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在滅楚以後真的歸隱了嗎?

跟著趣歷史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張良。

  張良在在滅楚之後,出境的次數十分稀少。第一次就是在劉邦分封功臣的時候,本來想給張良齊地三萬戶,但是張良從這時開始,已經從謀國向謀身過渡了。於是張良拒絕了三萬戶的食邑,而是向劉邦提出了封一個對他二人有紀念意義的地方——留縣,這裡是張良和劉邦初次相遇的地方。可以說,張良除了智商超人以外,情商更是高得沒邊,主動要求留縣作為他的食邑,一來推掉了三萬戶的食邑,顯示了謙恭;二來選擇留縣,可以展示自己的忠誠戀主之心,算是間接拍了劉邦一個馬屁。

  此後的張良,開始逐漸淡出朝堂,只在劉邦有重大問題需要解決的時候,才適當地給出意見,比如封賞功臣,比如遷都關中,比如隨劉邦出兵代地出謀劃策。更多的時候,要麼就是藉口自己體弱多病,在家閉門養病及修道,要麼就是和後來貶為淮陰侯的韓信一起整理,撰寫兵書。當然了,張良即使是韜光養晦,也都是假戲真做,修道就真的辟穀,整理兵書就整理出了先秦留下來的一百八十二家兵書。

  後來在廢立太子的事情上,因為被呂后逼得實在沒辦法,出了一個“商山四皓”的絕招,此後雖然就此倒向劉盈與呂氏,但張良更加謹小慎微了,甚至公開說“原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徹底潛心辟穀修道,終劉邦之世,始終榮寵有加。劉盈即位後,呂后強行讓張良吃東西,張良也就著臺階下來,最終得以善終。

  中國道家的哲學思想中有這樣一條:小隱隱於野,中隱隱於市,大隱隱於朝。只有真正具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勘破隱逸的真諦,達到大隱於朝的境界,而張良無疑就是大隱之人。

  不處嫌疑之地

  前面既然說了張良是大隱於朝,那麼他必然不會多事,給自己找麻煩。張良本來是韓國的臣子,他在血統上甚至還是韓王室的遠支,在這種情況下,和舊韓貴族如果有瓜葛的話,很容易被劉邦歸到清算那一堆裡去。以張良的智慧,他當然能看出劉邦心中所想,同時,天下一統已是大勢所趨,韓國是無法復辟甚至保留的,韓王信是必然在清算之列的。

張良在滅楚以後真的歸隱了嗎?

  因此,自從韓王成被項羽殺害,張良再次投奔劉邦後,他的心態已經發生了改變,之前他做的一切只有兩個目的:向秦國復仇,恢復韓國。秦國覆滅後,張良其實曾經努力過想要恢復韓國,只可惜沒能實現,在現實面前,張良只好改變了自己的初衷,放棄恢復韓國這個不切實際的想法,轉而專心輔佐劉邦統一天下,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所以,在酈食其提出分封六國餘孽,引援以抗衡項羽的時候,張良居然提出了反對,他選擇了站在劉邦這面,而不是自己曾經的祖國。如果不是張良反對,劉邦的印信都刻好了,就等著分封呢,曾經這麼好的復國機會張良都沒利用,可見他真的看透了時局,也看透了劉邦。

  在這種情況下,他是絕對不會提醒韓王信,觸怒劉邦的。實際上,張良只幫了自己曾經的老朋友長沙王吳芮,告訴他韜光養晦保存自己,因此吳芮也成為了漢初唯一留下來的異姓王。可見,張良不是沒有實力沒有辦法保全韓王信,而是他明白哪些人可以保,哪些人是不能去保的。尤其是他自己曾經的身份,如果和韓王信有過多的來往,無疑是自處嫌疑之地了,以張良的智慧,又怎麼會做這種魯莽的事情呢。

張良在滅楚以後真的歸隱了嗎?

  所以說,張良這個人是具有大智慧的,古往今來謀國謀身都成功的人並不多,而張良無疑就是這其中的佼佼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