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片人」偶像會是門好生意嗎?

「紙片人」偶像會是門好生意嗎?

​前有當紅鮮肉肖戰在“227事件”之後上演“427大爆炸”,後有“時間管理達人”羅志祥因“多人運動”被無數粉絲拉黑。想不到擁有海量粉絲的明星,在風光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而翻車一刻也是無比“壯觀”。顯然,緋聞和明星似乎天生就是互相搭配的,很多明星靠著緋聞獲取關注,同時也因為緋聞而招來橫禍。

不可否認,明星天生就是一個高風險職業。而對於那些娛樂公司或者互聯網巨頭而言,如何塑造頂級偶像來獲取巨大流量,但同時又不用擔心偶像因各種不可控因素而翻車,應該是所有企業的終極目標。按照這個邏輯,當下火爆的虛擬偶像能否成為一個“完美”的存在?

這代年輕人喜歡“虛”的

每一次時尚科技產品的新品發佈會,都會吸引無數年輕人的關注,除了產品本身,一些科技品牌的代言明星,更是吸引無數粉絲的關鍵。前不久,懂懂筆記在一個發佈會的現場,就感受到了易烊千璽出現時臺下粉絲的瘋狂熱情。

如果說易烊千璽的受眾是年輕女性用戶群體,那麼年輕的男性用戶需要什麼“明星”來拉攏?除了代言人易烊千璽之外,發佈會現場還出現了虛擬偶像“洛天依”,並與觀眾進行了互動。令人意外的是,洛天依的出現竟讓無數男生像女粉絲們看到易烊千璽一樣激動不已,“整一個”的留言高頻率出現在相關消息下方。

「紙片人」偶像會是門好生意嗎?

​放到幾年前,虛擬偶像這個詞還是極少數“資深二次元”才能懂得的新鮮事物。但隨著二次元用戶基數的不斷增加,尤其是Z世代的迅速崛起,通過虛擬偶像拉近自己與更多年輕用戶之間的距離,已經成為很多企業常見的市場舉措。

就在前不久,有消息傳出字節跳動已經規劃了自己的虛擬偶像項目,目前正在積極籌備,甚至還放出了相關調查問卷。而在此之前,B站、網易、快手(A站)、愛奇藝和巨人網絡等互聯網公司,都先後進軍虛擬偶像市場,當然反響也是有好有壞。

根據愛奇藝發佈的《2019虛擬偶像觀察報告》顯示,截止2018年國內已經有30+的虛擬偶像/組合。而在這些虛擬偶像快速增長的背後,是整個二次元文化以及用戶群體的巨大影響力。

數據顯示,用戶基數方面,目前全國有3.9億人正在關注偶像和關注虛擬偶像的路上。而到2020年年底,國內動漫行業的總產值預計將達到2212億元。同時,目前國內95後用戶群體的規模已接近2.5億,這批年輕人正在成為國內互聯網的中堅力量。在他們當中,15~24歲的二次元用戶滲透率高達64%。預計到2020年年底,Z世代年輕人將佔整體消費者的40%。

有了用戶基數,商業價值也就隨即浮現。

面對新新人類和強力消費群體,眾多互聯網巨頭不斷加碼虛擬偶像的重要目標,就是這個群體所蘊含的巨大流量和商業價值。

偶像雖虛,但錢是真的

線下幾萬人,對著一個大屏幕裡的虛擬歌姬瘋狂吶喊;線上幾十萬人,對著小小的電腦屏幕狂刷彈幕。這樣的“瘋狂”場景,可能是那些非二次元圈層人士完全不敢相信也無法理解的,但它確實真實存在,且頻頻發生。

「紙片人」偶像會是門好生意嗎?

​2019年最具代表性的虛擬偶像歌手之一初音未來,就在上海、成都、北京、廣州等城市舉辦了四場線下演唱會,據說場場爆滿。而且,虛擬歌手的演唱會門票並不比很多歌星的演唱會便宜——最低售價是590元起。你還真別嫌貴,很多低價票幾乎是瞬間售罄。

相關數據顯示,2007年在日本“出生”,今年已經13歲的初音未來,目前已經在全球70個國家和地區運營,全球粉絲數量超過了6億。

粉絲追逐偶像的景象,我們其實並不陌生。放在以往,那些年輕的女粉絲們對小鮮肉的追逐要更加瘋狂,而這次,只不過是將粉絲群體變成了男性為主,臺上出現的不再是真人而是全息投影。

當然,就像現實中的明星偶像一樣,虛擬偶像的商業化範疇不僅侷限在出專輯、舉辦線下演唱會。商業代言、品牌聯動、周邊售賣等等傳統明星偶像能做的事情,虛擬偶像都有涉及,而且有時效果甚至更好。最關鍵的是,這些虛擬偶像沒有緋聞,也不會出么蛾子。

「紙片人」偶像會是門好生意嗎?

​以洛天依為例,據瞭解長安汽車、三隻松鼠、肯德基、美年達、必勝客、護舒寶、吉列等品牌均與其有過合作。此外,洛天依還經常作為嘉賓出現在各大明星的演唱會、品牌晚會上,甚至還在網紅主播李佳琪的直播間露了一面。

2015年,洛天依就曾登上湖南衛視的跨年晚會,成為首位登上國內主流衛視頻道的虛擬偶像。而在2019年B站的BML以及跨年演唱會中,洛天依、初音未來等虛擬偶像均有出席,並且還取得了不錯的用戶反響。

某種意義上來看,洛天依、初音未來等知名虛擬偶像已經可以完全被視為一名明星藝人,“她們”與周杰倫、肖戰這樣的真實明星在商業上的差別,或許只是分屬不同的經紀公司。另外,相較於傳統真人明星,對於運營公司而言,“她們”完全可控,不會有任何負面新聞。

「紙片人」偶像會是門好生意嗎?

​高人氣的背後是高收入,此前央視的報道中就曾指出,目前洛天依、初音未來這樣的頂級虛擬偶像身價已經接近一線明星的水平,每次商業代言的費用在幾十萬到幾百萬元不等。同時,巨大的收益和性價比也在促使更多的互聯網企業推出新一代虛擬偶像。

其中,互聯網公司的選擇很多。它們不僅僅侷限打造洛天依、初音未來這樣的虛擬偶像,主播行業同樣也是目標之一。在這方面,B站是國內走得最快的,目前已經有超過6000位來自全球的虛擬主播在B站開播,“她們”已經吸引了超過6000萬的觀眾。

既能拉攏年輕用戶帶來流量,同時讓品牌更加年輕化,更能帶來巨大的商業價值。這樣的生意,沒有人不眼饞,特別是在當下移動互聯網流量逐漸見頂的時候,那些互聯網公司更需要有效、低成本地獲得年輕人的喜愛。畢竟,掌握了年輕世代的用戶才有未來。

虛擬偶像也有二八法則

明星有流量,通過流量賺錢是所有人的共識。但我們也知道,只有那些頂級明星、偶像才能獲得更多的流量關注以及商業合作。

而未來虛擬偶像的市場競爭中,同樣也會有這種頭部偶像收割大量用戶的情況。而且,現實中的真實明星會面臨因年紀變大、關注變少而過氣的難題,所以我們能看到各大經紀公司在鞏固現有明星熱度的同時,也在不斷髮掘新人,用新人來搶奪更多的流量。

「紙片人」偶像會是門好生意嗎?

​但虛擬偶像似乎不會有這樣的問題,因為它們永遠不會變老,永遠可以保持十幾歲的樣子。所以,在虛擬偶像的圈子裡不要指望著前輩過氣,用新人來搶奪流量的做法並不好做。

對此,上海一家動漫遊戲公司的專業製作人員對懂懂筆記表示:“打造一個虛擬偶像並不難,但想要做出一個成功的IP很難。成功的IP是需要流量支撐的,首先公司要有足夠的流量基礎,或者說能做出一個爆款,在這個基礎上打造自己的虛擬偶像體系。另外,這一切首先要建立在迎合年輕用戶的基礎上,有些公司之前會有一些流量積累,但那些流量並不是虛擬偶像的受眾,也就沒有價值。”

“打造初音、洛天依那樣的歌姬,需要做聲庫,並且要定時更新。目前這些工作都需要用到V家的技術,也就是要和雅馬哈合作。”在該人士看來,這在考驗團隊內容創作能力的同時,也會產生不低的成本。“如果舉辦一個洛天依的線下演唱會,考慮到歌曲數量以及大量的建模需求,成本或許並不比真實明星們的演唱會低。”

這裡提到的所謂成本,不僅是技術,還包括創造虛擬偶像能力的人。

在真實明星的打造上,顏值往往是第一要素,這也是部分藝人天生的優勢,他們能通過顏值彌補部分才藝上的缺失。但在虛擬偶像的競爭中,顏值差距完全不存在,因為顏值的高低取決於畫師的水平。所以,虛擬偶像的實力更看重的還是歌曲、編舞方面的硬實力,而這也是對其背後運營團隊最大的考驗。

虛擬偶像的競爭正在走向白熱化,這些偶像之間的競爭要點,不是年齡和容貌,因為每一位場內選手都會永遠年輕,永遠美貌如花,永遠沒有緋聞。想要複製一個洛天依來打敗現在的洛天依,顯然不現實。對於後來者,要在這個迅速爆發的市場中分得一杯羹,顯然需要拿出足夠的差異化,打造擁有自己特色的虛擬偶像,才是真正的取勝之道。

但即便如此,請相信最終獲得無數鮮花和掌聲的,也只是那不到20%的頭部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