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天條徒弟?別再被忽悠了,看如來怎麼說

觀音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天條徒弟?別再被忽悠了,看如來怎麼說

推薦語:2000多年前的孔子在《論語》中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經典語錄,其中就有句名言:“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重點人身上“悟性”的重要,如果一個人不能做到“舉一反三 ”,則視為不明智之人。

觀音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天條徒弟?別再被忽悠了,看如來怎麼說


以國學名著《西遊記》為例,品讀名著必須要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不能隨波逐流人云亦云,否則就會讓別人的光芒遮住自己的雙眼。

品讀完《西遊記》之後,一個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之中,觀音能預知未來,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了天條的徒弟,不要再被人忽悠了,看看如來怎麼說!

觀音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天條徒弟?別再被忽悠了,看如來怎麼說


第一個:大徒弟孫悟空。此人原是花果山水簾洞一個天生地長一塊頑石,億萬年來吸收日月精華,天地靈氣,才得以在一個機緣巧合之破石而出,成為了靈猴。

瞬間便忘乎了所以,先是攪亂龍宮、幽冥界,得罪了十殿閻羅;隨後又大鬧天空,惹怒了滿天神佛。孫悟空的性格,按照如來的話說,就是佛教中經常提到的“嗔”,即我們常見的“怒”。

因此,給他起名悟空,就是告誡他要摒棄“嗔”念,萬事皆空!

觀音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天條徒弟?別再被忽悠了,看如來怎麼說


第二個:二徒弟豬八戒。八戒又名豬悟能,本是天庭中掌管十萬天兵天將,舉重輕重的天蓬元帥。後因酒後失德,貪圖月宮中嫦娥美貌,舉止失措妄言調戲。被情敵二郎真君在玉帝那裡告了一狀。稀裡糊塗就被貶下了凡間,誤墜入豬棚,投了豬胎。

豬八戒在跟隨唐僧西天取經的過程中,意志很不堅定,稍有困阻便要撂挑子,分家當回高老莊迎娶自己的老情人高小姐。但令人奇怪的是,遇到美女妖精,就會口水直流,心花怒放,毫無抵抗之力。

如來給豬八戒安排的角色,就是佛教中的“貪”念,取名悟能,就是希望它能夠自我勉勵。

觀音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天條徒弟?別再被忽悠了,看如來怎麼說


第三個:三徒弟沙僧。沙僧又名捲簾大將,屬於玉皇大帝的貼身侍衛。因在蟠桃宴上失手打破王母的琉璃盞,被玉帝貶下凡間,在流沙河佔河為妖。

為害一方,靠打家劫舍、吃人為生,心懷不滿玉帝因為瑣事將他貶謫,常懷憤懣,怨氣久久難消。如來給他取名悟淨,就是希望他能夠看破,做到心外無物。

觀音給唐僧取經路上選擇的這三個徒弟,犯下的天條,實際上同佛教中的“三毒:嗔、貪、痴”有異曲同工之妙。

觀音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天條徒弟?別再被忽悠了,看如來怎麼說


如來之所以這樣安排,並非一時的心血來潮,背後深意值得細細考究。唐僧西天取經,核心是一個人自我昇華的過程。

如何實現自我昇華呢?首先就需要破除“三毒”,一個人只有摒除了“貪、嗔、痴”的邪念,清淨自己的內心,不斷地反思自我,才能最終實現昇華,修成正果,達到悟空的至高境界。

觀音為何給唐僧找了3個犯天條徒弟?別再被忽悠了,看如來怎麼說

其實,整部西遊記最核心的思想,就是一個人生老病死的全過程,過程中有喜怒哀樂,有酸甜苦辣,有起起伏伏,這些都很正常。低谷時不卑不亢,巔峰時不驕不躁,只有也唯有這樣,才能不斷提升自我,修心養性,才能功德圓滿,才能超越生死的界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