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立自強!梅州興寧殘疾夫婦賣豆腐圓脫貧夢

凌晨3點,興寧市黃陂鎮學士村的一間豆腐鋪裡就亮起了燈,檔主鍾文華開始準備一天的工作。將泡好的豆子放到磨豆機裡開始磨豆,然後熬豆漿、去沫、過濾、點漿水、包豆腐、槽壓成型,等十幾板豆腐做好,天早已大亮,他稍作休息又要準備出發騎車去售賣豆腐……一對身殘志堅夫婦的脫貧故事,就在這樣的清晨拉開序幕。

20多年前,初中畢業後鍾文華就出門打工時,被機器弄傷一條腿,無奈只能回家。禍不單行,母親在他回鄉不久後也離開了人世。

自立自強!梅州興寧殘疾夫婦賣豆腐圓脫貧夢
自立自強!梅州興寧殘疾夫婦賣豆腐圓脫貧夢

為了生活,裝了一條假肢的他努力克服腿腳的不便到去城裡開三輪車載客。後來因為確實比別人更吃力且城裡對三輪車進行整治,鍾文華只能又回到鄉下老家。

2006年,鍾文華經人介紹,娶了同是殘疾人士的廖美霞為妻。夫妻倆腿腳不便,他們拿出辛辛苦苦掙下的錢,開了間小店賣點副食為生。隨著附近小商場的開設,加上小店地段又較偏,生意越來越不好做,看著妻子跟著自己“有一頓沒一頓”,他尋思著弟弟在城裡賣豆腐,就想著去拜師學做豆腐。

自立自強!梅州興寧殘疾夫婦賣豆腐圓脫貧夢
自立自強!梅州興寧殘疾夫婦賣豆腐圓脫貧夢

在學了幾天後,他遇上了難題——點滷。鍾文華跟弟弟拿了一小缸豆腐漿,試著點滷水轉漿。試驗了幾天,還是不行。而做豆腐,點滷是關鍵。鍾文華只能自己買了黃豆回家試驗,豆腐做“老”了就送給鄰居免費吃。通過不斷的反覆練習,鍾文華做的豆腐終於被鄰居驗收合格。2014年12月,靠著七湊八湊的錢,鍾文華購買了機器設備,豆腐鋪終於開起來了。

農村裡頭做的主要是熟人生意,哪家豆腐做的好吃,“味道”對頭,那都是人盡皆知的。剛開始的時候,鍾文華這個豆腐“小白”做的豆腐,自然是沒有人上來買的。謹慎起見,鍾文華第一次只做了三板出門賣,在將第一板出售給學士村的鄰里後,剩下的就成為難題了。他開著三輪車,在附近的幾個村子一圈圈地吆喝,整整花了五個多小時才賣完。

此後,為了順利將豆腐賣出去,鍾文華選擇將豆腐送到那些路途遙遠又偏僻的地方。最遠的一次,他將豆腐賣到了黃陂鎮與合水鎮交界距離他家約8公里的地方,等豆腐賣完已經快中午一點了,近6個小時的勞累,加上頻繁地上下車,對於腿腳靈便的人來說,都是非常勞累的,鍾文華承受的勞動強度更是加倍。

假肢接駁處疼到不行,他只能在原地稍作休息後再回去。小小三輪車擋不了多少風雨,遇上下雨,即使穿著雨衣但渾身溼透也是常有的事,但為了自己的那個小家,他只能咬牙繼續堅持著。

做豆腐是個累活,費時間費體力。鍾文華腿腳不便,站個5分鐘就開始麻了,長期久站後大腿接駁處更是疼痛,“端豆腐”又是個體力活,體力不支端著豆腐撒掉是常有的事情。

鍾文華至今仍記得2015年妻子懷孕,還要挺著大肚子辛苦幫自己攤豆腐帕,看著妻子辛苦的樣子,著實心疼又無計可施。恍惚之間,端豆腐時一個不小心,把豆腐撒了一地。鍾雲華又心疼又難過,夫妻倆對著一地的豆腐相擁大哭。

風雨過後總會有彩虹。慢慢地,鍾文華的豆腐生意好起來了,家裡經濟條件也有了改善。“他的豆腐嫩、味道本真”附近的街坊鄰居都對他的豆腐讚不絕口。

鍾文華表示,選用優質黃豆、優質水源,這是做好豆腐的第一步。自己的豆腐能夠賣起來,靠的是街坊鄰居的幫襯,“釀酒磨豆腐,沒人敢稱老師傅”,要積極吸取他人的建議。這是他自己的豆腐為大家接受的原因。2016年,鍾文華的第一個孩子出生給這個小家帶來了歡樂,但也給這個小家庭帶來了不小的生活壓力。

鍾文華就有了個大膽的想法,擴大規模,但哪裡去籌錢呢?

2016年,在全面實施精準扶貧對口幫扶後,作為貧困戶,鍾文華一家成為黃陂鎮黨委書記楊洪亮掛點聯繫幫扶對象。在走訪鍾文華家後,這個家庭自強不息的精神感動了鎮村幹部。

“本來他們應是政府兜底幫扶的對象,但他們更願意通過自己雙手去爭取自己的幸福生活,這種精神著實令人感動。”楊洪亮說。考慮到鍾文華夫婦的實際需要,他們籌集了8000多元,為他們購置了新的中型蒸汽機、磨豆機、過漿機,擴大生產,提高效率。鎮村幹部還實力代言,不僅購買給自己吃還送給親友,為他擴大了名氣。

市場不愁了,又有了新機器,鍾文華的豆腐生意越做越大,還應顧客要求賣起來豆乾和炸豆腐。他將豆腐賣到了附近的春勤村、土墩村、五星村和崗背圩鎮,就連大坪鎮坪洋都有不少顧客和飯店慕名前來訂購。現在,鍾文華每天都可以賣出近二十板豆腐,還換上了新的三輪車,考慮到妻子雙腿不便幹不了重活,還僱請了一個幫工,靠著賣豆腐,鍾文華在去年率先實現了脫貧“出列”。

家裡光景也越來越好。今年過年前三天,他每天都要做三百多斤豆腐,累得都沒時間休息。但是想到現在兒女雙全,自己的脫貧“夢”終於實現了,鍾文華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全媒體記者】張柳青

【通訊員】鍾思婷 劉海陽

【作者】 張柳青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