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記得二胎政策剛剛開放的時候,有專家預測:二胎政策開放後,年輕人會“猛生”。

這一政策已經開放好幾年了,年輕的夫妻真的像專家預測的那樣嗎?

事實並不是那樣,現在的年輕人崇尚自由,結婚後想好好享受二人世界,再加上年輕人的思想很前衛,很多小夫妻不但沒有生二胎的想法,反而連一胎都不想生,選擇做“丁克”,為什麼會是這樣呢?

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什麼是丁克?

丁克是指具有生育能力的夫妻,但是他們不選擇生孩子,它的全稱為“Double Income No Kids”,縮寫是“DINK”,諧音很像“丁克”。

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由於經濟大蕭條,很多夫妻生活壓力很大,所以產生了不生孩子的想法。

自從我國出現丁克一族開始,至今已經過去了三十多年,也就是說,最早丁克的夫妻,現在已經進入了晚年。

中國人的思想比較傳統,認為生孩子是傳宗接代,是家族香火的延續,丁克夫妻選擇不生孩子,受到了很多人的非議。

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為什麼有些夫妻會選擇做丁克?

1、想要自由

有了孩子之後,我們的生活會發生很大的改變,最明顯的一點就是沒有了自由的時間,無論什麼時候,只要孩子哭了鬧了,就要馬上去給孩子解決問題,夫妻二人很少有獨處的時間,更別提出去遊玩和旅遊了。

對於丁克的夫妻來說,就不用擔心這樣的問題,夫妻倆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賺來的錢可以隨意支配,不用替別人考慮,等到退休了之後,別人還要幫子女帶娃,而自己則可以享受晚年生活。

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2、經濟條件不好

要想把一個孩子撫養成人,除了要付出很多的精力之外,還需要花很多的錢,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要買奶粉、尿不溼、玩具,孩子長大了之後,父母還要給孩子買房子買車子。

有些夫妻的收入並不是很高,自己生活沒問題,但如果養一個孩子的話,會有很大的壓力,於是就會選擇做丁克,這樣一來,自己賺錢養活自己,不會有太大的壓力。

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3、不想承受生孩子時的痛苦

還有一些女性特別害怕生孩子,認為生孩子是人生當中最痛苦的一件事,而且生完了孩子之後,自己的身材會走樣,還可能會出現肥胖和一些併發症。

於是就會和老公商量,不想生孩子,老公心疼老婆,不想讓老婆承受如此大的痛苦,於是就同意做丁克。

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最早選擇做丁克的夫妻,現在怎麼樣了?

之前在網上有人對那些已經退休的丁克夫妻做了採訪,我們來看看他們是怎麼說的。

1、黎女士,曾經是企業的管理人員

黎女士說:“我和老公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在同一家企業工作,我們倆都比較上進,得到了領導的賞識,沒過多久就都升職了。”

“由於我們倆事業心比較強,所以就決定先不要孩子,把工作幹好再談其他的事情,後來漸漸喜歡上了沒有孩子的生活,於是就選擇做了丁克。”

“我們倆現在已經退休了,退休金加在一起有一萬多塊,根本花不完,我倆沒事的時候出去旅旅遊,特別自由,但是我們的身體狀況越來越不好,生病了沒有子女照顧,這是一件很心酸的事情。”

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2、梁先生,自己做買賣

梁先生說:“我是農村人,剛結婚的時候,很喜歡小孩,但是由於經濟條件比較差,所以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決定等有錢了之後再要孩子,後來自己做買賣,賺了一些錢,但是年齡也大了,所以就沒了生孩子的想法。

“當時在想,如果生了個孩子,不能給他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也無法讓他接受正規的教育,是非常不負責任的表現,所以還不如做一名丁克。”

“現在我們雖然有錢了,可是不能再生孩子了,別人的積蓄可以留給子女,我的積蓄還不知道怎麼辦呢,想想就心酸。”

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做丁克之前,要有思想準備

很多夫妻想做丁克,但是家裡的老人一直“催生”,壓力不斷,最終放棄了丁克的想法,選擇了生孩子。

如果年齡不大的話,是沒什麼問題的,如果已經超過了35歲,那麼就要好好考慮考慮了,因為女性到了35歲,屬於高齡產婦的範圍,身體素質會有所下降,此時生孩子會有一定的風險,在生孩子之前,要做全面的檢查,孕期也要準時孕檢,避免出現意外。

除此之外,不生孩子雖然會很自由,但是當自己老了之後,沒有了後代的歡聲笑語,家裡會特別淒涼,所以說在選擇做丁克之前,夫妻一定要慎重考慮,不要衝動。

我國最早丁克夫妻已到晚年,膝下無子的生活,雖然自由,但卻心酸

總之,對於生孩子這件事,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生或者是不生,生孩子或者做丁克,各有利弊,夫妻需要做的,是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下定決定後就不要後悔。

我是甜橘媽媽,一名兩歲寶寶的媽媽,經常與大家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更多的家長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