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盛開石榴花 — 西安奧體中心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場館建設觀察

長安盛開石榴花 — 西安奧體中心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場館建設觀察

隨著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各比賽場館建設接近尾聲,“石榴花”造型的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絲路飄帶”造型的陝西奧體中心體育館、“奧運聖火盆”造型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體育館等53個場館,猶如一朵朵姿態雍容的花兒在三秦大地優雅綻放……

長安盛開石榴花 — 西安奧體中心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場館建設觀察

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 見習記者 張晉瑞攝

長安盛開石榴花 — 西安奧體中心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場館建設觀察

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 見習記者 劉強攝

長安盛開石榴花 — 西安奧體中心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場館建設觀察

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 見習記者 張晉瑞攝

長安盛開石榴花 — 西安奧體中心等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場館建設觀察

陝西省體育場 記者 杜瑋攝

2021,帶你遨遊十四運(陳博文 張晉瑞)

2021年第十四屆全國運動會,是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中國共產黨建黨100週年的重要歷史節點,在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陝西舉辦的一次重大活動,也是第一個在中西部地區舉辦的全國運動會。按期高質量完成所有十四運會比賽場館及設施建設,是陝西作為十四運會東道主交給全國人民的一份重要答卷。

這些全運會場館具備怎樣的陝西特色?與往屆全運會場館相比,它們的亮點、看點是什麼?場館建在家門口,對於2021年的十四運會,群眾又有怎樣的期待?

“長安號”帶貨成網紅 西安奧體中心厲害了

可容納6萬人的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是十四運會開幕式主會場,其外觀設計靈感源自西安市花——石榴花,28片“花瓣”對應28根V形柱,寓意“絲路起航,盛世之花”。而沿著絲路飛馳的中歐班列“長安號”,為西安奧體中心從意大利帶回了最後一塊“拼圖”。

4月18日,西安奧體中心體育場跑道的瀝青鋪設工作已完成大半。“本月底,我們就可以開始橡膠跑道的安裝。這多虧‘快遞小哥’ ‘長安號’及時把跑道材料從意大利給咱拉回來了!”西安奧體中心建設現場負責體育工藝的工程師賈月卿說。

西安奧體中心將要安裝的跑道,因為中歐班列“長安號”的助力,已經成為萬眾矚目的網紅。這批橡膠跑道於2月下旬陸續從意大利阿爾巴鎮啟程,通過公路運抵米蘭,再從米蘭搭乘火車運抵德國杜伊斯堡,在杜伊斯堡分4批搭乘穩定高效的中歐班列“長安號”歐洲回程班列抵達西安,每班運輸14—15天。相比於原計劃採用海鐵聯運的方式,節約了近1個月的運輸時間。

“西安奧體中心是十四運會的主場館,代表著國家形象。從選擇材料,到推敲體育工藝細節,我們都力求精益求精。就拿這批跑道來說,其科技含量和環保效果在全世界都是一流的。”賈月卿說。

全運會的主場館代表著國家形象,也往往承載和傳達著舉辦地的人文特徵、歷史文脈和辦會主旨等,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為了按期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不負全國人民的期待,西安奧體中心今年沒有因為春節和疫情停工。“面對疫情,我們克服重重困難,以確保按時高質量完工。這份經歷值得我用一生去回味。”西安奧體中心建設現場的總工程師陳發說。

目前,十四運會的53個場館設施建設已全面復工,其中9個場館設施已建設完成,其他場館設施的建設正在按照省委、省政府“掛圖作戰,正排工序,倒排工期”的要求有序推進。所有場館設施都將於今年6月30日前竣工,年底前完成全面驗收、交付使用。

“全運會這一次在陝西舉辦,場館建設絕對不能含糊,絕對不能給咱老陝丟臉。”陝西人民的共同心聲,已轉化為各個建設現場的實際行動。

智能化“加持”機器人引路 提高觀賽體驗感

在6萬人的看臺區找座位,迷路了怎麼辦?

不要怕。西安奧體中心的智能機器人屆時會為你引路。

“在建設西安奧體中心場館的過程中,我們十分注重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及智慧功能。在廣泛調研了國內外100多個現代化體育場館後,我們在西安奧體中心設計安裝了6大智能化系統、63個子系統,實現‘一場兩館’網絡全覆蓋。”中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總工程師李蔚說。

據瞭解,西安奧體中心採用全覆蓋的5G網絡通信設計,藍牙定位,LED照明智能控制,人臉識別,可實時監控建築能耗的能效管理平臺,智能機器人助手以及VR、AR、APP在線互動平臺等技術,廣泛服務賽事舉辦、群眾觀賽、場館運營、賽場周邊環境的美化等。

應用AR、VR虛擬化智能技術,能夠增強用戶的體驗與互動感。觀賽者可以下載APP使用AR、VR線上平臺,通過手機5G網絡、藍牙定位、機器人助手進行引導,在茫茫人海中精準地找到自己的座位。信息辨識度極高的全景融合系統則讓觀眾們可以在體育場裡感受到無盲區的優質服務。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場內的LED大屏幕或手機屏幕,清晰地看到運動員們的表情細節,甚至是他們身上流淌的汗水。

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地下設置的製冰系統,讓體育館具備了冰場和籃、排球場地快速轉換的功能,可滿足16個項目的國際級比賽舉辦要求。為以後順利引進NBA中國賽到西安舉辦,該體育館在建設中全面對標美國NBA和NHL場館智能化設施建設,設計安裝了巨型LED場地中央鬥屏系統、供場內低角度觀看的內屏系統和保障高水平比賽所需的場館專業內通系統。這3項技術在國內特大型場館中是第一次綜合使用。西安奧體中心體育館將成為國內第一個可以和NBA場館媲美的體育場館。

除了智能化,綠色環保同樣是西安奧體中心的一大亮點。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流行的環保裝飾材料——清水混凝土被廣泛應用於西安奧體中心的外露結構柱、結構頂板、觀眾看臺等區域。據介紹,西安奧體中心“一場兩館”共計使用預製清水混凝土看臺板12138塊。清水混凝土的大量使用,不僅保證了工程質量,還大幅降低了成本,凸顯了綠色環保的建築理念。

球迷自發“搭把手” 我們來建“百年工程”

始建於1954年,重建於1996年的陝西省體育場,見證了陝西60多年來的體育事業發展,也多次見證了中國足球的喜怒哀樂。中國男足當年正是從這裡以10∶1大勝馬爾代夫起步,最終闖入了2002年世界盃。因為體育場的西門面對著朱雀大街,“聖朱雀”這個由球迷們送上的稱號自那時起就叫響全國。

2021年,陝西省體育場將承辦十四運會部分足球項目的比賽。在改建的過程中,一群帶著安全頭盔,一邊唱著助威歌曲,一邊安裝看臺座椅的身影格外引人矚目。“我們的主場我們建!若干年後的某一天,我們可以驕傲地對後輩球迷們說,當年‘聖朱雀’改建時,我也曾經出過一把力。”這是一群自發從各地趕來,給陝西省體育場建設現場當義工的球迷。

西安向來不是足球重鎮,不是國腳大戶,也沒有豪門俱樂部。但在中國足球的版圖裡,西安卻始終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究其原因只因為這裡存在著基數龐大且極度狂熱的球迷。不論何時,不論處於什麼級別的賽事,這裡的上座率永遠盤踞在全國的制高點。哪怕只是第三級別的乙級聯賽,“聖朱雀”的上座率都會秒殺絕大部分中超俱樂部的主場上座率。陝西“超白金球市”的成色從未減退。

4月19日,家住西安的鐵桿球迷李晨曦參加了“聖朱雀”的義務勞動。當天他和其他球迷一起在看臺建設現場安裝了5000多個座位。“十四運會是我們的主場,陝西百姓人人都是東道主。我們要辦好十四運會,讓全國甚至世界各地的人們感受到陝西的熱情。”李晨曦說。

在陝西各地的十四運會場館建設工地上,數十萬建設者在日夜奮戰——

工人楊巧麗今年43歲,在工地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後,她主動申請參加消殺工作。從室內到室外,楊巧麗每天要穿著不透氣的防護服,揹著25公斤的消毒藥水,步行近10萬步,工作超過10個小時。

工人楊林,春節前本已安排休假,看到疫情嚴重了,主動放棄休假,投入大摸排、消殺防疫工作,起早貪黑搶著幹活兒。

工人王師傅,幹活時手指頭被石頭夾破了,血流如注。他在醫務室簡單包紮後又立刻回到工地,堅守崗位不休息。他說:“想想那些在一線抗擊疫情的醫生護士們,我這算啥!”

……

“十四運會的場館是建給全國人民的。我們要按‘百年工程’的標準,高質量完成建設任務,讓這些‘石頭寫成的史書’永遠地記下我們的芳華。”西安體育學院副院長李富生說。


審核:馮誼萌

監製:鄭 璐

內容來源:陝西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