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宮裡提到他們很少有人不知道!

在宮裡提到他們很少有人不知道!

在世界上,“中國製造”四個字是屬於我們的標誌,如果你生活在國外,一旦買到“中國製造”的物品,打心眼兒裡就會滋生出一種親切感。而在國內,有些產品的品牌一出來,我們就會心甘情願地為其埋單,對品牌的信任,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就像是信任一個親戚或者知己好友。

在宮裡,也有這樣一個品牌,代表著清宮製造的巔峰。它是由一群大神級的匠人們組成的宮廷機構,被宮廷內外眾人所熟知。一旦發現手中所得物件是由他們製造的,瞬間會有種淘到人間至寶的感覺,它就是清宮“造辦處”。

在宮裡提到他們很少有人不知道!

孔雀藍色玻璃長頸瓶 (圖片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

如果造辦處的HR要面向社會招人,那麼他們肯定會寫出“這是一個創造奇蹟的地方,能力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的標語。

不過,奇蹟的背後,並非無拘無束式的天馬行空。而是一套嚴苛的管理制度。一旦進了造辦處,就要嚴格遵守各項制度規定,不可肆意怠慢,不能因為一個人的過失,損壞了一個機構的名譽。

造辦處的考核制度分為日常表現和工作效果兩個方面。日常表現中,是否在工作中有慵懶懈怠的表現,上頭下發的任務是否頻繁地出現過失等都會是考核的標準。

所有柏唐阿(清代差役)俱著每日進內登畫、考勤、轉牌,並令伊等勤慎行走其中,如有滑懶柏唐阿不時託故告假懶怠當差者,亦著總管呈明革退。勿得擅徇情面。

——造辦處嚴苛的管理制度

在宮裡提到他們很少有人不知道!

金鑲九龍戲珠手鐲 (圖片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

除了日常表現外,造辦處對手藝不精還會有所懲罰。一入造辦處並非捧了一個金飯碗,而是時時刻刻都要小心,精進技藝,因為一旦表現不好,就會被罰。

造辦處內部實行的是監造制,大部分活計均由催總、柏唐阿、領催等人(清代差役)領導匠人做活,匠人只奉命行事。建造之人對其手下的官員負責。在雍乾年間,造辦處還確立了“恭造式樣”的標準,規定“或玩意,或陳設……先畫樣呈覽,準時再做”。

簡單的說,就是上面派發下來的任務,由建造之人負責,然後根據任務詳情指派手下的工人制作。製作之前先畫一個樣稿呈上去,如果對方不同意就修改,同意了就實施製作。

一旦製作的過程中出現問題,直接問責建造之人,責令賠補。如乾隆六年(1741)十二月,造辦處呈進的一火盆製作粗糙,奉旨著“原建造之人領出賠補”;乾隆十四年(1749)四月,鹹福宮畫畫人畫畫遲滯,“著怡親王將監造人議處”。

在宮裡提到他們很少有人不知道!

金甌永固杯 (圖片來源 | 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

在處罰上,賠補是相對比較輕的罰處。因為賠補之外還有體罰、罰職、罰俸等。當我們手裡拿著造辦處出品的精美絕倫的物件時,殊不知這背後是多少匠人們辛苦努力的成果。也正是這份努力和背後一套成熟的管理制度,成就了造辦處的一個巔峰,為人所熟知。

如果你進了造辦處,你最想用這樣的資源造一個什麼給自己或送給身邊的人?

封圖來源: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

在宮裡提到他們很少有人不知道!

【小提示】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屬於原作者,僅為配圖表達。如有問題,請聯繫【松蘭書社學士】說明,萬分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