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逆子,凶暴如禽獸,竟當街手刃母親,以此祭奠自己的兒子

古今有奇案,明清有奇談,欲曉其中事,需聽“大獅”言!

清代之時,涇縣城外有個村落,當地人稱之為山門村,村中有個老嫗孫氏,丈夫早世,留下一子,名叫張魁。張魁自幼頑劣,長大之後,蠻橫不講理,對待老母親十分苛刻,是個當地有名的逆子。

清朝一逆子,兇暴如禽獸,竟當街手刃母親,以此祭奠自己的兒子


張魁二十二歲那年,娶妻尹氏,轉年生下一個大胖兒子。張魁儘管忤逆不孝,但十分溺愛自己的兒子,對其呵護有加。

某日,張魁出外給人幫工,妻子尹氏到田園耕作,老母親孫氏抱著孫子在家熬粥。只因火力太猛,沸湯騰湧,把鍋蓋都頂了起來。孫氏一見粥鍋煮沸,急忙抱著孫子過去掀鍋蓋。

哪料把鍋蓋掀開之後,熱氣沸騰,撲面而來,懷中的孫子被熱氣一噓,立時大驚,用力執拗,孫氏一個沒抱緊,孫子從懷中脫落,一下掉入沸騰的大鍋之中。連哭喊都沒來得及,就被燙死在鍋中。

清朝一逆子,兇暴如禽獸,竟當街手刃母親,以此祭奠自己的兒子


孫氏大驚,慌忙喊來兒媳尹氏,將孩子撈出之時,已經皮肉潰爛。孫氏嚇得不知所措,癱倒在地。兒媳尹氏儘管心如刀絞,但知道張魁回家後嗎,非活活打死婆婆不可。於是把心一橫,用布包裹好孩子,埋在菜地之中。又催促婆婆快些遠遠躲起來,過些日子再回來。

孫氏懼怕逆子張魁,只好聽了兒媳的話,急忙離開家,躲到五里之外的妹妹家中。

傍晚之時,張魁回到家中,進門就要看自己的大胖兒子。結果只見到尹氏,不見兒子。他問尹氏,兒子在哪裡?尹氏撒謊說被鄰居抱著出去玩了。

清朝一逆子,兇暴如禽獸,竟當街手刃母親,以此祭奠自己的兒子


張魁等了半天,見鄰居遲遲不將兒子送還,於是催促尹氏把孩子抱回來。尹氏見瞞不過,於是又撒謊說兒子突然得了疾病,只一個時辰不到便一命嗚呼,她心如刀絞,生怕張魁回來看到孩兒屍身難受,於是自行將孩子掩埋了。”

張魁聞聽此言,猶如晴天之中一霹靂,瘋一般質問孩兒埋在哪裡。尹氏只好隨便說了個地方,張魁朝尹氏打了幾拳後,急火火去找掩埋處。

剛出門,就遇到一個鄰居,那鄰居見到張魁,對其哀嘆道:“老人不過是失手罷了,已經很可憐了,你就不要再為難她了。”

張魁一聽這話,忙問究竟怎麼回事,鄰居見他凶神惡煞一般,不得已說了實話。張魁聽罷,怒火沖天,衝回家中怒打尹氏,問清母親躲在何處之後,取出一柄尖刀藏在懷中,一路來到姨母家中。

清朝一逆子,兇暴如禽獸,竟當街手刃母親,以此祭奠自己的兒子


見了姨母和表妹,他問自己的母親在哪裡,表妹對他說:“兒死由天定,非是你的母親有意,她一個老人已經很悲慘了,你又何必苦苦為難她呢?你要知道,你是她的骨血,自古哪有兒子謀害親手母親的道理,那樣又跟禽獸又什麼區別?”

張魁聽聞表妹這番話,讓姨母和表妹放心,他說自己絕不會傷害母親,只是把母親接回家去,省得讓外人說自己閒話,罵自己因死了孩兒而趕走親孃。

姨母到內室見到孫氏,問她回去還是不回去?孫氏說躲得了一時躲不了一世,既然張魁來接自己,自己隨他回去就是,捱打是一定的,自己的確該打,但她相信兒子絕不會忤逆到殺死自己的母親。姨母要讓人保護她回去,孫氏拒絕,跟隨兒子離開。

清朝一逆子,兇暴如禽獸,竟當街手刃母親,以此祭奠自己的兒子


到了半路之上,逆子張魁手起刀落,弒殺生母,剝皮割肉,以祭亡兒。有路人目睹他逞兇一幕,慌忙報官,縣衙派出差役將他拘捕歸案,他直言不諱自己的罪行,揚言不過是殺死一老豬狗而已,不足為奇。

縣令大怒,認為自己治理的地界出現這種忤逆之事將有礙自己做官的前程,盛怒之下,命手下鞭打張魁八百下。八百鞭子打過之後,張魁皮開肉綻,但仍未死。縣令命人在路口掘了一個坑,將張魁頭朝下埋進去,只留腰部以上露在外。路過之人均能看見,只為以儆效尤。

清朝一逆子,兇暴如禽獸,竟當街手刃母親,以此祭奠自己的兒子


本文參考自清道光年間江南河道副總督綸恩的一則文言筆記,他自稱道光六年,自己考中秀才之後,回家鄉涇縣之時,偶聞此事,深感大駭,將其記錄在冊,藉此教化後世。至於這件事情的真偽,是無從考證的,且不論真假,只說張魁的行徑,實在令人所不齒。禽獸尚且不會傷害自己的父母,何況是一個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