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與黑》:窮小子和兩個貴族女人的愛情

人類心靈的觀察者:司湯達

如果一本書大篇幅地通過描寫人物的內心活動,來推動劇情發展,且對物質世界甚少描述,這個作者無疑是膽大又細膩的。

《紅與黑》就是這樣一本書;其作者司湯達,被稱為“人類心靈的觀察者”,走進每一個人物內心,全方位地鋪展開內心所有活動。呈現在讀者面前的,是一個個完整、立體、通透的人,個人的成長、家庭、社會、階級地位通通在這些思想活動中一覽無遺。他對人物內心的描述,即使是當事人自己也許都無法有他描述得準確。如果沒有這些思想活動,整個故事便是平淡的,人物乾癟,和一條引起一時轟動卻又很快湮沒的新聞報道一樣。

司湯達本人,是拿破崙的狂熱崇拜者,曾跟隨拿破崙南征北戰,卻不盲從,對於拿破崙稱帝、封爵位的做法不贊成。在1814年波旁王朝復辟後,離開法國,去往意大利。在意大利支持燒炭黨人抵抗外來侵略勢力奧地利,後被趕出意大利,回到法國。

《紅與黑》這本書的雛形來源於一份報刊《法庭公報》的報道:一個出生貧困的家庭教師,在教堂射殺他的貴族情婦,同時自殺,未遂、被捕、審判、上斷頭臺。這樣一則關於犯罪的冰冷的報道,到達對社會、政治事務懷有強烈熱情的司湯達手裡,成為其文學創作的素材。

“作為文學創作源泉的生活本身,每時每刻都在向人們提供著無數可資利用的素材。但不同人利用這些素材產生出的成品卻往往大相徑庭,見出其才能的高下。” 序言中的譯者如此說。

不落俗套,不迎合時代的“為廣大女僕而寫”的小說、也不為“巴黎上流貴族女士”而作。所以,《紅與黑》出版後的銷量並不好,司湯達曾預言此書會在五十年以後才會獲得世俗的認可,在文學上享有一席之地。

《紅與黑》:窮小子和兩個貴族女人的愛情


《紅與黑》:窮小子和兩個貴族女人的愛情

心靈的愛情

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叫於連的年輕人,出生在一個小城市,講述了他19—23歲,生命的最後幾年的際遇。作為一個木匠工人的兒子,於連不像他的兩個哥哥一般強壯,反而羸弱、臉色蒼白,從小被認為養不活,即使養活了也對家族生意幫不上忙,所以受盡父親和哥哥們的嘲笑的打擊,絲毫沒有感受到關愛。這樣的出身和生長環境,註定他是一個敏感多疑的人。而這樣一個人,卻有超越常人的記憶力,這使得他從小受到一個外科軍醫的教導,在外科軍醫去世以後,又受到本堂神父的喜愛和關照。於連小時候的夢想是當將軍,原因是他父親的院子裡,曾來過拿破崙麾下的軍隊,加上一位叔叔給他留的盧梭的《懺悔錄》和拿破崙的回憶錄,在他心靈裡留下了英雄主義的種子。跟隨本堂神父,他在見識了主教的絕對權利和所獲巨大財產後,他的夢想改變了,要當一位主教。有這樣的雄心壯志,依託他驚人的記憶力,他完整地背誦拉丁文的《舊約》,隨便從哪一段開始,他都能做到,還能倒背如流。但,成為教士,僅僅是他向上攀爬的一個途徑,他內心壓根不信宗教裡的那位主。

小說的開篇,是為數不多的場景描寫。將這座城市的風景描繪得讓人相信果真有這麼一個地方。然後過渡到城市的“主人”—— 市長大人,他“唯一的才能就是讓欠他錢的人如期歸還,而在他欠別人錢的時候卻儘可能拖延還期”。貴族日益膨脹的虛榮心,使得為了把他的競爭對手瓦爾納比下去,他想到了能提升尊貴和地位的方法:給自己的孩子找一個優秀的家庭教師。這可是這個城市很罕見的。於是他找到於連的父親談判,上演一場貴族和小市民階層的狡猾之爭。剛沐浴在資產階級革命帶來的商業利益中的城市,從上到下,無一不以“提供收入”為準則。於連的父親在這場談判中略勝一籌。於連從父親處得知市長要讓他去當家庭教師時,他的第一句話是“我不想去當僕人”,緊接著的問題是“我將和誰一起吃飯?”。這個農民階層的兒子,心裡有相當強的自尊心和高傲,而這將一直伴隨他,驅使他去完成他的“職責”。

儘管有諸多不情願,他還是去到市長家。第一次按響門鈴,見到市長夫人時,他是一個臉紅的十九歲的少年,沉浸在自己的高傲中,和自己做著鬥爭。市長夫人,即德雷納爾夫人,這是一個溫柔、天真、深愛著自己孩子們的三十歲女子。她想象出的家庭教師是嚴厲的,已在她的頭腦中用教鞭抽打了她調皮的孩子們,這一想法使她痛苦。所以,當得知眼前害羞、漂亮、溫柔的小夥子就是家庭教師時,她感到無比的幸福。

於連在市長家,見到那些本地的上層階級們,他們對於利益的赤裸的追求,讓他的心一邊覺得這些人十分骯髒、卑劣,而自己在心靈上是高於他們的,卻又感受到痛苦:他努力想進入的,就是這樣一個階層嗎?即使進入了,和他分享快樂的,也是這樣一些卑劣的人!這個家裡,和他有相同感受的,是雷納爾夫人,她同樣不喜歡那些來他家的人。但她內心很平和、寧靜,忙於日常家務,關愛她的三個孩子。即使是她的丈夫,也只是一個自己認為自己應該愛的男人。她溫柔、得體地扮演著市長夫人的角色,內心卻無比純真。

雷納爾夫人對於連有強烈的好感,而於連致力於讓自己不被人看不起,心思敏感地看待一切與他相關的事。全家人去鄉村的古堡過春天和夏天。在這裡,於連有一次不小心碰到了雷納爾夫人的手,而後者迅速把手抽回來。這觸發了於連的自尊心,一切關於“階級意識”的想法被他強加在雷納爾夫人身上,認為她看不起他。作為有著英雄主義情懷和強烈自尊心的人,他思考的結果是:在一點鐘聲敲響時,要麼去雷納爾夫人的房間,要麼用手槍結束自己的生命。最終他去到雷納爾夫人的房間,得知了她的愛情。而這僅僅是被他當成他的“職責”。於連的下一段感情也是始於“職責”,但雷納爾夫人用她的純真、熱情的心,使於連在她面前卸下盔甲,允許自己軟弱。這是一段“心靈的愛情”。

雷納爾夫人對於連的愛,是付出很多犧牲的,這一切在她的內心活動中有強烈的掙扎。她第一次感受到愛的力量,像一個少女一樣熱烈地愛著於連。但這一切在她的小兒子發高燒不退時,這個虔誠的天主教徒認為是自己出軌的行為招致了對她兒子的懲罰。她下定決心斬斷和於連的關係,但內心痛苦不堪。

《紅與黑》:窮小子和兩個貴族女人的愛情

頭腦的愛情

於連緊接著受到資助去了省會貝藏松的神學院學習。他在神學院的經歷,讓人對宗教內部的腐朽和醜惡,不寒而慄。神學院的學生,毫無秘密可言,時時處於密不透風的監視網之中,所有的來信,都由院長拆開,認為不合適的,你就永遠收不到;在各項考試中取得高分的學生,被認為是有罪的,因為還不能拋棄世俗的勝負觀,且有自己的獨立思想,那麼以後就極有可能站在宗教的對立面去。而那些從小就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農民的兒子,進入神學院是相當合適的,不會被思想所出賣,有最簡單的快樂:“在吃飯以後,從他們黯淡無光的眼睛裡,於連只看見得到滿足的肉體需要;在吃飯以前,只看見等待中的肉體快樂”。

神學院內部也有派系紛爭,屬於冉森派的院長被迫辭職。後受一位侯爵的邀請,去往巴黎。他推薦了他非常喜愛、很有才華的於連,作為侯爵的秘書。對一個外省人來說,巴黎作為整個國家的權利中心,是餵飽野心的絕佳地方。終於進入了上層社會,初次進入德拉莫爾侯爵家的客廳,於連被視覺上的精緻、豪華震撼到。久而久之,他感受到這個客廳的煩悶、無聊之處,是那些來來往往的上流社會的貴族人士帶來的。精緻的舞會、每日的劇院演出、客廳會談,全在彰顯瀰漫在整個貴族階層之間的無聊和煩悶。和他有相同感受的,還有侯爵的女兒,19歲的德拉莫爾小姐。她的長相、身姿、才華,所有能賦予一個貴族女子美好的東西,集於一身。但是她才19歲,就已經失去了熱情,感到了生活的煩悶。能夠消遣的就是用她的才識說出俏皮話,羞辱她不喜歡的人,讓人找不到反駁之處,被嘲諷的人初時不覺有多難堪,細細咂摸便回味悠長,傷口擴張。圍著她轉的那些貴族公子,愛她的長相,愛她的身份和數額巨大的嫁資。而她卻渴望不同尋常的愛情,崇拜英雄主義,作為英雄的妻子有所作為,還能留存在時代的記錄中。而生活奢靡安逸的貴族男子身上,有精緻的衣著和高貴的禮儀,也有勇氣進行對決,但絕沒有能讓時代震撼的野心和氣質。

於連的出色才能,使得他獲取了公爵的極大信任和褒獎。加上他作為平民卻擁有的非凡的自尊心和高傲,這在德拉莫爾小姐眼中是非同尋常的。她愛上他,卻又在於連坦誠也愛她、崇拜她時,拋棄了他。作為貴族女子的虛榮心和尊嚴,時不時跳出來增添她的懷疑:這個木匠的兒子,真的值得我持續不斷地愛嗎?真的是與眾不同的嗎?在反覆幾次的接受和拋棄之後,痛苦的於連接受了一個朋友俄羅斯親王的建議,使用了一些計謀:追求其他女子,刻意忽視德拉莫爾小姐。這樣的計謀,竟然成功了,這個高傲的貴族女子,終於低下她高貴的頭顱,承認於連可以永久成為她的主人。這是一場“頭腦的愛情”,於連感受到的是計謀帶來的成功,永遠不能向他的情人顯露他的軟弱或熱情。

德拉莫爾小姐懷孕了,她不得不寫信告知她的父親。侯爵大發雷霆之後,慢慢平靜下來。財富上,他可以幫助於連,分給他1萬法郎的年金。卻也沒辦法接受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木匠的兒子這一事實。封建的等級制度,太過森嚴。於是給了於連一個高貴的姓氏,並將他任命為陸軍部隊的中尉。於連進入上層階級的野心即將實現,卻被德雷納爾夫人的一封揭露信給毀了。他氣急敗壞,回到小城,買了手槍,在週日教堂做彌撒時,對德雷納爾夫人開了兩槍。隨即被捕入獄。

他已做好死的準備,在地牢裡,再也沒有野心、未來驅使他作出行動了,終於平靜下來。感受到記憶中最快樂的時光是和德雷納爾夫人在鄉村的日子。大段的思想獨白,賦予於連更完整的性格。他心心念唸的德雷納爾夫人,並沒有死,只是受了輕傷。她來到地牢裡,看望她的愛人。兩個人互訴衷腸,仍然像之前在鄉村城堡一樣,將分開後發生的對方不知道的事,互相傾訴。誤會解開:在向神父懺悔時,德雷納爾被要求寫這樣一封揭露於連的信,而原因僅僅是那個神父想討好侯爵。這最後的日子裡,最讓於連幸福的是德雷納爾夫人的探望,他的幸福感染了德雷納爾夫人,兩人就像從前一樣快樂。德拉莫爾小姐一直在盡各方努力幫助於連,她仍感受到於連對德雷納爾夫人熱情的愛,她嫉妒,卻又更愛這個男人,或許因為他之前的復仇在她眼中更增添了悲情的英雄主義吧。

我的感覺是,德拉莫爾小姐更像是一個舞臺劇演員,將生活當成舞臺,一直致力於將自己置於舞臺的中心。於連的入獄,剛好給她提供了一個不平凡的機會,憑藉自己的手腕、才能、人脈去拯救自己的英雄情夫。和於連一樣,我最喜愛德雷納爾夫人,看起來溫柔、平靜的性格,卻在內心燃燒著一團火焰,只有於連能點燃,然後把一切拋諸腦後、奮不顧身。

於連被判處死刑,在斷頭臺上被割掉那顆才華橫溢的腦袋。他的朋友富凱買通了教士,把他的腦袋和屍體帶到山裡,準備埋葬。德拉莫爾小姐趕來,像自己崇拜的瑪格麗特王后對待她的情夫那樣,把於連的腦袋放在桌子上,親吻他的額頭。隨後教士做了彌撒,她親手埋葬了於連的腦袋,就像瑪格麗特王后一樣。她終於把這齣劇完美地演完了。而德雷納爾夫人,在三天後抱吻著她的孩子們,離開了人世。

《紅與黑》:窮小子和兩個貴族女人的愛情

於連的兩段愛情,都被認為是成功衝擊了森嚴的封建等級制度。紅與黑這個題目,紅被認為指的是於連這樣的小資產階級的反抗,黑指的是封建貴族、教會、大資產階級的壓迫。除了文學上的意義,作者司湯達更是給我們展現了一副他所在的那個時代的整體的社會面貌。不禁要想,一個底層階級的青年,要如何在那樣的環境下,向上攀登呢?於連的經歷也許是幾種方式的結合體:將軍夢隨著拿破崙的失敗和王朝的復辟而覆滅,便致力於當教士,隨後憑才華當秘書初涉上流社會。哪一條路都難,那我們這個時代呢?青年人應該是有了更多的途徑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