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鴉片戰爭背後鮮為人知的原因

鴉片戰爭,是揭開中國近代史的一個標誌性的歷史事件。鴉片戰爭的失敗,也是中國封建社會逐步走向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的開端。關於鴉片戰爭的歷史,人們在中學階段開始都或多或少有所耳聞,在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薰陶下,我們對於鴉片戰爭的看法,或許是懷著西方列強侵門踏戶,中國被迫開港通商,割地賠款的屈辱感;又或者認為英國通過走私鴉片的卑劣途徑,讓中國白銀外流,更讓部分中國人沉迷於毒癮之中,最終造成中國家破人亡,國貧民弱。但是歷史本身有著錯綜複雜的原因,把鴉片戰爭的相關歷史背景放在世界史中來看一看,又會呈現怎麼樣的景象呢?

揭秘鴉片戰爭背後鮮為人知的原因

第一次鴉片戰爭期間,清軍與英國軍艦在海面上激戰

提到鴉片戰爭,就不得不提到與之密切相關的鴉片貿易。而提到鴉片貿易,就要聯想到當時的自由貿易的歷史。作為亞洲最大的自由貿易中轉站,新加坡這個東南亞富有的小國在鴉片戰爭中曾經起到了關鍵作用。早在1786年,英國就將現在馬來西亞的檳城據為己有,並開始在東南亞半島進行殖民活動,而在之前,葡萄牙和荷蘭殖民者已經開始涉及東南亞各地的商品貿易,特別是荷蘭殖民者,已經在現在的印度尼西亞等地站穩腳跟並開始向東南亞其他地方擴張勢力。日漸崛起的英國和荷蘭之間圍繞著東南亞的商業利益有著激烈的利益衝突,最終在1824年,兩國簽署了《英荷條約》,雙方約定,英國佔領馬來半島,而荷蘭佔領蘇門答臘島,互不侵犯彼此的勢力範圍。在條約簽訂之後的1826年,英國在由新加坡(石叻埠)、檳城(檳榔嶼)和馬六甲(嗎六呷)三個重要英屬港口等地方組成的海峽殖民地上開始建立行政體系。作為連接東亞和南亞地區貿易的重要中轉站,此時在新加坡居住的不僅僅有英國人,而且還有在廣州(當時唯一的通商口岸)和加爾各答之間從事國際貿易的中國人和印度人。特別是在中國商人和中國移民(華僑)集中居住的地方,產生了會館(有名的例如福建會館,客家會館等),是當地華人休閒娛樂,居住辦公的重要場所。

揭秘鴉片戰爭背後鮮為人知的原因

位於新加坡的應和會館(又叫客家會館)

作為大英帝國的自由港,新加坡不能夠通過關稅來獲得財政收入。所以在當時的新加坡,主要是通過鴉片的買賣來獲取收入,這在新加坡殖民政府的財政收入中,佔比高達五成左右。而參與鴉片買賣的相關業者裡面,也有大批的中國人。眾所周知在鴉片戰爭之前,由於在英國,消費者對於茶的喜愛,使得茶葉在英國的銷量大增,茶葉也不僅僅只限於歐洲貴族飲用,開始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入進行而成為大眾消費品。但是與此同時茶葉的生產僅僅來自中國,日本等東亞地區,而除此之外並沒有其他地方可以進口,這就使得英國與中國的貿易呈現嚴重的入超(貿易赤字)。為了解決這個棘手的問題,英國開始將印度生產的鴉片走私到中國。由於當時的清朝依然實行閉關鎖國的“海禁政策”,對外通商口岸僅侷限在廣州十三行一帶。而支配著廣州十三行的商人們“亦官亦商”,是具有壟斷性質的“官方商人”(比如在廣東官府支持下,成立了壟斷性的“公行”。)

揭秘鴉片戰爭背後鮮為人知的原因

十三行出身的中國首富伍秉鑑,曾積極參與鴉片貿易

而當時作為壟斷印度殖民地對外貿易的組織——英國東印度公司,雖然早在1773年,就對鴉片的買賣採取了政府專賣政策,但是為了將鴉片順利出口到中國,東印度公司在鴉片的對外出口上,採取了與所謂“地方商人”合作的策略,即允許將準備出口到中國的鴉片販賣給印度人和英國的普通商人,讓他們在新加坡轉賣給中國商人,再由在新加坡停留的中國商人將鴉片賣給在東南亞各地從事種植園勞作的中國苦力或者走私到中國,從而獲取巨大利潤。(當然,也有部分英國走私商人將鴉片偷運到中國)。而對於中國來說,大量的白銀外流開始造成貿易逆差,並讓國家財政出現危機。

揭秘鴉片戰爭背後鮮為人知的原因

西方油畫:吸食鴉片的清國人

在鴉片戰爭之後,中英雙方簽訂了《南京條約》,中國被迫捲入世界自由貿易的體現中。而在這之後幾十年,鴉片曾經作為侵略中國的利器,在隨著中國鴉片的國產化之後,也漸漸喪失了其作為外匯來源的身份,取而代之的是西方工業革命所帶來的各種工業產品。而英國殖民者也成功在印度大規模種植茶葉,中國茶不再成為唯一的選擇。而鴉片貿易帶來的,除了災難和戰爭,還有兩個聞名於世的自由港——新加坡,香港。

歷史何其令人感慨。

謝謝點閱,您的收藏和轉發是對原創最好的支持,鞠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