沒有受到批評,就會覺得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回頭又開始模仿他人。

這就需要我們以正確巧妙的方式來將孩子的模仿能力用對地方,才能發揮出模仿力的巨大的能量。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今日話題互動討論:你家的孩子喜歡模仿他人嗎?你家的孩子模仿過爸媽的哪些行為呢?

孩子還有哪些有趣的模仿行為呢?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孩子模仿能力”

,下拉查看更多內容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一歲萌娃模​仿爺爺走路,氣質拿捏得穩穩的,全家笑得合不攏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