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款老iMac的復活之路

開篇語

最近開交易軟件有點慢,總覺得是機器老了。現在用的兩臺iMac是13年的高配,也確實到了該換機器的時候。領導說隔壁還有一些閒置的14-18年的iMac,心裡卻一直想裝新機器,決定找一個臨時替代的方案。

決定換硬盤

老機器用的是機械硬盤,1TB夠大,可是和同年的mac book來說,沒有固態硬盤開機太慢了。

特別是對我這種五年都懶得重裝系統的人,登錄賬號之後,磁盤佔用率100%長達5分鐘實在不可忍受。

看了看機器的配置,cpu、內存都還夠用,顯示屏是我最滿意的,色彩各方面都不錯,那就換硬盤,換成固態硬盤應該會好很多。

可是iMac這種一體機,換配件實在太麻煩了,且不說拆機器有多難,只看iMac適用的固態硬盤就太難找了,而且據說都是二手貨。

準備拆機

無論如何都要試一試,反正對我來說,一個完整的大玩具是沒有靈魂的,總要在它淘汰之前拆一次。蘋果的手機拆的多了,一體機還沒見識過,反正拆壞了找單位,那就想法子拆。

拆蘋果的必備就是電吹風、卡片、雙面膠加上各種奇形怪狀的小螺絲刀。然而第一關就失敗了,卡片居然插不進外屏的縫隙,太厚,這個縫隙只有一個塑料袋的厚度。

塑料袋太軟,銀行卡太厚,思來想去魚線估計會很好用。準備找人要一根魚線去,到樓下的自動售貨機買了一瓶可樂,忽然發現可樂瓶子的厚度剛剛好,剪下一小塊塑料,試著拆了一下,果然是利器。

WTG的出現

就在準備購買雙面膠的時候,忽然發現了一個全新的方案,Win to go。說起來就是將Windows裝在外置的U盤上,用U盤啟動,不是WinPE,是完整版的Windows。

如果將U盤換成外置固態硬盤呢?對於老的機械硬盤的筆記本來說,這是很棒的方案。京東買了個500G固態硬盤,開始實驗方案。

網上的不靠譜方法

網上的方法很多,大多都是固態硬盤按規則分區,然後在macOS裡下Boot Camp,跟著提示裝Windows10,據說不按規則來就裝不上。

可是該死的蘋果,下了一天也沒有成功下載Boot Camp,每次到了最後都失敗。自信心大受挫折,都準備放棄了。

無奈之下,打開surface,直接用wintogo裝了個win10。重啟,開機,放到macOS裡用磁盤工具一看,可以直接引導,哪有說的那麼複雜,白折騰了兩天。

事情簡單了,第二臺,十分鐘裝Win10,輕鬆搞定。

滿血復活

將以前的工具直接複製到固態硬盤裡,老機器不支持USB3.1 gen2,USB3.0的效率勉強在200-300MB左右。開機時間10-15s左右,以前1分鐘才能打開的軟件現在秒開。滿血復活,感覺還能用幾年,是不是又省了一大筆裝機的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