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怎麼保住工作、穩定收入?

疫情過後,怎麼保住工作、穩定收入?

這一波疫情,中國算是穩住了,大家最擔心的是後面的倒閉潮與失業潮,以前放無薪假是製造業,現在輪到服務業也捲入,簡直無一倖免,人人都在系統性的風暴裡。對於上班的我們,帶來的警惕是什麼﹖

那就是,我們過的是0與1的生涯,而這是最危險的生涯!

當這份工作失去了,我們便無所依靠,收入完全歸零。每天睜開眼睛,都是錢﹑錢﹑錢;眼見存款快速不見,整個人或家庭便會陷入恐慌的困境裡。所以我們要做的是——

建立收入的安全網。

想像自己是一張桌子,過去只有一支腳撐著,這支腳是工作,桌子必須緊靠著牆壁,才不至於倒下,而這個牆壁是誰﹖我們上班的公司。當牆壁倒下時,我們跟著倒下,再也站不起來。我們的人生要倒或要站,看的是牆壁要垮或要立,決定權不在我們的手上,因此每位上班族心底最大的恐懼是什麼﹖

害怕失業!

因為一旦失業,就沒有收入,一無所有。

經過這次疫情,我們要想的是把生涯的決定權拿回來,握在手裡。重點在哪裡﹖不是工作,而是收入。也就是說,收入來源不能只有一種,而是要有多個。當其中一個來源沒收入了,還有其他來源,就不致陷入絕境,仍然有活路可走。

再來想想桌子怎麼不靠牆壁,自己站起來﹖我們都知道答案,至少要有三隻腳!沒錯,我就是要教你打造三支腳的人生。這三支腳分別是—

第一支腳:目前工作

第二支腳:其他工作(「兼職」,以及「斜槓」)

第三支腳:非工作的收入(俗稱「被動收入」,像是利息﹑房租等)

假使我們的生涯裡,有這三支腳,是不是心安多了﹖最重要的是不必再害怕失業,對於工作的選擇更自由也更自主,甚至可以大膽去做喜歡做的事,這是多麼理想的人生啊!怎麼拉出這三支腳,我建議在生涯上,分階段佈局如下:

20幾歲:工作+學習階段

30幾歲:調薪+存錢階段

40幾歲:高薪+理財階段

50幾歲: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60幾歲:被動收入>主動收入

產業更迭,以及工作消失,失業將是常態。這是我最近在網上看到的失業者,發現不少是學經歷俱優,工作態度佳﹑表現績效好,卻在中年之前已經有過1至3次失業。於公於私,大家都不認為失業是好事,所以會包裝得密不透風,使得失業變得罕見不尋常,以為是意外,其實不然!

中年會遇到的生涯問題,除了失業外,就是減薪,也是年輕時未曾料及。一般人都以為中年人的薪資一定高過年輕人,這是錯誤的觀念。根據官方統計,50幾歲以後,薪水逐漸走下坡,掉到只有剩七八成;到了65歲,平均薪水幾乎和剛入社會差不多。年輕時覺得錢不夠用,中年以後薪水未必上漲,花用卻更大,感受將更深。

不論是失業或減薪,都會讓薪水驟減。年輕時不存錢,中年以後會活得很心驚膽跳,經不起任何一次的生涯波動。提醒大家,最晚在50幾歲時,被動收人要等於工作收入。

看到這裡,一定有人要尖叫,「薪水這麼低,生活都不夠用,哪裡還能存錢﹖」所以我說工作收入要有兩種:單槓收入,以及斜槓收入,而我也才會挺身而出做斜槓教練,教大家斜槓的成功之道。可是這波疫情是黑天鵝,無法預測,無法預防,眼見就要失業或減薪,就是需要用錢,能不能賺快錢?


可以,想辦法轉型單槓!

把單槓拆成兩部分,一邊工作,一邊兼職,馬上增加第二份收入。疫情之後,零工經濟會加速成形,企業減少僱用正職員工,增加兼職或外包,以作為人力調節。對於上班族來說,一則以憂,一則以喜,有本事的人在上班之餘,兼職的機會將變多。兼職跟上班一樣,都需要求職過程,也更重視銷售自己,你會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