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引言

不知唐朝畫卷是不是有某種奇特的法術,總能將我引入他們描繪的場景。身臨一幅幅本就栩栩如生的畫卷,每一次穿梭其間,都以不同的角色與各色人物交談、相處。

或是幫他們梳妝打扮、奏樂起舞,或是陪他們享用宴席、出遊嬉戲,或是看他們揮灑筆墨、指點江山。虛虛實實竟讓我有些分不清真假,但我也樂在其中,細細欣賞其服飾穿戴觀摩其言行舉止,總能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一、盛裝打扮:樂廷環夫人行香圖

“快點來給夫人更衣梳妝,今兒夫人要同諸位親戚一起去行香。”一道清脆的催促聲將我從恍惚中喚醒,“來了來了”我連忙應聲。

“夫人今日行香想穿哪件衣裳,這件鈿釵禮衣如何?”我細聲詢問環夫人王氏的意見。“哦?這件有何特別?”夫人微微抬眸,手中的團扇有一搭沒一搭地扇著,語氣裡聽不出喜惡。

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圖丨樂廷環夫人行香圖

我賣力地介紹:“行香如此重要的場合鈿釵禮衣是一定要穿的。夫人不是囑咐了要戴金翠花鈿頭飾。這件襦裙上的小簇折枝花刺繡加上本色暗花綾羅,雖是常見的樣式,但卻是最配那金翠花鈿頭飾的。”語罷,環夫人饒有興趣地看了過來。

我見有戲,便繼續道:“這衣領邊沿和半臂的花紋,是地地道道成都的五色彩錦,活潑而不顯花哨,莊重又不失色彩,最稱夫人的容貌了。”

“嗯,那就這件吧。我還想著穿那件金泥銀繪的。現在想來,金銀粉塗抹的衣服這種場合穿著是太輕佻了,你有心了。”

環夫人輕輕地站起,抬起手臂示意我為她換上這件禮衣。旁邊的婢女也十分有眼色地拿出了重臺履為夫人穿在腳上。

一番梳妝後環夫人終於在眾人的陪同下出了門。行香的場面我無法參加,只是遠遠地看了一眼。在一眾做家常打扮的年輕家屬中,站在最前方,盛裝進行供養的環夫人成了最惹眼的存在。

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圖丨樂廷環夫人行香圖中眾親屬

旁邊的婢女小聲與我交談:“我見著那幾個姑娘頭上戴的透額羅不錯,不知夫人會不會喜歡。”“確實,還能擋風遮陽,等回去問問夫人的意見。”我答到。

畫面在此定格。身邊所有人像是靜止了一樣,我便知道,是魔法消失了。思緒飄飄,脫離畫卷之前還不忘看一眼那貌美盛裝的女子:“再回了環夫人。”

二、輕裝出遊:虢國夫人春遊圖

《舊唐書·楊貴妃傳》記載:

“……有姊三人,皆有才貌,玄宗並封夫人之號,長曰大姨封韓國,三姨封虢國,八姨封秦國,並承恩澤,岀入宮掖,勢傾天下……三夫人歲給錢千貫,為脂粉之資。”又“玄宗每年十月幸華清宮,國忠姊妹五家扈從,每家為一隊,著一色衣,五家合隊,照映如百花之煥發。而遺鈿墜舄,瑟瑟珠翠,璨爛芳馥於路。”

微風拂面,郊外春和景明,我隨著虢國夫人姐妹眾人一同騎馬去春遊。虢國夫人今天心血來潮想要穿戴男子的服飾,

天寶年中,確實是有很多士人之妻穿戴其丈夫的靴衫鞭帽,夫人作此打扮也不奇怪。

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圖丨虢國夫人春遊圖

我因著年幼而被家人抱在懷裡,與她共騎一匹馬。馬兒矯健溫順,我很是喜愛它們身上的鞍具,這是此時極其講究又貴重的金銀鬧裝鞍、錦続障泥還有五鞘孔繼帶

我們逐漸落在了後頭,與虢國夫人隔了好一段距離,無法看到夫人的風姿讓我有些失望,但好在周圍的姐妹看出了我有些低落便頻頻回頭與我搭話。

左前方的女子身著輕便的小袖襦,這種襦說是受胡服的影響,改良了原先寬大的袖口而以細窄為特點,衣領低淺,裙在襦外繫於腋下。說起裙,我倒是更喜歡右前方那位姐妹的紅色羅裙,從石榴花中提取的染料將裙子染至花一般鮮豔的顏色,真真是好看極了。

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圖丨虢國夫人春遊圖局部

與我同騎的婦人還穿了披帛,就是披在肩上纏繞在兩臂間的那條長巾

。我問她為何要穿披帛,她說初春之時天氣還有些涼意,穿著可抵禦風寒,或是我覺得冷了便脫下給我。

我連忙搖頭說不,想著每個朝代或許都有異曲同工的寒冷便是“家人覺得你冷”。現實中有媽媽逼著穿秋褲,此時又有親人逼著穿披帛,真是不同的時代同一種溫暖。

三、便衣勞作:搗練圖

紡織工藝的生產是封建社會經濟的一個重要且基礎的部分,而我此時有幸看到了生產製作絲帛等物品的場景並參與其中。

此時我正與另外兩位女子一同熨帛,這道工序並不難,搗練縫紉才是讓人頭疼的事情,我有些慶幸自己在這畫卷中的角色只需要做簡單的熨帛。

藍裙女子與我將帛扯緊,黃裙女子手拿象是現代熨斗一樣的東西,一點一點將帛熨燙平整。趁著他們專心勞作之時,我便悄悄打量他們的穿戴。

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圖丨搗練圖局部

她們都穿著小袖衣長裙,衣裙的顏色明朗鮮豔、各有不同,想來這個時候的印染技術已經十分成熟。裙子系在齊胸的位置,而裙上的絲綢花紋中有大撮暈染纈、梭子式樗蒲綾。還有些我叫不出名字的花紋,那花紋印在襦上在陽光下若隱若現,直惹得我想要一探究竟,心想一會定要問個清楚這襦到底是何種材料所制。

目光所及肩上,那裡披著色彩各異的披帛,下墜至兩手臂,長短適中不影響勞作,這都是盛唐常見的裝扮。而此時的披帛也已變了用意。本是做抵禦風寒用的披帛,在崇尚豐腴之美的盛唐,用來承託女子的身材,輕柔飄逸的披帛能夠顯得身材線條更加流暢且婀娜輕盈。

聽說初唐時為了方便勞作以實用為目的,宮女的衣裙還採用了雙腰線的設計,除了胸上有一道,在臀圍處還設置了一處低腰線。但此時我們還在熨帛無法細細詢問是否真的如此了。

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圖丨搗練圖中一女子

藍裙女子長眉秀目,梳著高高的髮髻,上插著三五個小梳子。交談之中才知道,此時女子都愛在髮髻上插小梳以做裝飾用途。稍微講究些的人家,都會用金銀玉石或是犀角象牙做材料,小梳呈半月狀。唐人詩云“斜插犀梳雲半吐”,畫面感十足。

元稹《恨妝成》:

“滿頭行小梳,當面施圓靨。”

四、淑女日常:簪花仕女圖

郭若虛《圖畫見問志》卷五稱:

“昉善屬文,窮丹育之妙。畫章明寺壁,都人士庶觀者萬數。”

而此刻,我正是這眾多觀畫者中的一人,大家圍繞在畫家周昉身旁,七嘴八舌討論著他筆下剛完成的簪花仕女圖。在整幅畫卷中有兩位女子甚是醒目,只見那兩位貴族婦人雲鬢高聳,髮髻蓬鬆,頭戴各類不同的折枝花朶,簪步搖釵,一人手持物件逗弄小犬,另一人輕撫紗衣低頭觀看。兩人雖無言語,嬉戲的樂趣卻已溢滿畫卷。

“這貴婦人頭戴的可是金翠步搖?”“這位姑娘有眼光,這女子頭上所帶正是一整套步搖。雖然配上羅制牡丹花冠有些不倫不類,但顏色與這襦裙相配,煞是好看,我便將其畫在了一起。”周昉耐心地答覆讓我有些驚訝,大畫家周昉竟是個如此平易近人謙遜有禮之人。

“這蛾翅眉還有蓬鬆的大髻,是近年流行的樣式,還有這裙上的大團花染纈,衫上的龜背紋,穿在身上能隨著身段的轉動而變化,只可惜靜止的畫作無法描繪其千分之一了。”周昉有些遺憾地說到,身旁眾人也隨之附和,場面十分熱鬧。

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圖丨簪花仕女圖局部

再看畫中旁邊兩人,或是衣著薄質鮫綃或是穿著輕容花紗外衣,她們的披帛也用輕容紗加泥金繪,內裡的衣裙則有的作大撮暈纈團花

“這紗衣真是好看!”有人感嘆到。“是啊,線條輕盈隨風擺動,走動間繡花和金銀塗抹的部分隨著光影而轉動變化,想來必定是極其耀眼奪目的。”

這披帛沒有披在肩上而是垂在身後掛在兩臂上,雖和前人有所不同,但是卻更顯飄逸輕柔,也襯托的婦人更加雍容華貴,也是不錯。”“巧了,我也如此覺得。”…………

議論聲嘈嘈切切不絕於耳,漸漸地,聲音越來越細小模糊,眼前的景象也慢慢變遠,直至脫離了畫卷,如夢初醒。

眼前人是畫中人:探訪唐朝女子穿搭之唐畫服飾怪談

圖丨簪花仕女圖局部

結語

畫卷有奇異之處是假,但引人入勝卻是真,真真假假都只是自己的看法罷了。就像此刻,與眾位遊歷唐畫是假,分享關於其間人物服飾穿戴的想法卻是真。

想要拉近現實與畫卷距離的這點小心思也許無法隱藏,畢竟服飾是實物,相比於歷史來說更加具體,而又不能脫離歷史的語境去賞析。帶著尊重的態度觀賞並品味歷史遺留的瑰寶,也許是我們一直都在追求的事情。

參考文獻:

《舊唐書》

《唐會要》

《新唐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