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寧縣生態扶貧助力 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仲春時節,氣候溫暖,在甘肅寧縣焦村渭一口國土綠化萬畝造林示範點,幾十名工人在山頭挖窩、夯土、栽樹、澆水……一派繁忙景象。遠眺山頭,一畦畦綠化苗木整齊排列,將山頭點綴的蔥蔥郁郁。

“渭一口造林示範點共6453畝,涉及和盛、焦村、早勝三個鄉鎮5個行政村,目前造林點已完成總任務的85%,預計4月底就可以全部完成栽植任務。”甘肅省青峻綠化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鞏患良說,從3月10日開始,公司每天組織50多名工人上工,其中貧困戶多達30多人,且多為當地群眾。“幹活期間我們不但優先考慮栽植貧困戶的苗木,還積極吸納貧困戶務工。”

今年60歲的渭一口貧困戶劉林時,來到綠化造林點務工已經有一個月了,每天他的主要任務是夯土培窩,除了每天務工可以增加100元的收入之外,他還將家裡栽植的2畝油松苗木出售給了造林基地。

“務工不但有了保障,自家的苗子也可以增加收入,家門口光禿禿的荒山變成了綠山,也能造福子孫後代。”劉林時指著遠處綠意盎然的造林點笑著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寧縣以“再造一個子午嶺”為抓手,按照“全民動員,多方融資,抓點示範,整流域治理,全方位推進”的工作思路,持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和森林生態安全建設,全縣計劃實施國土綠化15萬畝,規劃完成國土綠化4300畝,行道樹栽植50 公里,工程計劃在4月底前全部完成。

“實施生態扶貧,可以使1100戶貧困戶通過勞務、苗木戶均增收1800元,不但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成效,也提高了群眾在國土綠化中的參與率和種植苗木的積極性。”寧縣林業草原局局長董紅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