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做到:心靜,心淨,心境

林清玄《人生最美是清歡》中寫道:

以清淨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境由心生,境遇好壞之別不是人生下來的座標,而是後天修心的結果。

人生修行,從心開始。


01

心靜

有人說:“唯有靈魂安靜的時候,才是我們和自己貼得最近的時候。”

每個人的心靈,都需要一方淨土,面對外界的浮躁與喧囂,我們的內心時常會疲憊、會厭倦。

此時此刻,最需要做的,就是給自己創造一個安靜的空間,思自己所想思,做自己所想做,或者乾脆什麼也不想,什麼也不做。

以前有一位農民,深深地煩惱當下的生活。

有一天,他提起一把斧子,跑進的森林中,自己動手搭建了簡陋的房屋,自耕自食,過起了簡樸的隱居生活。

每天打魚,種豆,欣賞漂亮的湖水,傾聽悅耳的鳥鳴,靜心思考,安心寫作,成了他生活的全部。

他說,心靜下來,自己的眼睛就變得澄澈明麗,更容易發現生活裡隱匿的那些美好的事物。

許多生活的美好,都來自於內心的安靜,來自於不為塵世的一切所蠱惑,只追求自身的簡單和豐富的決心。

白落梅說:“在這喧鬧的凡塵,我們都需要有適合自己的地方,用來安放靈魂。也許是一座安靜宅院,也許是一本無字經書,也許是一條迷津小路。只要是自己心之所往,都是驛站,為了將來起程不再那麼迷惘。”

所以,你要學會讓靈魂安靜下來,慢慢沉澱所有的煩惱。

學會接受自己的脆弱和不堪,給自己一點時間、一些期限,你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生命裡最安靜的堅強。

與其違心賠笑,不如一人安靜;與其在意別人的背棄和不善,不如經營自己的尊嚴和美好。

一個心靜的人,才能在這荒亂的世間找回最真實的自己。

人生要做到:心靜,心淨,心境


02

心淨

如果生活是一杯水,那麼痛苦就是掉落杯中的灰塵。

沒有誰的生活始終充滿幸福快樂,總有一些痛苦會折磨我們的心靈。

如果總是不斷地去攪和,痛苦就會充滿我們的生活。

淨,才是治癒傷口的良藥,撫慰煩惱的微風。

一日,小和尚隨老和尚下山化緣。

下山前,老和尚叮囑小和尚,下山後不可近女色,小和尚點頭答應了。

兩人走到了河邊,正巧看到有個姑娘在河邊徘徊,似要過河。

老和尚就過去問她:“姑娘你要過河呀,那你過來我揹你過去吧。”老和尚就把姑娘背過了河。

小和尚看在眼裡,心中很是費解。

走了20裡地,終於憋不住去問老和尚:“師父,為什麼你囑咐我下山不可近女色,自己卻主動去背那姑娘呢?”

老和尚淡淡地告訴他:“你看,我把她背過河就放下了,你背了她20裡地,卻還沒放下。”

很多時候,不是世事太紛擾,而是你不懂得放下。

要知道,唯有放下,方能輕裝前行;唯有心淨,方能從容自在。

記得張無忌向張三丰學習太極時,張三丰問他:“無忌,我這套太極劍法,你記住了多少?”

無忌答:“一大半。”

過了一會兒,張三丰又問:“現在還記得多少?”

無忌答:“已經忘記一大半了。”

最後,張三丰再問:“現在還能記住多少?”

無忌笑道:“已經全忘了。”

心無雜念,才能學會招式;心有淨處,才能應對生活。

正所謂:心若不動,風又奈何。你若不傷,歲月無恙。

這世上,所有的優雅人生,都是用一顆平靜的心,平和的心態,平淡的活法去滋養出來的。

外在環境愈是紛擾,內心愈要清淨淡然。

不為他人所擾,不為外物所惑,不讓苟且,侵蝕自己的生活,明白自己所思所想,明白未來所往所向。

在自己的世界裡修籬種菊,坐臥隨心。

內心清淨的人,一開始就贏了。

人生要做到:心靜,心淨,心境

03

心境

人生有四種心境:

一是痛而不言。

無言不是不痛,而是直面悲痛、疼痛和慘痛。

痛而不言,是一份堅韌,一份剛毅,是狂風駭浪中傲立不屈的礁石,是滾滾黃沙中頂天立地的胡楊,是錚錚鐵骨的硬漢銘烙在骨血中的氣節與驕傲。

二是笑而不語。

微笑具有移山的力量,淡然一笑,有時勝過千軍萬馬。

無需文字,無需語言,一個微笑,人間的境界也就盡在其中了,相逢一笑泯恩仇,是純淨無染的淡然與豁達。

面對明月清風,笑而不語是無慾無貪的超脫與安閒。

三是迷而不失。

淡定是人生修煉,痴迷和失態會傷及自身。

不迷失,需要的是內心強大。

在挫折來臨前,覺得自己充滿能量,一切都在掌控中,自己能改造自然、決定命運。

四是驚而不亂。

寵辱很難不驚,心驚則心動,而動中有靜、驚而不亂則具有別致之美。

人的心境,是在生活中趟出來的,在時間中磨礪出來的。

人的心境,隱藏了一個人的風霜,成熟了一個人的內涵。

一種年齡,一種心境,一種領悟。

那些生活裡的苦與笑,都會在你擁有這四種心境時,握手言和。

佛家有語曰:紅塵看破不過是浮沉,生命看破不過是無常。

修一顆自在心,寵辱不驚,靜看世間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人生要做到:心靜,心淨,心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