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昨晚,我曾經輔導過的高三學生跑來跟我哭訴,

說她學習沒有了動力,主要是因為她父母老是責備她的學習。

我聽後,不禁有些心疼,便推薦她去看一部勵志電影—《風雨哈佛路》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誰知,她滿臉不屑地說:“這部電影我早看過了,一看就覺得很假。這天底下哪還有多少貧困人能考進哈佛,再說她本來就是智商超群的人啊!”

我有些不解,這部電影都已經播放快接近17年了,還有人不知道它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的。

我耐心地跟學生講述了《風雨哈佛路》背後的真人真事。

1.真人真事

《風雨哈佛路》的主人公莉茲在現實中是真實存在的,她就是80後女博士莉茲.默裡,如今的她已經成為了美國一名成功的勵志演說家。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她確實莉如影片說描述的那樣,從小出生在紐約貧民窟(那裡的人都是在談論著毒品和性情)裡面。

最可悲的是她母親和父親都吸毒,還患有艾滋病,根本無法解決她和姐姐的伙食和教育等問題。

記得在被採訪時,她曾透過自己小時候父母為了吸毒,便把她和姐姐的福利金搶去來買可卡因和海洛因。為此,她便只能和姐姐“吃冰塊”或者“吃牙膏”。

為了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她還和姐姐去撿垃圾來吃。

這樣的生活,吃都成了問題,哪來的錢讀書呢?

可是她沒有受原生家庭的影響,依然堅持學習。哪怕她在垃圾堆裡撿到一本書,也不放過學習的機會。

儘管她因為家境的原因沒辦法跟同齡人一樣天天去上學,但她很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

令人驚呆的是她只是偶爾去過幾次學校,但每次的測試都是滿分

後來,因為她最愛的母親去世後,她沒有別的選擇,只能向前走,找到了改變自己命運的方法—上學。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在得到難得的學習機會後,她倍加珍惜,勤奮苦讀,把落下的功課補回來,還堅信自己能夠花兩年的時間來學完原本四年的課程

在這艱難的學習環境下,她還需要抽出時間來打工賺學費和生活費

就這樣,皇天不負有心人,她終於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了奇蹟,不但用兩年的時間學完了原本四年的課程,還以門門優秀的成績考入了哈佛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在她畢業後,歐普拉·溫弗裡(美國著名的脫口秀主持人)頒給她“無所畏懼”獎

她見證了毒品對父母的傷害,為此她還向青少年宣揚要抵制住毒品和黑幫的誘惑,同時鼓勵他們不要把兒童時期的苦難當作不把握機遇的藉口。

2003年4月7日,以她的經歷為原型的同名電影《風雨哈佛路》在美國上映,片長87分鐘,該影片也被評選為最勵志的電影,催人警醒。

2.背後的哲理

學生聽完後,十分震驚,但還是在誇讚主人公的天生聰慧,找藉口稱這是一般人都難以達到了。

可是我們想下,莉茲默裡的父親也是天才,那為何他不能完成大學夢呢?

很明顯的原因,很多人都看到了莉茲默裡的聰慧,卻很少有人看到她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以及她不為生活找任何的藉口。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我依稀記得她所說的那句話:為什麼不能是我這種人,他們有什麼特別之處,是因為他們的出生?我盡力拼搏,不讓自己淪落到社會底層,如果、如果我更加努力呢?我現在離那層膜很近,觸手可及。

她很清楚這世界上最不公平的就是出生,但為此她依然沒有放棄希望,她堅信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她夢想的地方。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其實像莉茲.默裡這樣經歷慘痛的童年生活的人不在少數,而能夠像她這樣還能找到自我生存價值的人也不少。

這讓我想起了在樊登讀書會中聽過的一本書《我們都曾受過傷,卻擁有了更好的人生》

這本書裡面介紹1926年出生的女演員瑪麗蓮夢露,原來她的母親患有精神分裂症,她從小就是寄宿在不同的家庭裡。

她和莉茲默裡都是在童年受過不少的傷害。也正是這樣習慣跟現實生活打鬥的她們,反而形成了一種超能力。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極其重要,美國蘇珊·福沃德博士等人在《原生家庭》這本書中寫了這麼一句話:當你把父母的感受當做大部分人生決定的基礎時,你正在放棄自己的自由選擇權。如果在你心中,父母的感受永遠佔首位,那麼你的人生也將由他們駕奴。

當莉茲.默裡的母親去世時,她內心悲痛,但也很清楚自己必須做出選擇

很坦然,她選擇了放下負擔,讓它過去,這樣才能繼續前進。

在這樣的積極心理暗示下,她永遠都是記得父母的好,依然十分愛她們。

在這時,我也教導學生有時候不必太在意父母的感受,或許他們看到的事實並非如此。

就像學生的學習只是暫時不能讓其父母滿意,但她已經盡力了,又何必太過憂慮呢?

只要你知道去哪兒,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3.擁有幸福的能力

學生聽完後,如釋重負,便說了那麼一句話:我不應該把父母的感受或者看法佔據我內心的全部,但我依然愛她們,她們給了我生命,撫育我長大。

我聽後,感到十分欣慰,很開心學生擁有了幸福的能力

以色列作家沙哈爾教授曾在《幸福的方法》中寫道:幸福與狀態無關,幸福是一種能力。

誠然,當你能夠調節你的想法和對世界的看法時,你才能從容平和地面對人生的種種。

這時,你才具備幸福的能力,也就是對幸福的感知力。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就像莉茲.默裡不管外人是如何看待她母親的,在她心裡,她依然很愛她。

記得在她演講時被問後回答道:我願意放棄我所有的一切,來換取我家庭的完整。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不完整的家庭並沒有讓她喪失擁有幸福的能力,反而她會清楚記得父母曾經對她的好,以至於她想永遠都陪在他們身邊。

寫在最後:

都說“戲如人生”,《風雨哈佛路》裡面的劇情原來是由真人真事改編而成,但我們應該從中思考它背後所折射的哲理,從而擁有幸福的能力!

《風雨哈佛路》播放了接近17年,還有人不知道它背後的真相

關注@擱淺不會飛 ,獲取更多精彩的內容!

#我要上頭條# #風雨哈佛路# #勵志電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