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變,形式也可以改變,但是“禮”念不可以改變

古人對於“禮”特別重視,從小就會有禮儀的教育。君臣之間、父子之間、夫妻之間、師生之間都有很嚴格的禮儀規範。尊上“講禮”被認為是一種必須的禮貌行為。

時代在變,形式也可以改變,但是“禮”念不可以改變

儒家重視禮教

而現在隨著時代的發展,西方文明的傳播,很多傳統的禮教已經被人們忘記,甚至被認為是“繁文縟節”而遭人遺棄。

在很多家庭裡,孫子直呼爺爺的名字、兒子直呼父親的名字,長輩非但不加以制止,還以此為樂,說這是新時代的“平等”。在單位,員工私下裡,對於領導不稱呼其職位,而是直呼其名,甚至肆意點評其缺點;在學校,年長師兄向向入學的學弟津津樂道的宣講老師的逸聞軼事。凡此種種,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人前一面,背後一套,都是令人唾棄的失禮行為。

稱尊長,勿呼名

稱呼長輩,不能直呼名字。

古人對於長輩的名字,都是非常尊敬,直呼其名是有很大過失的。所以在小說當中,我們會經常聽到有人說,“贖個罪說,家父叫某某某;我師父是某某某”

公共文明是社會進步的一大標誌,而社會文明的進步要依賴與個人道德水準的進步基礎之上。對於這些傳統的禮儀,大家都要繼承遵守。

在日常交往中,多使用文明用語。對於老師和長輩,一定要永遠尊敬。在我們的生活裡,如果失去了這些禮儀,失去了“您請、謝謝”等這些禮貌用語。這不是時代進步,這是一種倒退,或者說是我們民族的一種悲哀。有些過時的、腐朽的封建思想和規定可以去掉,但是不是全盤否定。不承認歷史和祖宗的文明,就是一種背叛。

見尊長,勿見能

在尊長面前,不能炫耀自己的才華和能力。

佛經上講,經常對人誇耀自己的才能和成績會減損自己的福報。而且經常這樣,也給他人一種賣弄的感覺,很容易遭到別人的反感甚至是妒忌,最嚴重的甚至是殺身之禍。這樣的例子也能舉出很多。

韓信自傲引來殺身之禍

我們都知道劉邦之所以可以戰勝強大的楚霸王項目,在軍事上韓信肯定是頭功。但是韓信最後卻落的被殺頭的結局。

時代在變,形式也可以改變,但是“禮”念不可以改變

韓信居功自傲引來殺身之禍

其實,韓信確實有很大的功勞,如果沒有韓信,劉邦絕對不可能成功,因為他的大部分天下都是韓信打下來的。劉邦自己也知道這一點,但是韓信屢次犯忌,挑戰劉邦的底線。其中假齊王事件就是一個大忌,作為將軍,打了勝仗固然是大功一件,但借打了勝仗來要挾謀私利,就不對了。再後來,又發生了一件事:劉邦和韓信探討帶兵的問題時,劉邦問韓信,你看我能帶多少兵?韓信說,陛下能帶十萬兵。劉邦又說,那你呢?韓信說,我是多多益善。後來,他之所以死在未央宮裡,跟他的自我炫耀有很大關係。

在其他人面前炫耀不好,在自己的老師面前炫耀就更不對了。儘管老師不會因此而傷害你,但是在老師面前自我吹噓確實非常不禮貌。如果在跟老師溝通過程中,恰巧老師有主動問到我們的工作學習情況,我們可以低調真實的向老師彙報,請老師分享弟子的成績。但是態度一定要謙卑、恭敬。

我們要記住一點,在老師面前,我們永遠都是小學生。無論現在身處何位,都不能忘記師生之禮。

路遇長,疾趨揖

長無言,退恭立

騎下馬,乘下車

過猶待,百步餘

在路上遇到長輩,要馬上過去行禮問候;如果長輩沒有什麼吩咐的事情,就退到旁邊恭敬的站立;騎馬的要下馬,乘車的要下車,;等長輩走遠了,還要目送百步,才可以離開。

在路上見到自己的老師或是長輩領導,要馬上過去主動問候。現在有的人,看到長輩過來,卻假裝沒看到,甚至轉過身去,這都是非常不禮貌的行為。

時代在變,形式也可以改變,但是“禮”念不可以改變

古人路遇老師下車行禮

長輩離開了,也不能馬上走開,要目送長輩走遠,自己才可以走開。

當然古代說的乘車下馬,是當時特定的交通條件下的行為。今天,我們開車,卻不能隨便停車,否則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或是交通阻塞。但是我們要根據情況酌情處理。比如可以放慢車速,搖下車窗,輕聲問候。如果條件許可,最好是停車問候。如果是騎著自行車,那一定是要停車問候,或者推車與老師散步行走。

這些都是很小的行為,卻反映出一個人的高尚的品格。

老師要永遠尊敬

從去年開始就在網絡上炒得沸沸揚揚的“20年後毆打老師”一案的二審,以維持一審原判,對此事算是畫上了一個句號。但是由此帶給我們的思考,卻不應該停下。關於20年前的那段“冤案”因為時代久遠,已經很難考證。但是無論之前的情況如何,都不應該成為今天20年後,一個已經成為壯年的學生當街毆打已經暮年的老師,甚至錄製視頻傳播的理由。

時代在變,形式也可以改變,但是“禮”念不可以改變

常某當街毆打張老師

可能這位老師曾經因為方法不當,對於這位學生造成傷害,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我們不應該還把仇恨記在心中。其實在我們70和80後長大的這些人中,學生時代沒有被老師打罵過的幾乎沒有,我一直都是對這些曾經嚴加管教我們的老師感激至今,沒有他們的嚴格要求,就不會有我們今天的成就。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因為反抗白人的種族鬥爭,被入獄27年,甚至在獄中受盡折磨。但是當他獲得自由,甚至當選總統後,都沒有對任何曾經傷害他的人做出報復的舉動。相反在他的總統就職典禮上,他把所有傷害過他的人全部邀請到現場,而且還向這些人致敬。在所有人不解的目光中,他語氣平和地說:“當我走出囚牢時,我已經清楚,如果自己不能把怨恨放在身後,我將仍在獄中。”

時代在變,形式也可以改變,但是“禮”念不可以改變

曼德拉的寬恕閃爍著人性光輝

我想作為學生的常某上學時受到張老師的懲罰,總也不會比獄中的曼德拉受到的傷害大吧。曼德拉可以原諒傷害他的獄卒,為什麼常某不可以原諒曾經打過他的張老師呢?

我想今天這個結果,無論對於張老師還是常某都是雙輸的結果。張老師因為曾經的教育失誤,引來了20年後的毆打;常某因為一時衝動,為自己帶來牢獄之災。常某現在最需要做的不是再次上述,而是要好好反思自己的行為。他毆打自己的老師已經是以下犯上的大忌,但是還僅僅是在他和張老師一對一的個人恩怨的範疇之內,但是他錄製視頻並且傳播到網絡上,確實挑戰了社會長久以來遵守的公序良俗,因而引起公憤,才造成了現在自己的鋃鐺入獄。常某的行為完全是咎由自取。

時代在變,形式也可以改變,但是“禮”念不可以改變

常某的教訓應該引以為戒

不過這個教訓的結果有點大,實在是不應該,這應該對所有人引以為戒。

中國古代有很多尊敬老師的故事,比如“程門立雪”、張良拜師、孔子拜師的故事很多,我就不一一詳細講述了。

時代在變,形式也可以改變,但是“禮”念不可以改變

尊師是我們的傳統美德

我們受到的教育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尊敬自己的老師,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無論什麼時候,無論自己成就多高,身份多尊貴,在老師面前,都永遠應該是恭恭敬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