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貳」


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貳」


大家好,這裡是三日談。

二十世紀初期,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考伯和斯托爾森【Cope and Stewardson】時代,規劃師保羅·科雷和沃倫·萊爾德採用,侷限於圍合空間手法作為校園規劃的原則,以私密和空間畫面感,而非效率為出發點,這一原則一直延續至新維多利亞,現代主義建築風格興起的1950年。

在這一學期,隨著學生宿舍【Residence Halls】、河慄樹街【Chestnut street】的法學院,透尼工程學院【Towne Engineering School】、醫學與動物學實驗室【Medical and Zoology laboration]、獸醫學院【Veterinary School】等,校園建築的陸續建成,賓夕法尼亞大學已經與當時的美國其他高校一樣,形成了具有現代高等教育特徵的統一形象。

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貳」

在1913年提出的第一版校園總體規劃中,克雷和萊爾德【Cret and Laird】希望賓夕法尼亞大學能像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ersity】和斯坦福大學【Standford University】那樣,為賓夕法尼亞大學引入宏大敘事性的“布扎”【Beaux-Arts,巴黎美術學院派】美術學院派的軸線。但是,受到了整個1920年賓夕法尼亞大學計劃移址佛吉山谷【Valley Forge】的影響,校園建設非常緩慢。緊接著因為美國大蕭條,該計劃與1929年擱淺了,並在1959年5月22日被校委會正式終止。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賓夕法尼亞大學於1948年提出了新的校園規劃。新版的規劃在兩個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功,首先是提出了西費校區的發展展望;其次是將校園的發展軸,從克雷所確定的南北向縱軸發展,調整為今天的東西軸線發展。同年,費城市規劃委員會正式確認將校園納入城市復興計劃,這使得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規劃者自1871年西遷以來,第一次有可能提出更為大膽的建設計劃。

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貳」

20世紀50年代,在校長杭威爾【Gaylord P.Harnwell】和教務長葛達德【David Goddard】、費城規劃委員會主席普金斯【G.Holmes Perkins】的領導下,一條新的穿越校園地下有軌電車線路計劃開始實施,使得34到38街之間的校園區域得以封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賓夕法尼亞大學“超大”步行園的雛形開始形成。麥克哈格在電車隧道線路上,設立了一系列的小遊園,為校園可能創造出來的豐富景觀空間,搭建了初步的框架。賓大校園開始進入新一輪的快速成長期。

1961年,名為“持續規劃項目要素—賓夕法尼亞亞大學發展規劃”的文件被提交到校董事會。1963年2月,升級版的文件提交費城市議會,並於1964年通過審議。

1965年,費城城市復興計劃中的大學城部分—賓州教育園區正式確立。1965年秋,“校園發展規劃—1975”編制完成,這一規劃包括:未來土地利用和校園開放空間規劃導則,規劃建築選址【包括規模和建築相互關係】等,將校園交通規劃的核心定位為“步行導向的混合型校園”,成為整個規劃的最大亮點。這個規劃的不足在於將校園新建築,均規劃為面向校園內庭院的模式,並與周邊街道保持了一段距離,這一規劃的結果是校園與城市的界面實際是建築的背面,人為隔離了校園與城市的關係,形成了整體單調乏味的街道界面。

經過杭威爾【Harnwell】時代的大刀闊斧建設,賓夕法尼亞大學成為一所規模龐大和由相互獨立的學院組成的教育集團,但新校園仍舊缺乏作為聯繫系統的步行道、紀念碑和樹木植被。誠然,史密斯步道、位於三角形公寓南側的後維多利亞時代的漢密爾頓步道、喬治頓的盧卡斯特步道、麥克哈格在沿伍德蘭德大街沿線設計的一系列小廣場等等,都是現代設計的優秀樣本,但這些“小珍珠”被校園廣泛瀰漫的功能主義和實用主義所束縛,未能共同展現出現代校園應有的氛圍。

三日談:賓夕法尼亞大學校園規劃史「貳」

到了20世紀70年代,作為賓夕法尼亞大學最負盛名的景觀建築師和規劃師,同時也是賓夕法尼亞大學景觀建築與區域規劃系主任的麥克哈格【Ian McHarg】,提出了校園景觀總體規劃。1976年夏,彼得·謝菲爾德爵士【Sir Peter Shepheard】領導的環境設計中心,開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景觀規劃工作,他們成功推出一個不僅關注校園未來發展,更重視如何將原來的由功能主導,忽視相互關聯的校園重要元素群,編織成一體統一規劃。

今天,我們國內大部分高校的校園規劃理念基本就在這一階段,形成了完整的校園體系建設。下一篇,我們將重點分析賓夕法尼亞大學,承前啟後可持續性新規劃。他對我們今天的大學校園規劃有著非常重要的借鑑意義。

謝謝大家,關注三日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