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龍頭迎來至暗時刻!美的高管凍薪30%,格力淨利下滑7成

直接打七折

奧維雲網(AVC)發佈的 2020 年一季度家電零售全渠道監測數據顯示,受疫情影響,今年一季度白電市場銷售規模大幅縮減,整體零售額降幅約45%。其中,空調市場嚴重受挫,一季度空調實現零售量為 524 萬臺,零售額規模為 149.2 億元,零售量、零售額分別同比下降 46.6%、58.1%。

4月14日晚間,格力電器公佈了2019年以及今年一季度業績報告,第一季度營業總收入207億元-229億元,比去年同期410億元約減少一半;歸母淨利潤13.3億元—17.1億元,比去年56.7億元同比下降70%—77%。

同樣 海信家電4月14日晚間發佈2019年第一季度業績預告,一季度預計淨利潤約0萬元~1.26億元,同比下降70.0%~100.0%。

不過,雖然一季度淨利都打了七折,格力電器第四季度淨利直接下滑5成。

2019年,格力電器營業總收入2005.08億元,同比僅微增0.24%;歸歸母淨利潤246.72億元,同比減少5.84%。單看,四季度營收僅為438.32億元,同比下滑12.29%,歸母淨利潤為25.55億元,同比大幅下降49.74%。

海信家電公佈的2019年財報,公司在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74.53億元,同比增長3.9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7.94億元,同比增長30.22%。通過扣除前三季度淨利潤得出公司第四季度實現淨利4.45億元,淨利同比暴增115%。

4月12日晚間,格力電器表示,擬使用自有資金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按本次回購資金最高人民幣60億元測算,預計可回購股份數量約為8571.43萬股,約佔公司總股本的1.42%。兩天前,格力電器發佈了關於債務融資工具獲准註冊的公告,經 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市場交易商協會同意,格力電器已註冊超短期融資券100億元、短期融資券30億元、中期票據50億元。一邊是回購,另一邊是發債,這折射出格力電器面臨的資本市場和經營壓力。

董事長方洪波帶頭,美的凍結高管30%薪酬

雖然,奧克斯、美的等還未公佈一季度業績,但絲毫不妨礙寒春襲來。網傳” 美的集團文件“顯示,美的將凍結高管的部分薪酬,暫停30%的月度工資發放。美的回應稱“屬實”。到底發生了什麼?

據媒體報道,美的集團內部通知文件顯示,美的集團暫停高管30%月度工資的發放。該部分薪酬將於2020年底據集團整體及單位業績達成情況,再決定是否返還。此次凍結薪酬的人員範圍為19級及以上員工,涵括了集團董事長、副總裁、事業部總裁、經營單位及平臺單位負責人、職能總監、集團下屬各單位一級架構負責人等。該規定的執行時間暫定為2020年3月至12月。

從2018年公司高管薪酬來看,以方洪波為例,方洪波2018年薪酬高達808萬,如果凍薪30%,方洪波現在能領到的薪資至少少了200萬。

美的回應稱,“今年確實很挑戰,為了與企業共度時艱,美的高管在溝通後達成一致,自願凍薪以表決心,接下來會繼續聚焦業績達成。”

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表示,“這是對包括我在內的核心管理層30%薪酬先凍結一下,是為了給大家一些壓力。凍結的薪酬也很少。”

不過,今年2月,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發表公開信稱,“今年開局確實格外挑戰,經營風險激增,但無論發生什麼,無論如何控制費用,今年我們不會因此裁員一人,不會降薪,之前確定該漲的工資還要漲。我們要走遠路,就是要秉持長期主義的思維,做長期的戰略部署、長期的資源投入、長期的團隊構建。”

奧克斯空調能效標識虛假宣傳遭罰,格力實名舉報落錘

據中國經濟網,4月10日,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佈行政處罰決定書(甬市監處〔2020〕20號)。2019年6月28日,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上級局轉辦的關於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涉及8個型號空調能效標識不符合規定的舉報材料,當天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決定予以立案。2019年8月15日,對上級局轉辦的涉及當事人另外6個型號空調的舉報件予以併案處理。

經查明:當事人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奧克斯品牌系列空調,按國家對用能產品能源效率標識的相關規定,在空調上加施經向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能效標識管理中心備案的能源效率標識。其中型號為KFR-35GW/ZC+2的空調,能源效率標識上標註製冷量3550W、輸入功率989W、能效比3.59W/W,能效等級2級。

此前,格力電器實名舉報奧克斯生產銷售不合格空調產品。2019年8月28日,格力電器對實名舉報奧克斯空調一事回應稱,“我們對奧克斯的舉報很有價值,要打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狀。”2020年4月10日,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能源效率標識進行虛假宣傳,寧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當事人奧克斯空調股份有限公司作出行政處罰決定:責令改正,並處罰款十萬元。

“優勝劣汰”,海信集團裁員1萬?

網上有微博大V爆料,海信在大規模裁員:“今天得到的消息是,海信集團裁員一萬人,海爾也在裁員。”

12日,海信集團對傳聞作出回應稱,該公司確實採取了高管降薪、末位淘汰等措施,但網上關於海信定量裁員的信息,其中數據並不屬實。

海信官方發佈聲明稱,由於受全球疫情影響,家電行業國內外市場均出現較大規模下滑。海信海外業務收入佔集團整體收入已超過40%,經營形勢更加嚴峻。我們和所有企業一樣,面臨渡過難關、保住數萬名優秀員工飯碗的艱苦挑戰。為此,我們採取高管帶頭降薪、通過末位淘汰加速員工隊伍“優勝劣汰”等措施,激發全體員工鬥志,層層傳遞壓力、提高系統效率,以穩住業績,且通過逆境鍛造更加健康的企業肌體。

根據企業庫,海信集團成立於1969年,涵蓋多媒體、家電、通信、智能信息系統和現代地產與服務的產業格局。2018年海信實現銷售收入1266億元,在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中名列前茅。

海信集團註冊資本為8.06億元,青島國資委完全認繳出資,100%持股。

目前,海信涵蓋四大產業,海信多媒體產業,海信家電產業,IT智能系統,地產及現代服務。其中,兩大平臺已經上市,目前擁有 海信視像 和海信家電兩家上市公司,海信、科龍、容聲、東芝電視等多個品牌。

2019年底,海信電器宣佈公司名稱將變更為“海信視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自2019年12月26日起由“海信電器”變更為“海信視像”。目前海信集團間接持有公司16.53%的股份,通過海信電子持有公司29.99%的股份,海信集團合計控制公司46.53%的股份,仍為公司的間接控股股東,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青島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在此之前,以電視業務為主的海信電器業績持續低迷,尤其是2017年以後,公司淨利潤大幅下滑。2019年前三季度,海信電器實現營業收入236.44億元,同比下降2.91%;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2.65億元,同比下降21.1%。

海信家電業務在AH股上平臺上市。2019年業績數據顯示,海信家電2019年營業收入為374.53億元,同比增長3.9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7.94億元,同比增長30.22%。

海信家電主要涵蓋三大業務:空調業務(中央空調業務、家用空調業務)和冰洗業務。具體來看,公司空調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3.69億元,同比增長9.92%,冰洗業務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61.28億元,同比增長0.34%。

海爾集團人士則回應稱,海爾沒有裁員,疫情期間,海爾集團從CEO到總裁再到領域總經理,均自願放棄績效薪酬,行業主、鏈群主則按照為用戶創造的價值來獲得薪酬,以保障一線員工利益儘可能不受疫情影響。

凍薪、裁員、質量隱憂,業績巨幅下滑的白色家電企業能否實現突圍?

今年以來,白色家電股票集體跌15%左右。其中,美的集團跌13.8%, 海爾智家(600690,股吧)跌24%,海爾家電跌21%,格力電器跌16%。大跌之下,白色家電能否實現突圍?

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表示,對所有家電企業來說,今年是非常關鍵的一年,過去每一年的環境都沒有今年更嚴峻,尤其是海外市場佔比較高的企業,例如大部分銷量來自海外的奧馬冰箱,這一類企業面臨著歐美市場訂單取消的麻煩,即便訂單不取消,物流暫停也導致運輸受阻。

雖然部分家電企業開始跨界,但目前來看,行業復甦還是要等待疫情過去。此前部分家電企業轉戰醫療產業,例如格力、美的、康佳此前就曾轉產口罩。對此,劉步塵分析稱,家電企業最初生產口罩不是出於外貿,而是出於員工的自我防護,而且生產口罩不具有長期戰略性,不能夠成為長久策略,即便是有家電企業在佈局醫療業務,也難以快速地彌補目前主營的家電業務的下滑。

根據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Q1內銷市場空調、冰箱和洗衣機全渠道零售額分別同比-58.1%、-28.0%和-35.9%,均呈現量價同降,主要系受疫情影響,線下門店關閉及安裝配送受阻。外銷市場,根據產業在線1-2月數據顯示,出口量均呈下滑態勢,但各品類下滑幅度好於內銷。

重點公司中,格力電器:受空調業務高佔比及線下渠道為主導影響,預計Q1營收同比下滑35%左右,利潤受部分成本費用剛性影響,下滑幅度預計將更為明顯;美的集團:業務相對多元化且線上渠道佈局完善,我們預計公司營收和利潤均下滑20%左右;海爾智家:內外銷並重發展,內銷市場及時推出響應市場健康需求的家電產品並加強線上渠道佈局,海外市場預計Q1保持穩定,後續隨著境外疫情流行加速料將有所承壓。整體來看,我們預計公司Q1營收下滑10-15%,利潤受部分成本費用剛性影響預計將下降更多。龍頭企業下滑明顯,海信集團自然也很難獨身世外。

上市公司市場佔有率

光大證券近期發文表示,2020年第一季度空調線上降價幅度進一步擴大,美的、海爾、格力2月後價格同比降幅35%以上,美的、海爾零售價接近全行業最低。冰箱和洗衣機1-2月線上零售不可避免受到較大沖擊,3月雖然反彈,但恢復仍需時日。根據光大證券估計,2月冰箱、洗衣機銷售降幅高達70%。

不過,雖然疫情打擊了家電零售的發展,但機構紛紛看好未來家電錶現,尤其看好龍頭價值。

華創家電錶示,國內疫情態勢持續向好,各地線下零售商超正逐步開放,終端家電需求有望逐步恢復,且家電消費政策有望落地(廣東將率先推動家電下鄉政策),疊加竣工預期回暖以及氣候影響,我們預計以內銷為主的空調龍頭格力電器後續將有較大幅度改善。長期來看,空調新能效標準將於2020年7月1日起正式實施,將促使產品結構升級拉動行業均價提升,新標準並將大幅提升空調準入門檻,淘汰部分長尾品牌,行業整體集中度有望進一步提升,格力電器作為空調行業龍頭有望優先受益。

重點推薦確定性較高以及預期改善品種:1)高壁壘、低估值以及未來發展值得期待的核心資產: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和海爾智家;2)受益於竣工預期改善的廚電龍頭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