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武器”對付膀胱癌-今日頭條-手機光明網

多種“武器”對付膀胱癌

劉卓煒 教授,廣州實力中青年醫生,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副院長

疫情期間,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盡最大可能確保“戰疫抗癌兩不誤”,為病情急需做手術的病人完成治療。即使在形勢嚴峻的二三月份,作為泌尿外科專家,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副院長劉卓煒教授也未放下手術刀。隨著形勢的好轉,該院門診和住院收治情況已接近疫情前的水平。

不過,劉卓煒提醒,疫情防控依然是當前大事,腫瘤病人在就診、居家康復時莫要掉以輕心。

另一方面,疫情並未阻止醫生攻克腫瘤治療難題的腳步。以膀胱癌為例,多項臨床研究正在中大腫瘤防治中心推進,有望為患者帶來福音。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任珊珊 通訊員陳鋆、餘廣彪

住院病人

需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

“為嚴防疫情輸入,加強院內感控,我們採取了‘逐步恢復診療’的策略,如今門診接診量已基本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住院情況則恢復到90%以上。”劉卓煒介紹說,腫瘤病人因為免疫力較低,尤其是做化療、放療的病人,屬於新冠肺炎感染的高危人群。在疫情最嚴峻的2月份,醫院對住院病人採取“一人一間病房”、需做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胸部CT的做法。隨著形勢的好轉,目前病房安排已基本恢復正常,每個病區仍保留一個隔離單間,病人仍需要檢測核酸為陰性。有發熱或呼吸道感染症狀、有流行病史的病人還需要加做胸部CT平掃,結果正常才能入院。

“腫瘤治療有特殊性,治療方案比較複雜,加上病人體弱,需要有家屬陪同入院。目前我們允許每個病人有一個陪同的家屬,陪護也要經核酸檢測為陰性,且不能更換。”劉卓煒說,醫院加強管理,限制病人和陪護在治療期間到院外“溜達”,希望降低感染輸入的風險。

低危病人複查

可用彩超替代膀胱鏡

劉卓煒指出,目前疫情尚未完全解除,就診和複查的病人仍要注意加強個人防護,同時醫生對腫瘤治療方案也做出相應的調整。

以膀胱癌為例,由於保留膀胱的病人術後需要定期進行膀胱鏡複查,屬於有創檢查。“對於病情低危的病人,我們建議以無創的膀胱彩超來替代膀胱鏡,或者適當延長膀胱鏡複查時間。我們甚至精確測算每個人完成檢查所需的時間,通過精準的錯峰預約來避免病人‘扎堆’就診。”劉卓煒說,這些做法需要得到病人和家屬的理解和配合,才能儘可能降低院內交叉感染的風險。疫情期間,希望預約就診和複查的病人能夠準時到場。

“醫病醫身醫心”,身心並治,才能事半功倍。劉卓煒表示,疫情期間腫瘤病人的心理有何變化,對腫瘤治療有何擔憂,是醫院正在研究的課題。目前醫院已對就診者進行網上問卷調查,將會根據研究成果,有針對性地為病人提供幫助。

多項臨床研究

推進極高危治療有好消息

目前,多項臨床研究正在中大腫瘤防治中心泌尿外科推進,或將為膀胱癌患者帶來福音。

膀胱癌的標準手術治療方案為切除膀胱,而對於T2期非肌層浸潤膀胱癌,則可接受保留膀胱的腫瘤切除手術。

“對於前期保膀胱失敗的極高危病人,如果本人強烈希望保留膀胱,或者因高齡、身患糖尿病等多種基礎疾病,難以承受膀胱全切手術帶來的打擊,我們在探索新的方法幫助他們。”劉卓煒說,在綜合治療模式下,這些病人接受免疫治療,或可降低復發風險。

腫瘤切除得乾不乾淨,是病人最關心的問題。中大腫瘤防治中心聯合中山一院、中大孫逸仙紀念醫院、珠江醫院等多中心,正在開展一項前瞻性研究,希望通過擴大膀胱全切手術的淋巴結清掃範圍,提高膀胱癌局部晚期病人的生存率。

“這一方案在我們醫院治療的幾百例病人身上已經獲得初步驗證,我們希望通過多中心的研究,進一步推進研究。”劉卓煒表示,該團隊還在探索通過分子分型精準區分哪些病人化療療效較差、更需要擴大淋巴結清掃範圍。

“面對膀胱癌,泌尿外科醫生如今有了多種‘作戰武器’。”劉卓煒說,外科手術方式在精進,機器人協助手術可用於膀胱全切手術,保膀胱後可以採用藥物灌注。

在傳統的化療藥物之外,靶向藥物、免疫治療也加入醫生的“武器庫”,將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更長的生存期。

來源: 廣州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