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王嬴蕩的名字讓人笑出了聲?史學家:那是你不知“蕩”的含義

​引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

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首次完成了統一中華的偉業。然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從一個飽受欺凌的西陲小國,到一個睥睨群雄的天下霸主,再到一個橫掃六合的大一統王朝,秦始皇何以在短短十年時間內相繼滅掉六國?賈誼的《過秦論》給出了答案——“奮六世之餘烈”。

秦武王嬴蕩的名字讓人笑出了聲?史學家:那是你不知“蕩”的含義

秦始皇振長策而御宇內


賈誼認為秦始皇之所以能夠在短期內鞭笞天下,威振四海,靠的正是秦國代代出類拔萃的君王,即秦獻公之後及至秦始皇的秦國六代國君。這“六世”之中,賈誼在其《過秦論》裡不惜筆墨的對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等三位秦國國君大書特書。而對秦武王、秦孝文王、秦莊襄王三人卻是惜墨如金,直接一筆帶過,彷彿他們是夾在花朵中的綠葉,只有陪襯作用。

內憂外患,從容不迫

與賈誼相反,作者認為秦武王在這“六世”中的作用不下於乃父秦惠文王,其在位時間雖然只有四年,然其對秦國的功績值得稱道一番。秦武王姓嬴名蕩,作為一代雄主秦惠文王的長子,惠文王對嬴蕩給予厚望,親自為其取名為“蕩”,至於“蕩”有什麼的寓意,作者後文再說。嬴蕩人如其名,自小張揚、外露,偏於武,好用勇,身高體壯,勇力超人,常以鬥力為樂。

秦武王嬴蕩的名字讓人笑出了聲?史學家:那是你不知“蕩”的含義

奮六世之餘烈


公元前311年,“惠王卒,公子蕩立,是為武王”。由於此前秦惠文王在位期間,東出函谷、西平巴蜀、南下商於、北伐義渠,對著列國拳打腳踢,已經初露一統天下的雄心,故而韓、魏、齊、楚、越諸國聽聞惠文王駕崩,紛紛遣使入秦以祝賀新王登基為名刺探情報,同時魏、楚兩國集結大軍向函谷關方向推進。屋漏偏逢連夜雨,外患尚未解決,秦國又發生了內憂。

秦武王元年,秦國蜀地發生叛亂(前316年,秦惠文王吞併蜀國,廢蜀王號,貶蜀為侯國),蜀相陳莊殺死蜀侯通國,自立為王。此時的秦武王嬴蕩年僅十九歲,略顯青澀,面對內憂外患的嚴峻局勢,各國使臣都等著看笑話,嬴蕩應對稍有不當就有可能使秦國陷入滅頂之災。他當機立斷,派出大將甘茂出兵平定蜀地叛亂,並決定利用各諸侯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外患。

秦武王嬴蕩的名字讓人笑出了聲?史學家:那是你不知“蕩”的含義

勇力超人的秦武王嬴蕩


嬴蕩首先款待齊國使臣,予以齊宣王厚禮,促使兩國交好,共同對魏、韓形成夾擊之勢,斷絕了二國的攻秦妄想。針對宿敵楚國,嬴蕩又採取了聯越制楚的策略。由於楚、越兩國水土相接、民風相近,彼此皆以對方為心腹大患,故而嬴蕩拉攏越國,使楚國不敢輕舉妄動。與此同時,蜀地叛亂被成功平定的捷報傳來,秦武王在短時間內便從容不迫的解除國內外的危機。

欲伐三川,以窺周室

秦武王嬴蕩以其出眾的能力,平定了內憂外患,這使他更加雄心勃勃,“欲伐三川,以窺周室,而死不朽乎”,頗有當年楚莊王陳兵洛邑、問鼎周室的氣勢。大將甘茂認為欲通往周室,必先取宜陽,“宜陽,大縣也,上黨、南陽積之久矣。名曰縣,其實郡也”。公元前309年,嬴蕩“使甘茂、庶長封伐宜陽,因大悉起兵,使甘茂擊之。斬首六萬,遂拔宜陽”。

秦武王嬴蕩的名字讓人笑出了聲?史學家:那是你不知“蕩”的含義

宜陽之戰示意圖


攻取韓國宜陽之後,通往周天子的洛邑便暢通無阻,秦武王嬴蕩親自率領十萬大軍向洛邑進發。秦國的虎狼之師陳兵洛邑,天子周赧王大驚失色,當即大開城門,迎接秦武王。眼見不費吹灰之力便完成了“以窺周室”的目標,意氣風發的嬴蕩直接率眾來到供奉九鼎之地的周朝太廟,欲舉鼎取樂。嬴蕩舉起象徵雍州的龍文赤鼎,結果大鼎脫手,砸斷脛骨,痛極難忍,“

血流床蓆,捱至夜半而薨”。

秦武王對秦國尚武之風的起到了一定作用

秦武王曾說過“以窺周室,而死不朽乎”,如今果真死於周室,前言豈非讖乎?武王雖死,但其對秦國尚武的風氣的推動起到了一定作用,可能有不少人認為秦武王嬴蕩舉鼎僅僅是四肢發達、只會使用蠻力的象徵,其實不然。在《荀子·宥坐篇》中,記述了孔子關於武的方面答曰:“勇力撫世,守之以怯”。孔子之意是說,大至國家,小至個人,要以“勇力”作為處世後盾。

秦武王嬴蕩的名字讓人笑出了聲?史學家:那是你不知“蕩”的含義

秦武王嬴蕩舉鼎


《韓非子·五囊》更是直截了當的表示“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故而在春秋戰國時期,角力(比武)之風盛行,而舉鼎也屬於角力的範疇。秦武王嬴蕩更是將秦國的尚武推向了高峰,凡是勇力出眾者,經他發現並認可,都能獲得獎勵,出眾者更是能夠加官進爵。嬴蕩任用官吏的特點,如同商鞅變法的軍功爵制,秦國習武、尚武之風達到了高峰,成為民風最為彪悍的諸侯國。

秦武王嬴蕩名字的含義

不少人一聽到秦武王的名字,都會忍不住笑出聲來,認為嬴蕩這名字聽起來非常不雅。其實這是我們以現代人的目光看問題,作為一代雄主秦惠文王的兒子,名字當然是有一定含義。史學家呂思勉先生(《先秦史》作者)表示,“蕩”在先秦為“蕩平塞表”之意,即掃蕩、蕩平的意思。秦惠文王在位期間,秦國已經初露一統天下之勢,故而給自己的長子——未來的秦王取名為“蕩”,希望兒子嬴蕩繼位後,能完成他蕩平四海之夙願。在《詩經·大雅·蕩之什》中第一篇即為《蕩》,假託商紂王無道,周武王最終蕩平殷商之意。

秦武王嬴蕩的名字讓人笑出了聲?史學家:那是你不知“蕩”的含義


結語

秦武王是秦國曆史上的有為之君,雖然在位時間雖然僅僅四年,但為秦國最終“鞭笞天下,威振四海”作出了傑出的貢獻。首先在政治上,他設置丞相,連齊制魏,聯越制楚;在經濟上,修改封疆,更修田律,疏通河道,築堤修橋;在軍事上,攻拔宜陽,設置三川,平定蜀亂。同時秦武王嬴蕩可以說是我國古代君王中,因自身喜好而對社會影響最大的人之一。他偏於武,好用勇,更好角力(舉鼎),其對秦國尚武的民風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瀾作用。

參考文獻

呂思勉,《先秦史》,中國友誼出版社,2002年

昊天牧雲,《秦朝那些事兒·秦國崛起卷》,中國工人出版社,2010年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