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情總是顧慮太多,止步不前?推薦你兩個小技巧

你是否也這樣?

從小就缺乏自信,遇到事情習慣了逃避;

在生活中太過小心翼翼是因為害怕失敗,實在沒有勇氣在失敗後再次站起來;

總是猶豫不決,害怕向前,任憑機會一次又一次從自己面前劃過卻無能為力。

很想做點什麼,但總感覺能量不夠,責怪自己顧慮太多,而總是止步不前。

最近一個粉絲跟我說他喜歡上了一個女孩,但是他不敢去追求。

因為他擔心自己不夠好,也害怕表白後會遭遇拒絕,這樣可能連朋友都做不成了。

他的性格就是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非常害怕犯錯誤,做事情容易糾結。

他會在做事情前就想到不好的一面,會提前想到自己會做的多麼的不好。

因此他沒辦法堅持做一件事,有時候甚至連開始一件事都很難。

做事情總是顧慮太多,止步不前?推薦你兩個小技巧

對於他的這種狀況,其實是能夠被理解的。

因為人一旦對自己的要求比較高,而現實卻沒辦法達到自己的預期時就會容易產生挫敗感。

這種挫敗感,會讓人產生“我不好”的體驗。

這種不好的體驗會一直影響著你,導致你一直擔心著未來,擔心自己會因為能力不足而總是失敗。

思想上的擔憂沒有實際行動後還是失敗嚴重,所以人們也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想法裡。

因為我們知道,只要自己不跨出那一步就永遠沒有辦法真正驗證自己是否會成功,那麼失敗就永遠不會真正降臨到自己的頭上。

所以我們寧願在腦海裡設想各種可能,焦慮著各種不確定的事情,都不願意跨出那一步。

在做事情前經常顧慮太多,思考自己做的不好的情形,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過去的失敗經歷導致的創傷體驗。

傳統教育下,父母對孩子的要求比較嚴格,每次犯錯大多是批評和指責。

小的時候,我們沒有太多主觀認識,容易將父母的指責內化成為我們對自己的評價:

“我可能不行”、“我必須要對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才行”。

每次碰到事情的時候,我們就會提前在心裡重複一遍過去的創傷經歷,認為自己不行,認為自己做不到。

第二,“預期失敗結果”能帶給我們確定感,從而產生安全感。

把事情往壞處想是個很糟糕的思維模式,但我們卻從中獲益了,因為:

我們從預期的失敗結果中獲得了確定感。

一件事的發展只有兩種可能:要麼就是成功要麼就是失敗。

假如我們預期事情是成功的,然而最後卻是失敗告終,我們會備受打擊。

反過來,如果我們預期這件事是失敗的,假如它真的失敗了,那麼我們會覺得:

“看吧,我說對了吧,我不行”。

至少可以有個自我安慰,我們之前的預測是對的,抵消一部分因為期望成功而不得的挫敗感。

萬一我們成功了,那麼我們還會獲得額外的喜悅:

“看吧,這次我本來沒有抱太大的希望,沒想到還成功了”。

我們還會覺得自己特別厲害。

思考帶來的恐懼沒有行動以後還是失敗帶來的挫敗感強烈,二者取其一,我們會傾向於選擇傷害較少的一方。

這也是為什麼即便思考帶來的恐懼讓我們很難受,我們還是會深陷其中的原因。

做事情總是顧慮太多,止步不前?推薦你兩個小技巧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解決因為顧慮太多而止步不前的問題呢?

第一,放棄部分安全感,也就是放棄對結果的掌控感。

“糟糕的思考”帶來的傷害沒有行動後還是失敗帶來的傷害小。

正因為我們想緊緊抓住這一部分的安全感,所以我們才不願意面對未知,不敢把把自己放到未知當中。

嘗試勇敢往前邁出一步,慢慢把自己的舒適區打開。

當你願意接納生活中不確定的事情,並繼續前行,你就能慢慢開始做一些事情,並能從中獲得正向的反饋。

做事情總是顧慮太多,止步不前?推薦你兩個小技巧

第二,學會適度降低對自己的要求。

過去的家庭教育方式給到的批評指責太多,所以現在的你碰到事情時更容易批評自己、否定自己,但其實你已經很棒了。

降低對自己的要求不是自我放棄,而是在開始的時候,給自己失敗的機會。

允許自己犯錯誤,一個成熟的人,是允許自己犯錯誤,並且有勇氣改變的人。

我會持續發佈如何建立自信,打造優質社會關係(包括普通人際關係、跟原生家庭的關係、親密關係)的內容。

關注我,獲取更多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