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洲環境適宜人類生存,本土高級文明卻未曾出現,主要原因在哪

縱觀全球,北美洲不可不說是一個風水寶地,其地處條件優越,土地肥沃,氣候又十分優越,然而此地卻並未產生強大的文明,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北美洲環境適宜人類生存,本土高級文明卻未曾出現,主要原因在哪

我們都知道,在人類漫長的進化之路中,除了產生了我們賴以生存的工具之外,文明的出現彌補了人類思想精神上的空缺,人們信奉各自的文明,並且以此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而文明之間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來源於各自生存環境的不同,在相異的生存環境中人們的思想也潛移默化的改變,由此才誕生出我們當下全球文化差異的景象。

而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文明也有強弱之分,地處適宜人類生存、優越的環境,所誕生出的文明自然就更有優勢,在與其它相斥的文明發生爭鬥時也就更佔上風,由此消除差異,該文明便會進一步的擴大。北美洲的情況是如何的呢?

北美洲環境適宜人類生存,本土高級文明卻未曾出現,主要原因在哪

地理條件的確優越,但文明卻較為閉塞

從當地的地理環境來說,北美洲的自然環境十分的優越,無論是肥沃的土地,還是適合人類居住的氣候,都為當地生存的人類提供了天然的便利,而平原的優勢更是使得文明能夠更好地傳播。

然而不幸的是,寬廣的平原卻極易被縱橫的天然山脈所分裂,雖然當地野生動物種類十分繁多,但卻難以馴服,導致文明能夠傳播的範圍大大受限,不同區域人類的生活較為閉塞,各自的文明也自然很難傳播出去。

北美洲環境適宜人類生存,本土高級文明卻未曾出現,主要原因在哪

除此之外,即便身處環境優異,由於農業生產和經營沒有辦法實現根本的規模化,人類建立的政權也始終無法落實鞏固,由此導致生活在北美洲的印第安人長期處於部落的狀態之中。

由於生產能力的落後,儘管當地的生產作物種類非常繁多,但他們勞動下來所獲得的成果往往只能顧及到各自的溫飽,部落與部落之間相互溝通的貿易往來也難以維持穩定,也正因如此,獨立的文明與文明之間無法交融與相互發展,自然也就限制了彼此。

北美洲環境適宜人類生存,本土高級文明卻未曾出現,主要原因在哪

生物劣勢不適合發展農耕產業

儘管從理論上來說,當時有智力水平的人類一旦發現能夠為人所馴化的動植物時,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便能夠規模化的種植或者養殖這種東西,進而通過貿易或者是戰爭的鏈條運送到世界上的各個角落,但北美洲的生物劣勢就凸顯在這裡。

由於北美洲能夠為人類所馴化的野生生物較少,所以沒有辦法高效率的去開墾土地,即便物資水平十分繁多,但面對遼闊的平原,能夠實現快速運輸的牲口也十分缺少。

例如,在當時亞洲的馬和駱駝都能夠實現一定意義上的交通運輸作用,這些工具能夠替代傳統意義上的人力,推動整個文明進程的發展。即便歐洲人從歐洲將馬引入北美洲後,先進的歐洲文明也早已抹殺了北美洲土著文明的發展機會,要想在本土出現優秀的北美文明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

北美洲環境適宜人類生存,本土高級文明卻未曾出現,主要原因在哪

古人對於土地的思想使得生產力停滯

不同地區的文明中承載的是不同的人類精神思想,其中牽扯到很多的生活要素或者是社會要素,在當時北美洲的印第安人看來,土地對於其而言一直是公有的,任何人都有使用土地的權利,或者說土地就是大自然賜予他們每一個人的一份財富。

在這種土地公有制的大背景之下,沒有任何能夠刺激古人生產力推進的關鍵點,而與其他文明相比較後我們也不難發現,土地私有是文明向前發展的進程中常會出現的一個要素,只有這種情況出現時文明的發展才會變得迅速。

在這一點上印第安人顯然並不具備,在西方的殖民者推開美洲這扇大門以後,當地的產業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原先的農業生產製搖身轉變為國家工業生產製,即使原來的地理環境與阻隔條件並沒有發生太大的變化,由於新興工具的流入使得這一切也都不再成為難題。

北美洲環境適宜人類生存,本土高級文明卻未曾出現,主要原因在哪

征服美洲大陸的白種人將土地視為個人私有的財產,一改之前土地公有制的現狀,他們對於這塊富饒之地的掠奪,以及對財富的渴望,不得不說是在另外一個意義上推動了當地的發展,也正因為如此,北美洲本土的資源得到了整合,甚至有人開始世界性的傳播這塊土地所孕育出的東西,本土新興的文明想要再度崛起便是舉步維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