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魚重現!看“三湘西湖”如何煥發綠色生機

娃娃魚重現!看“三湘西湖”如何煥發綠色生機


乘船在庫區暢遊,陽光灑在湖面,波光粼粼,不時有飛鳥掠過水麵,庫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白鷺和鴛鴦。岸邊的植被鬱鬱蔥蔥,這滿眼的綠色,令人心醉神迷。

擁有“湘中明珠”“三湘西湖”之稱的水府廟水庫,興建於1958年,面積50.5平方公里(其中87%在湘潭市,13%在婁底市),總庫容5.6億立方米,是湘中地區最大的人工水庫。

然而90年代以來,水府廟50多平方公里的水面上,存在著網箱4.3萬餘口、攔庫369個,以及非法捕撈讓這片水面變得支離破碎,不堪重負,溼地生態不斷遭到破壞。

漸漸地,白鷺也不再飛來。

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近年來,水府廟庫區認真落實湖南省委省政府“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全力推進庫區生態環境整治行動,拆網箱,退養殖,取締非法捕撈……現在的水府廟,沙鷗翔集,錦鱗游泳,一湖碧水美景重現。還獲批“國家溼地公園”“國家良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試點單位”等稱號,“三湘西湖”美名遠播。

“湘中明珠”不易得

如果不是記者親眼所見,很難相信古人所說“渟膏湛碧,瑩潔如玉”一般的一湖碧水,竟然真的存在。4月9日,乘船在庫區暢遊,陽光灑在湖面,波光粼粼,不時有飛鳥掠過水麵,庫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如果運氣好的話,還可以看到白鷺和鴛鴦。岸邊的植被鬱鬱蔥蔥,這滿眼的綠色,令人心醉神迷。

這樣的綠水青山,是當地付出了非同一般代價方才尋回的。

2012年-2017年期間,水府廟庫區嚴格按照國家“百湖千億”總體方案要求,實施生態環境保護項目36個並取得良好效果。包括全面取締網箱4.3萬餘口、攔庫369個;集中開展了庫岸線500米以內的畜禽養殖汙染整治行動,關閉規模畜禽養殖汙染源81處;庫區10個採砂場永久停採和關閉,14艘挖砂船、21艘運砂船上岸拆解,廢置砂場全部復耕復綠;修建11個地埋式島嶼廢水處理站及棋梓、翻江兩個鎮區汙水處理廠,汙水全部實現達標排放;修建2公里湖濱風光帶,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

2018年以來,庫區認真落實省總河長5號令、市總河長9號令的要求,全力推進了水府廟水庫“清四亂”集中整治行動,累計取締退出釣魚平臺(含無證浮動設施)840餘處,拆除面積48390平方米;取締非法圍庫填庫113處,恢復灘塗7780畝;開展水上巡查230餘次,打擊處理電魚等非法漁業捕撈行為35起,查獲大功率電魚船4艘,收繳揹包式電魚設備10臺,收繳或破壞非法漁具287多件。

水府廟溼地公園通過管理創新,實現溼地生態修復與保護全面推進。目前,水庫水質常年穩定在Ⅲ類,豐水季節取水口等部分區域達到Ⅱ類,不僅白鷺飛回,連娃娃魚、桃花水母等珍稀物種也相繼出現。

綠色發展之路,並非一勞永逸

然則生態環境的修復和保護,並非一勞永逸之事。為了保護庫區綠水青山,當地組建了資源巡查和綜合管理的專門工作隊伍,建立庫區生態環境動態管理機制,基本形成生態環境巡查網格化、常態化監管體系,真正做到山、水、林、田、湖等資源要素保護監管全覆蓋。

水府廟庫區管理委員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庫區始終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嚴格唯綠色產業准入機制。按照保護優先、合理開發利用的原則,相繼編制了《水府廟國家溼地公園總體規劃》和《湘潭水府示範區總體規劃(2012-2030)》《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旅遊產業發展規劃》,並注重鎮、村建設規劃與示範區總體規劃的銜接,著重從功能定位、產業佈局、土地使用、整治與利用及空間形象等方面,強化規劃引領意識。

全方位的生態保護,就像給水府廟庫區上了一道堅強的“綠色屏障”。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水府廟庫區不僅不會掉隊,還將綻放出屬於自己獨有的光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