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來開一開三國曆史的腦洞。

曹袁之爭

曹操跟袁紹中原大戰的時候,不管是田豐還是沮授都曾提出提前對曹操動手。不過袁紹拒絕了,理由很奇葩,比如小兒子生病了。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假如拋開這個層面的原因,稍微分析一下當時的形勢,我們不難發現袁紹的地盤跟人口、兵力、經濟都優於曹操。有一種說法是3倍,也有5倍,但我感覺一般是2-3倍之間。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這些姑且不論,我們不妨做個假設:

1.袁紹提前打曹操,有50%概率完全消滅曹操損失自己50%的實力(兩敗俱傷),但也有25%的概率消滅不掉曹操損失自己50%實力,還有25%的概率損失100%實力也就是說反而被曹操消滅。

2.袁紹不提前打曹操,憑藉自己的人口經濟基數大,通過發展取得對曹操更大的優勢。袁紹延後再打曹操,有50%概率完全消滅曹操不損失自身實力(吞併對方的地盤人口經濟),35%概率消滅不掉曹操損失自己50%實力,還有15%概率反被曹操消滅。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如果是你,在這理想情況下,你會選擇第一種還是第二種。我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第一個,較為穩妥。所以袁紹的初衷自然是沒錯,基於自己的實力基數比曹操大發展更快的考慮,選擇延後打曹操。但是這只是理想情況下,排除了一切變數。而實際上,不管哪一種選擇,完全消滅曹操的概率一樣都是50%,不完全消滅曹操的概率也是50%。只要曹操沒有被完全消滅,還是有翻盤的機會。軍事鬥爭,權力征伐,是你死我活的常態,對方不死就意味著對你有生命威脅。如果是你是袁紹,你覺得早點消滅隱患好,還是晚點消滅隱患好?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所以在影響生存問題上,最優先的考慮是生存最優解,其次才是損失最優解。

吳漢之爭

大家知道劉備發動了夷陵之戰,戰敗了導致蜀漢從此一蹶不振,失去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如果你是劉備,你會如何選擇呢?發動戰爭還是不發動?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我們繼續做假設:

1.劉備發動夷陵之戰,有50%概率打贏吞併東吳,進而有50%概率繼續打敗曹魏統一天下;但也有50%輸給東吳,進而100%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

2.劉備不發動夷陵之戰,沒有荊州,100%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

所以你看,劉備的需求本質上是統一天下,如果打贏了東吳,滅了孫權,是有機會的。但如果不打,且不說輸掉面子,窩囊,還因為沒有荊州100%失去統一天下的機會。所以,63歲的劉備,選擇了搏一搏。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雖然夷陵之戰對蜀漢國力影響很大,但失去荊州對蜀漢的戰略影響也是很大。冒險是否值得,從概率上來說,應該是最優解的。但是如果劉備見好就收就好了,在已經驗證了不能完全消滅東吳的情況下,選擇接受孫權的和談,保全實力或許會更好。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夷陵之戰背後的吳漢之爭,跟前面說的曹袁之爭不相同。因為吳漢之爭對蜀漢本質上很長一段時間不是生存問題,而是

戰略進取問題為主。二者的區別在於風險損失與收益的概率取捨,通常情況下,我們應該選擇最優解,但也要考慮實際情況是戰略問題還是生存問題,選擇的風險小抑或是損失小的決策,還是收益大的決策。出於不同的考量,選擇不同的對策。

風險與收益概率,跟著三國主公一起學兵法

根據這個原理,下面大家從兵法角度思考一下以下幾個問題:

1.曹操北征烏桓,打還是不打?

2.孫劉聯盟,孫權答應不答應?

3.渭水之戰,馬超、韓遂反還是不反?

4.諸葛亮要不要以攻代守堅持北伐?

5.曹爽的興勢之戰,該不該打?

6.滅蜀之戰後,司馬家是否可以立即南下伐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