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育兒有方法#

隨著社會的進步,各類智能設備橫空出世,智能手機、電視等似乎也成為陪伴孩子成長的必需之物。還有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乖乖聽話,會讓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觀看電子屏幕,卻忽視了對孩子身心的影響。

美國兒科學會提出:3-5歲孩子長期接觸電子屏幕,會影響大腦以下3種功能。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1、語言組織能力

美國國立研究衛生院的Gaya Dowling博士做過這樣一個研究,即用MRI技術掃描,長時間接觸電子屏幕的兒童大腦結構。結果顯示:每天看電子產品超過2個小時的兒童,語言和思維測試評分較低;而超過7個小時的兒童,大腦皮質過早薄化。

因此,長時間接觸電子屏幕,會影響孩子的語言組織能力。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2、專注力和想象力

美國兒科行為研究專家Susan Johnson說過:動畫片有聲光和畫面的快速切換,這樣會導致孩子的思考區沒辦法得到有效刺激,會影響孩子的思考力和專注力

除此之外,當孩子看動畫片時,畫面內容直接投射到孩子的腦海中,從而讓孩子依賴外界力量來幫他們創造影像,也會影響想象力。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3、識字能力

孩子長期接觸電子設備,勢必會導致與真實環境的互動減少,早期大腦發育的響應突觸就會受到影響,社交互動也會發展緩慢,從而影響孩子的識字能力。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那麼,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做呢?

  • 在孩子接觸電子設備之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我們大家所熟知的推特(Twitter)創始人EV·威廉姆斯(EV Williams),在教育孩子方面也很有自己的見解:他只給孩子買書,從不允許孩子玩電子產品。喬布斯也不讓孩子看ipad。

所以,家長在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之前,可以引導孩子多讀書,增強孩子的閱讀興趣,這樣孩子有了自己的追求,就不會過於沉迷於遊戲之中。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家長可以在孩子一歲左右,就給孩子讀書,等孩子大點會識字後,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進行共讀,這樣可以充實孩子的內心,幫孩子養成好的閱讀習慣。熱愛閱讀的孩子,是不太可能鑽進一件事中無法自拔的。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 營造良好的親子關係

有些孩子沉迷於電子設備中,可能是因為孩子沒有在家長身上獲得足夠的陪伴和認同感,跟家長的關係不親,有許多事情也不好意思跟家長說,說了也怕被家長罵。於是,這部分孩子就會選擇逃避、沉迷於遊戲。

因為,在遊戲之中,孩子可以自由宣洩自己的情感,也能通過遊戲的勝利來緩解現實生活中的苦悶。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培養跟孩子的親子關係。要定期跟孩子交流,多關注孩子的內心,為孩子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挫折提供自己的見解;同時,家長也學會尊重孩子,多多地鼓勵孩子,讓孩子自己認識到在現實社會中,會有很多人在意自己,這樣孩子才不會沉迷於遊戲之中。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 限制電子產品使用時間

美國《連線》雜誌主編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很嚴格:他從不允許家人把電子設備帶入臥室,如果有需要也會限制使用時間。

美國兒科學會提出:1歲半之前的孩子應該避免接觸電子產品。3-5的孩子最多每天可以觀看20分鐘的電視。家長也要注意,這個時間也要隨著孩子認知水平的增來適度延長,不要因為覺得有害就“一棍子打死”,一點也不讓孩子接觸,這樣對孩子也是不利的,關鍵是提升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美國兒科協會:長期“玩手機”影響寶寶大腦,尤其是這3個方面



最後,告誡各位家長:一定不要用暴力來制止孩子接觸電子產品,也不要直接對抗孩子,最好的方式是跟孩子一起努力,來克服這種不好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