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高溫加熱致癌?不如雞精安全? 專家這樣說


味精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調味品,做菜出鍋前放上一小撮就能提鮮不少,但是“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味精高溫加熱會致癌、味精不如雞精安全”這類的說法一直困擾著大家,導致味精在中國人的餐桌上逐漸失去了蹤影。那麼,味精是不是化學合成?會不會致癌?味精和雞精又有什麼區別呢?

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高溫加熱致癌?不如雞精安全? 專家這樣說

這些傳言,到底是真是假?或許你是時候應該知道這3個關於味精的真相了!

1.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

不少消費者之所以牴觸味精,是因為聽信坊間傳言,認為味精是化學制品,不夠安全。

但事實上,味精是通過糧食發酵而來的,詳細點說,味精是經過“糧食—澱粉—穀氨酸—穀氨酸鈉(味精)”這一系列過程而問世的。

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高溫加熱致癌?不如雞精安全? 專家這樣說

所以我們說,味精的主要來源是糧食,它的發酵提取工藝其實和我們食用的醋的加工方法類似,所以並不屬於化學制品。

此外,適量的味精其實對人體有益無害。味精本身就是穀氨酸鈉,人體的體重有17%是蛋白質,而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中谷氨酸佔了20%,味精在人體代謝過程中可以產生穀氨酸,穀氨酸在體內具有重要的生理價值。

除了合成蛋白質外,穀氨酸還參與腦內蛋白質和糖的代謝,有益於改善和維持腦功能,還能與體內血氨結合成無毒的谷氨酰氨,解除組織代謝過程中所產生的氨毒害作用,可以作為肝病的輔助治療藥物。除此之外,穀氨酸還對營養不良、小兒大腦發育不全、神經衰弱、癲癇病等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

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高溫加熱致癌?不如雞精安全? 專家這樣說

所以我們說,“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的說法只是傳言。

2.味精高溫加熱,會致癌?

傳言稱“穀氨酸鈉加熱到100攝氏度,會產生焦穀氨酸鈉,具有一定的致癌性”,而恰巧味精的主要成分就是穀氨酸鈉,所以坊間就有了“味精高溫加熱會致癌”的傳聞。

首先,焦穀氨酸鈉並不致癌,目前也沒沒有任何權威數據表明焦穀氨酸鈉對人體有害;其次,味精要在120攝氏度時才會產生焦穀氨酸鈉,而且產生的量極少,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

所以我們說,“味精高溫加熱,會致癌”的說法只是傳言。

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高溫加熱致癌?不如雞精安全? 專家這樣說

3.味精不如雞精安全?

繼“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的坊間傳言之後,有一部分人對市面上興起的雞精等調味品頗感興趣,認為它們要比味精安全的多。

其實不然。

雞精是在普通味精的基礎上,添加了其他的香料製成的,有些雞精可能會添加少量的雞肉提取物,提鮮效果較味精更鮮美一些,但它們的主要成分還是味精。安全係數上並沒有什麼改變,反而因為雞精多了一些添加劑,可能還不如味精安全係數高。

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高溫加熱致癌?不如雞精安全? 專家這樣說

此外,這樣食用味精,安全又美味!

1.控制用量

根據調查統計,我國大多數居民都存在著食鹽攝入量超標的情況。如果在這個基礎上,再大量食用味精、雞精等調味料,不僅不利於控制血壓,而且還會掩蓋食物本身的鮮味。

根據歐盟食品安全局的建議,60kg左右的成年男性,每天攝入味精的量不宜超過1.8克;50kg左右的成年女性,每天攝入味精的量不能超過1.5克。

提醒:味精中含有較高的鈉,攝入太多鈉對身體不好,所以味精不能多吃,尤其是高血壓、糖尿病、腎炎等患者要嚴格控制味精的攝入。

味精化學合成不安全?高溫加熱致癌?不如雞精安全? 專家這樣說

2.出鍋前再加

穀氨酸鈉在高溫加熱時會變成焦穀氨酸鈉,雖不會致癌,但是鮮味會大打折扣,這樣就失去了添加味精的意義。所以建議大家炒菜出鍋前再放味精。

3.有些菜沒必要加味精

有些富含穀氨酸的食物,如海鮮、海帶、蘑菇等,它們烹飪時與鹽相遇加熱,自然會產生穀氨酸鈉,添加味精反而是多此一舉,還有可能破壞食物的風味,產生苦味,因此最好不再添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