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億割愛格力電器,格力集團強勢追求長園集團,背後有何隱情?

400億割愛格力電器,格力集團強勢追求長園集團,背後有何隱情?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 記者 黃一帆

6月11日晚,長園集團發佈公報,稱公司董事長吳啟權計劃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增持公司股份,時間在增持計劃披露之日起的6個月內。增持金額區間為1億到2億元,增持股份的價格區間為6元每股到8元每股,同時宣稱本次增持不謀求控制權。

一位涉足新能源汽車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即使子公司陷入造假,但實際上長園集團在業內仍屬本身質地不錯的企業,管理團隊非常優秀,只不過大股東目前資金存在困難所以在兜售資產。

而且由於目前自曝子公司造假的長園集團存在大量商譽計提折損了當期利潤的情況,相較於一年前的估值來看,估值也處於底部。

對於此前曾出手意圖以19.8元/股價格拿下長園的格力集團而言,此時長園集團僅6.62元/股的價格顯得頗為划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長園集團本身與董明珠此前重金投入珠海銀隆關係匪淺。對於格力集團來說,相比於其它不知深淺的公司或產業,格力集團對於長園也更為熟悉。

更何況格力集團目前正在著手出讓格力電器股權,一方面即將手握重金,另一方面又亟需尋找新支撐。

記者從接近交易人士處瞭解到,本輪針對格力電器15%股份由厚朴組建的財團募集規模擬為400億。部分資金已著手參與本次混改,並拿到份額,將成為厚朴組建的LP。上述參與機構宣稱,厚朴將成為格力電器的實際操盤方,轉讓價格為停牌前10日的基準價格47元。不過,截止目前,格力官方未就本次轉讓細節予以正式公告。

隨著近日格力電器與奧克斯雙方的618前的焦灼戰火,使得市場突然意識到2019年空調市場格力電器已面臨嚴峻挑戰。2019年第一季度奧克斯在線上份額為30.3%,同比增長6.6%,僅次於美的,位居第二;而同期格力在線上的市場份額僅為18%,同比下降了6%。截止6月13日收盤,格力總市值為3084.3億,每股價格為51.27元,從歷史估值來看,以此時價位此時賣出即將業績見頂的格力電器不失為一樁合適的買賣。

一位華東私募人士指出,對於即將手握重金的格力集團而言,總市值僅90.27億的長園集團即便是從財務投資的角度出發也極具吸引力。

子公司身陷造假醜聞

5月31日晚,長園集團發佈公告聲明公司收到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將被正式立案進行調查。根據長園集團5月18日所發佈公告內容,證監會此次調查應與長園集團子公司長園和鷹涉嫌造假有關。

2018年10月19日,長園集團因收到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公司監管一部《關於對長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半年度報告事後審核的二次問詢函》,開始對長園和鷹的問題進行全面核查。

根據12月24日發佈《關於子公司業績的風險提示性公告》顯示,由於長園和鷹的智能工廠項目和設備業務的真實性存在重大問題,智能工廠項目結算及回款嚴重滯後,長園集團初步認定長園和鷹原負責人存在業績造假的嫌疑。但在事件的後續發展過程中,長園和鷹卻將原因歸結到其母公司身上,出現了“羅生門”的劇情。

“我既不知情,更沒有參與公告中所說的業績造假,公司是否存在業績造假以及誰的責任和問題,非常支持也會積極配合監管機構查明客觀事實和真相。”12月28日下午,長園和鷹原董事長尹智勇召開新聞發佈會對涉嫌業績造假一事做出回應。

在發佈會現場,代理律師梁秋娜宣讀了一份包含四十多位原老員工的簽名簽字的請願書,希望對長園和鷹的銷售業績下滑、公司搬遷、崗位調整等問題進行調查處理。同時,她也質問長園集團“在控制長園和鷹長達兩年半的時間裡,集團內部審計沒有派人走訪過三個智能工廠嗎?8月份之前,三個智能工廠是什麼樣子,和現在的狀態是一樣的嗎?是否是現在的全部停滯的狀態?新的董事長和總經理上任至今,難道就沒有走訪過三個智能工廠?長園和鷹的財務管理系統和長園集團的財務系統是否連接?集團是否真的瞭解和鷹公司財務狀況?”

而長園集團董秘高飛則聲稱,對於尹智勇召開新聞發佈會一事,拒絕接受採訪。

地雷早已被點破 格力集團仍鍾情長園

子公司的業績造假事件是否會導致格力集團對於增持長園一事熱情有所減退?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子公司業績造假懸疑在去年10月已被監管點破,今年5月末收到的證監會調查通知書不過是靴子落地。但即使長園集團子公司業績存疑,也未打消格力集團的熱忱。

長園集團5月29日《關於股東一致行動協議到期相關事宜的提示性公告》顯示,長園集團前十大股東名單中格力集團旗下的全資子公司珠海格力金融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3.56%,珠海保稅區金諾信貿易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1.40%。兩者持股比例合計已達到4.96%,逼近舉牌線。

根據長園集團2019年一季報,截至今年3月底,格力集團旗下金諾信已出現在長園集團前十大股東之中,持股數量和持股比例與目前一致,但格力金投則尚未出現在。由此可見,格力集團在最近兩個月進一步增持了長園集團。

而對於格力集團方面的增持,長園集團方面一改之前對待“野蠻人”的刺蝟形態,甚至“主動撤兵”以打消顧慮,似有拱手迎接新東家“入城”之意。

5月30日,長園集團發佈簡式權益報告書,由長園高管聯盟組成的臧金壹號聯合二十二位組成的一致行動人關係在2019年5月24日到期後即自動終止,不再順延。截至報告簽署之日,臧金壹號及其一致行動人佔公司總股本的13.0055%。

而格力對於長園集團的興趣可以追溯到2018年4月。2018年4月23日,格力集團作出董事會決議,同意對於長園集團的要約收購。長園集團2018年5月15日的公告顯示,格力集團將斥資52.46億元以19.8元每股的價格收購公司2.65億股股份,佔已發行股份的20%。並且在要約收購報告書摘要簽署當天,格力集團便立馬將10.50億元(不低於要約收購所需資金總額的20%)存入了登記結算公司上海分公司指定賬戶,作為要約收購的履約保證。

值得注意的是,該次要約在時間點上在董明珠加碼珠海銀隆之後。

但格力的收購計劃卻沒有獲得最大股東珠海市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格力集團決定終止本次要約收購。而此次格力集團的進一步增持顯示出格力對於長園集團的態度並沒有因為珠海國資委的意見而有所改變。

何種魅力?

長園集團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吸引著格力的目光?

首先長園集團本身資質較好。去年格力集團想要收購時就因為看好其未來的發展前景,長園的盈利能力也並沒有問題。深圳一名券商自營人士分析指出,如果長園集團能夠剝離虧損的業務,那麼“公司剩餘2018年經營性淨利潤總額也有差不多5億。”

此外,去年7月完成的管理層交接中44歲的吳啟權接棒執掌長園集團23年的李嘉誠長和方面的許曉文擔任董事長。吳啟權自身有實業經歷,其餘新一屆高管也大多是從長園集團下屬企業培養並提拔上來,這一舉措顯示出長園集團對於未來發展的期望。

公開信息顯示,長園集團最早成立於1986年,早期的公司性質屬於國營性質。長園集團的早期業務,主要從事熱縮材料的生產與銷售。1995年長園集團迎來李嘉誠的長和投資。在李嘉誠2014年完全退出後,長園集團便股權高度分散,無實際控制人,公司也開始全面佈局電動汽車產業鏈。

從2014年開始,長園集團先後投資星源材質、收購江蘇華盛化工80%股權、增資沃特瑪11.11%股權。而在隨後的三年內,長園集團陸續又收購了珠海運泰利、湖南中鋰、長園和鷹、芬蘭歐普菲等公司大部分股權。根據公開數據統計顯示,長園集團在併購資產上總計投入金額超過60億元。

本次出事的子公司即為長園集團在2016年通過外延式併購收購的子公司。2016年與2017年,長園和鷹營收和淨利貢獻分別為14.89%和17.33%。

子公司的造假醜聞可能會對長園集團造成不利影響,但是對於長園集團整體的情況而言,並沒有造成實質性的破壞。

一位華東私募人士表示,相比較去年19.8元每股的價格,長園集團目前6元每股的價格對於想要收購者而言則更加誘人。此外,由於長園集團目前沒有實際控股人和控股股東,也為格力的收購增添了便利。

從長園集團自身出發,長園集團壓力重重,商譽壓力,收購的子公司長園和鷹出現了業績造假的情況,而湖南中鋰也因主要客戶沃特瑪爆出債務危機導致2018年的業績出現大幅虧損。

多方壓力和下跌的股價使得長園意圖通過售賣資產獲得資金。前述上市公司高管告訴記者,此前長園曾意圖轉讓其資產以獲流動性。

值得注意的是,長園集團與董明珠重金所投的珠海銀隆關聯甚密。珠海銀隆的投資方陝西省現代能源創業投資基金有限公司、珠海冷泉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背後均由陝西省國資委直接或間接持股。而長園集團的控股子公司拉薩市長園盈佳投資有限公司,在2017年中持有堅瑞沃能4.81%股份。堅瑞沃能的前身為陝西堅瑞消防股份有限公司。雙方公司背景均部分指向陝西省西安市。

此外,堅瑞沃能旗下的深圳沃特瑪新能源電池有限公司曾是珠海銀隆的供應商之一。這均為兩者目前狀況埋下了伏筆。

格力電器尋求轉讓

一方面增持長園集團,而另一方面格力集團也忙著張羅格力電器的股權轉讓。

4月8日,格力集團發佈公告將對旗下格力電器的部分股權進行轉讓。5月23日格力集團召開記者見面會,宣佈將會轉讓15%的股權,這將會成為一樁超過400億的股權交易。在這次交易中,格力集團也並不排斥董明珠及格力電器核心管理團隊對於股權的接手。珠海市國資委和格力集團歡迎任何對格力電器發展有益的合法受讓主體。據格力集團公告稱,此次股權轉讓的目的在於深化格力電器混改,戰略性減持格力電器國有股權。

格力集團選擇在這個時候出手格力電器也並非毫無道理。雖然格力電器是格力集團的主要盈利來源,但是格力電器在整個行業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狀況也暗示其發展已然陷入瓶頸。

6月10日,格力電器對於奧克斯的舉報在一定程度上顯示出格力在線上銷售在承受面對來自奧克斯的巨大沖擊。根據中怡康發佈的《2018年度空調人氣排行榜》顯示,去年線下市場零售額排名前三的品牌為格力的37.6%、美的24.5%和海爾11.5%。但在線上市場,奧克斯的勢頭很猛,而格力在線上表現不是特別好。去年線上市場零售額排名前三為美的24.4%、奧克斯23.4%和格力21.4%。

上述華東私募告訴記者,目前格力電器的股價處於高位,若能以47元每股的價格出售對於格力集團而言是非常誘人的。此時想要出手也考慮到了未來電器行業的競爭可能對股價帶來的影響,不如就趁格力電器混改之機為其尋找新的買家。

5月22日晚間,格力電器披露了意向投資者見面會活動記錄表顯示,包括百度、淡馬錫、高瓴資本、厚朴投資在內的25家機構參加了見面會活動。格力電器稱,格力集團持股受讓方的選擇條件和具體方案,將圍繞這次格力電器混改的目標來確定。

據財新網報道,5月22日,董明珠也出席了格力集團舉辦的格力電器股權轉讓項目意向投資者見面會,董明珠在發言中稱絕不接受野蠻人。

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最佳新聞評論獎得主姜伯靜5月30日發表文章認為,從管理者看,一個強勢的董明珠,不屬於格力集團的長期戰略考慮。董明珠過於強勢的形象和個人色彩,與格力集團的國企定位顯然並不合拍。

格力電器股權交易帶來的大量資金又使得格力集團有能力尋找新的投資方向,那麼青睞已久的長園集團或許是格力不錯的選擇。

本文由樹木計劃作者【經濟觀察報】創作,獨家發佈在今日頭條,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