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

文化自信問題與文化是相伴相生的。從形成文化那天起,對它是不是有信心的問題就已經客觀存在,但並不一定時時顯露出來,沒有人意識到,也沒有人提出來。我們現在提到文化自信,都喜歡舉盛唐作為例子,那個時代確實是文化自信到國家自信的典型。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發兵攻打唐屬小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開元二十五年(737年)春,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唐玄宗委任王維以監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並任河西節度使判官。這次王維其實是被排擠出朝廷。王維騎在馬上,邊走邊看,但心情十分鬱悶。直到出塞以後眼前景色與“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長安城大不一樣,心中可以說是百感交集,揮筆寫下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樣的千古名句,以其闊大的境界最能彰顯出盛唐的自信。一道孤煙(烽煙)在塞北一望無垠的荒漠戈壁緩緩升起,直上雲霄;火紅的落日在蜿蜒不絕的大河中映照出閃爍的金光,與天邊的晚霞一道,營造出蒼茫雄渾的景色和強健自信的時代精神。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


任何時候文學都是時代精神的反應,從盛唐的詩歌就可以看出這個時代的胸襟和眼界。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


李白這樣的浪漫主義詩人不用多說,即便是我們印象中在安史之亂中顛沛流離,多災多難的杜甫,也在二十多歲的時候寫下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絕句,正有孟子所說的“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1]的境界與氣勢。人站的位置不同,見識就會不同;所處時代不同,視野當然也不一樣。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


對比來看,宋代詞風大變而以溫婉詞的成就最高,比如大家都很熟悉的李清照,有一首《一剪梅》,寫得很好,我們可以一起感受一下,“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大意:粉紅色的荷花已經凋謝,幽香也已消散,光滑如玉的竹蓆帶著秋的涼意。解開綾羅裙,換著便裝,獨自登上小船。仰頭凝望遠天,那白雲舒捲處,誰會將錦書寄來?雁群飛回來時,月光已經灑滿了西樓。落花獨自地飄零著,水獨自地流淌著。彼此都在思念對方,可又不能互相傾訴,只好各在一方獨自愁悶著。這相思的愁苦實在無法排遣,剛從微蹙的眉間消失,又隱隱纏繞上了心頭。) 女子柔弱,閨怨如絲,這既是宋朝重文輕武的整體風氣,也就體現在了相應時代的文學作品和文化風氣當中。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


宋代也有辛棄疾那種鏗鏘有力的詞人,詞作,比如他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但我們如果細細品味,可以發現這是一種絕地反擊的悲憤之情,雖然刀光劍影,出生入死,但憑得卻是一股怒氣而非自信。

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文化自信彰顯文化魅力


在具體的時代當中文化自信與否和我們國家的境遇是密切相關的,但文化作為“上層建築”也有其一定的獨立性。我們知道雖然宋朝在與金、遼的作戰當中節節敗退,但所憑的只是遊牧民族的勇猛。他們要想在這裡站穩腳跟,就必須學習和融入我們的文化當中,清朝和元朝就是兩個相反的例子。在清朝統治的三百多年當中,雖然文化自信沒有遭到重大的打擊,但在文字獄的恐怖統治下,文人學者也只能把自己掩藏在訓詁、金石這樣的歷史遺蹟當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