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做什麼都禁止?小心孩子陷入“潘朵拉效應”

在我們身邊經常會出現這樣的場景:

媽媽對孩子說:“不要扔奶瓶啊”。結果啪一聲,寶寶把奶瓶扔了。

爸爸對孩子說:“不許把球踢到窗戶上,否則我揍你”。話音剛落哐噹一聲,孩子把玻璃打碎了。

幼兒園老師對學生說:“同學們都閉上眼睛,我們午睡了”。結果學生聽完眼睛睜的大大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禁止、威脅,誘發了孩子們的挑戰性,讓孩子最終以反抗發佈禁令者意志的行動,來證明自己的膽量與能量。

在古希臘神話中,萬神之首宙斯有位侍女叫潘多拉。一次,宙斯派她去傳遞一個魔盒,並千叮嚀萬囑咐不能打開盒子。然而,正是宙斯的告誠,反倒激起她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慾望,於是,她不顧一切地打開魔盒,結果,盒子裡裝有的所有罪惡都跑到了人間。

其實,正是宙斯“禁止打開”的命令促使潘多拉將盒子打開,這就是心理學上所說的“潘朵拉效應”。

一、那什麼是“潘朵拉效應”呢?

俄羅斯有句著名的諺語說:“禁果格外甜。”談到這個話題,我們就要先從“禁果”說起。它源自《聖經》,指伊甸園“知善惡樹”上結的果實。

夏娃和亞當為什麼要違背上帝的旨意偷吃“禁果”?是因為他們飢餓呢,還是因為他們嘴饞?當然都不是。這個關於人類遠祖的故事,暗示了人類的本性中具有根深蒂固的“禁果效應”傾向。

孩子做什麼都禁止?小心孩子陷入“潘朵拉效應”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越是被禁止的東西或事情,越會引發人們更大的興趣和關注,使人們充滿窺探和嘗試的慾望,於是人們千方百計通過各種渠道獲得或嘗試它,即上面所說的“禁果效應”。其實這種做法與東西本身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是因為“禁”激起了人們情緒中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

這種效應存在的心理學依據在於:無法知曉的“神秘”事物,比能接觸到的事物對人們有更大的誘惑力,也更能促進和強化人們渴望接近和了解的需謹慎求。

我們常說的“吊胃口”“賣關子”,就是因為人們對信息的完整傳達有著一種期待心理,一旦關鍵信息在接受者心裡形成接受空白,這種空白就會對被遮蔽的信息產生強烈的召喚。這種 “期待一召喚”結構就是“禁果效應”存在的心理基礎。“禁果格外甜”不過是人們的一種心理表現。

學生中存在的逆反現象,部分就源於 “潘多拉現象 ”。家長或教師在教育孩子時,為了讓孩子不走彎路 ,常用自己的所得經驗阻擊孩子的好奇心。孩子受好奇心的驅使,聽不進大人們忠告,對於越是得不到的東西,越想得到,越是不能接觸的東西,越想接觸。這樣,孩子不聽勸告的逆反行為就形成了。

我們經常聽到這些“特殊學生”的家長抱怨:“這孩子真長大了,連我們的話也不聽,讓他做什麼他偏不做,你說東他偏要說西……”這句聽似平常的話卻道出了一個普遍的問題,中學生在身心發展的過程中往往會產生一種逆反心理,用心理學理論上講就是作用於個體的同類事物超過了個體感官接受的閾限,而使個體產生的一種相反體驗。

二、“潘朵拉效應”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探討:

1 、學生自身心理發展的影響

小學生多數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他們喜歡新事物和新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好奇心過強能形成一種特殊的心理需要,這種心理上的認知需要可以轉化為學習活動的動機,誘發學習興趣,促使和推動學習者去探索有關的事物和認知信息。

我們有些老師、家長禁止小學生做某事,卻又不說明為什麼不能做的理由,結果適得其反,使 “不要打架 ”、 “不要上網玩遊戲 ”之類禁令達不到應有的預期效果;對於被禁止、批判的電影、文學作品、理論文章卻懷著極大興趣去觀看、查閱。 “被禁的果子是甜的 ”,好奇心驅使小學生有時甘冒受懲罰的風險去嘗也許並不甜的 “禁果 ”。

2 、家庭不良因素的影響

家庭是小學生成長的根本環境,它是孩子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家庭中不同的教育方式會培養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質和個性。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響著小學生逆反心理的形成。

例如家長教育方式的簡單粗暴或命令式、專斷式等慣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學習等方面期望值過高,要求過嚴等,這些都無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種壓力 ,當這種壓力不斷積蓄、沉澱,小學生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時,便在情感上對我們所進行的一系列教育、說教、勸說產生牴觸 ,在情緒上不滿,進而產生逆反心理。

有的父母對孩子給予的心理和物質的照顧過多,尤其是對孩子教育上的要求過多,超過了孩子所能耐受相容忍的程度,對孩子來說往往是一種被強加的、不正常的無形的壓力,易於引起他們無謂的煩惱,也抑制了他們的獨立性和完整個性的健康發展,易產生逆反心理。

家長提出要求的方式也會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長對孩子提出要求的方式是居高臨下的、粗暴的、命令式的,擺出封建家長式的威風,甚至使用暴力使孩子屈服,不給孩子任何自主性的空間。這些孩子長大以後,對父母的這種敬育方式就會產生反感、牴觸,而且以後也會以同樣的方式來對待別人。

3 、教師自身素質的影響

有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有不公正的處理,這樣也會導致逆反心理的產生。

有的教師比較偏愛某些成績好、聽話的學生,當好學生犯了錯誤也會很容易地原諒他,即使批評也是和顏悅色、和風細雨式的。

而對一些成績不好、喜歡調皮搗蛋的所謂 “差生 ”犯了錯誤時,教師的表現是疾言厲色、大聲訓斥。結果是 “差生 ”不喜歡這個教師、甚至恨這個教師,上他的課就是不聽、故意搗亂,與教師作對。即使理智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但是在感情上 ,他仍然不能接受這個教師。

三、那我們如何把“禁果效應”運用到孩子教育中去呢?

潘多拉現象本身無所謂好壞,關鍵在於如何引導這一心理機制。從另一方面來考慮,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學生思維活躍、自立自主意識增強的表現,但它畢竟是一種不健康的反常心理。因此必須引起家長和社會的高度重視。為了促使孩子健康、有序發展,作為家長,我們必須探究學生逆反心理的化解藝術,爭取主動權。

1 、感情投入,密切關係

對嬰幼兒來說,父母親的態度和行為應具有前後一貫性,這樣,他們才能有把握地預測未來,也才會有安全感。兒童基於昨天什麼行為被允許或得到讚許,他們便能推斷今天的什麼行為也會得到允許或讚許,他們對自己和未來便有了信心,便有了安全感。

我們必須明確,對兒童造成威脅的,並不是毒蛇猛獸,也不是自然災變,而是周圍的人尤其是負有養育責任的人的行為疏忽或失誤。

2、分析導向,建構認知

面對社會錯綜複雜的文化現象和社會問題,小學生往往還未具備正確的認知能力,常常是因為好奇心驅使進行模仿,難以辨清其實質或其中蘊含著的積極、合理因素。

這就需要我們教育者及時、有效、準確地把握這些現象和問題,把它提出來置於被教育者面前,深刻分析其實質和其中的合理成份,幫助小學生建構正確的認知,避免盲目的追隨。這也可預防、消除逆反心理。

3、積極鼓勵,合理調適

常言道: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可社會心理學家卻認為:在人們的心靈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讚美。

讚美是一種鼓勵,它在人們心屢深處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種的是奮進向上的種子;它是一種興奮劑,讓人更加充滿活力和精神;讚美還是一種認可,一種肯定,能使人們堅定發展的方向。多一種鼓勵,就少一個背離者;多一句讚美,就有可以把搖擺不定的小學生拉入我們期望的行列。

相反,批評雖然可以幫助受教育者認識錯誤,但其心理是不悅的,至於粗暴的批評,更是一種適得其反的做法。為此,對小學生逆反心理的調適採用少些批評多些鼓勵、少些訓斥多些讚美,不失為一個好辦法。

4、返其道而行之

是誰說逆反心理只會帶給人們無奈呢!它可以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引發兒童求知慾望,幫助他們創造生活中的奇蹟!

記得今年九月,寶寶們剛上幼兒園時,一萬個不適應,每天早上學校門口都開展著不帶重複的兒童花樣式哭泣。

孩子做什麼都禁止?小心孩子陷入“潘朵拉效應”

針對這一現象,家長們鉚足勁,做足了準備工作,文式獎勵型的,如:寶寶你今天要是表現好,乖乖上幼兒園不哭的話,媽媽獎勵你吃棒棒糖哦。寶寶笑嘻嘻的把糖吃了,到幼兒園門口依舊照哭不誤。

武式動手型的,如:寶寶我告訴你,你要是還哭我就要打你了。你看看別的小朋友怎麼都不哭,你真是太不讓媽媽省心了,快點進去媽媽上班要遲到了。如果孩子還鬧騰的話,小屁股上沒準就真的捱了一個巴掌。

其實如果掌握了“禁果效應”真的分分鐘就搞定了。我家寶寶從來沒有因為不願意上幼兒園而哭鬧過,絕招就是上幼兒園之前,我就常常對寶寶說:“寶寶,媽媽猜你上幼兒園一定會哭的,而且會有很多小朋友都會哭呢?”寶寶很好奇,問我為什麼?

我就告訴她說,因為不堅強不勇敢的孩子剛到幼兒園都會哭的,你也可以哭哦,媽媽不會笑話你的,孩子當場表示她才不哭呢。結果送她上幼兒園真是乖的很,一聲也沒有哭過,回來還告訴我,學校有好多不堅強不勇敢的小朋友哭哦,還用了一個疊詞,“羞羞羞”。

孩子做什麼都禁止?小心孩子陷入“潘朵拉效應”

其實道理很簡單,你越想要她上幼兒園不哭,那她就越會和你對著幹,拼命哭給你看。我們只要反其道而行之就可以了。

同理,孩子如果不願意吃飯,那你可以告訴她,不相信她能把碗裡的飯吃完,那孩子為了反抗你說的話,分分鐘就會把飯吃完證明給你看。方法屢試不爽,並親測有效哦。當然針對處於幼兒園階段的孩子效果是最好的。

由此可見,“禁果效應”運用的好,可以更好的讓我們和孩子鬥智鬥勇,讓我們的孩子最終長成我們所期待的那個樣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