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技藝--錯金銀工藝

又要帶大家去中國國家博物館了。

今天帶大家看一枚莽新政權時期的一枚錢幣,這枚錢幣就是“一刀平五千”。

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技藝--錯金銀工藝

一刀平五千

好奇怪的名字,什麼叫做一刀平五千呢?王莽之前的政權,他們所使用的貨幣都是按照他的重量來稱呼的,例如漢代的五銖錢,因為錢重五珠,所以就用重量來稱呼他,秦代的錢叫做半兩錢,也是一樣的,他的重量有半兩,秦代的半兩重12銖(中國古代規定1兩為24銖),在更早的春秋時代,雖然錢幣上沒有標註重量,但是也是按照重量來進行交易的(請參照以前的文章),到了王莽時期,財政艱難,他對錢幣進行了改革,錢幣不在用重量來標註,直接規定他的幣值,這種做法叫做計值貨幣,中國的計值貨幣保守估計要早於歐洲八百年以上的時間。這枚貨幣等於五千個五銖錢,這面額真大啊。

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技藝--錯金銀工藝

秦半兩

現在人都很復古,喜歡在家裡擺上明清時期的傢俱,有的還喜歡唐宋的古琴等等,不要以為復古只是現代人的專利,漢代人一樣喜歡復古,王莽就是一個例子,怎麼看出來他復古呢?咱們就從這枚一刀平五千上來說。

秦國統一中國之後就把自己的秦半兩作為全國統一貨幣發行,漢代也繼續沿用了這種圓形方孔錢,畢竟象徵著天圓地方之意啊。到了西漢末年,喜歡復古的王莽得到了爭權,他喜好古物的習慣也影響了他的錢幣。

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技藝--錯金銀工藝

漢五珠

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技藝--錯金銀工藝

燕明刀

我們仔細看這枚一刀平五千,上面是不是一個圜錢的形態,下面像不像齊國或者燕國的刀幣?她其實就是將圜錢和刀幣結合起來了。憑什麼這枚錢能當五千個五銖錢用呢?噯,人家首先有法律規定,其次人家做工精美,你看看圜錢上是不是有兩個黃色的字?這是篆書的“一刀”,為啥其他地方都變成了綠色,這倆字還黃燦燦的呢?這多簡單的,那是因為人家那倆字是用黃金做的。

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技藝--錯金銀工藝

將黃金鏨刻在青銅上的工藝叫做“金錯刀”,在古代金錯刀的工藝有很多種,有在青銅幣身上先預留下凹槽,然後將黃金嵌進去,還有的是用金汞漆來進行描繪,不過一刀平五千用的是鏨刻技術。

這種金錯刀工藝做出來的青銅器都叫做錯金銀,顧名思義,有的時候用金鏨刻,有的用銀鏨刻,古代的這種錯金銀工藝可以說是讓青銅器藝術達到了頂峰。我們接下來來欣賞幾件。

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技藝--錯金銀工藝

錯金銀雲紋青銅犀牛尊

這是珍藏在國家博物館的錯金銀雲紋青銅犀牛尊。青銅鑄造,全身用錯金工藝裝飾,在雄健的犀牛身上又展現出了細膩美,眼睛用黑色料珠做得,整體比例和諧,造型優美,讓人觀之流連忘返。

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巔峰技藝--錯金銀工藝

錯金銀螭龍紋鼎

這是一尊錯金工藝的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