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的喝的用的在中國最好賣 美日企業難逃“真香定律”


吃的喝的用的在中國最好賣 美日企業難逃“真香定律”

(資料圖)

【澳洲網王番4月20日綜合報道】近幾日,關於“美日政府將資助他們的企業撤離中國”的報道引發了中國消費者的關注。多家媒體報道,日本政府數日前宣佈,將投入22億美元支持日企搬回日本,或轉向東南亞等亞洲其他地區。美國白宮經濟顧問庫德洛(Larry Kudlow)近日也在接受採訪時呼籲:美國政府應為想離開中國的美企支付所有搬遷費,“希望更多美國公司回到美國”。

不少人擔心以後在中國吃日本的零食、購買美國的電子產品會比以前更貴嗎?中國白領們還能在每天進寫字樓前買上一杯星巴克咖啡嗎?不過,很快這些顧慮就被打消了。

中國商務部做出的公開表示稱,中國沒有也不會出現大規模外資撤離情況。被媒體點名說要撤離中國的日本明治集團也緊急表態:沒聽說、沒計劃,剛追加在華投資。美國的“符號”之一星巴克更是大手筆地在江蘇搞了個9億元人民幣的大項目,連中國總理李克強都致信祝賀。

日本百年老號:沒聽說也沒計劃遷走

明治是日本最大的乳品企業,成立於1916年,是名副其實的“百年老字號”。旗下公司生產的明治醇壹牛奶是不少中國消費者心中“最好喝牛奶TOP1”,明治巧克力也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糖果品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全球經濟,但明治乳業中國方面4月15日稱,其在華產品銷售未受影響,這令明治依舊看好中國市場。根據上海觀察者網的消息,集團前不久宣佈,為實現乳製品業務在中國的可持續增長,其耗資280億日元(約合18.4億元人民幣)收購新加坡AustAsia公司25%股權,後者在華從事牧場經營。

隨後,集團旗下在華子公司蘇州明治乳業有限公司明確表示:沒有聽說“日企撤離”這樣的消息,也沒有計劃將生產線轉回日本國內。根據以往媒體的公開報道,近8個月來,為擴大在華業務,明治先是投資3億美元(約合21.2億元人民幣)在天津設立中國北方首個工廠,隨後蘇州明治為加大商品供應量,也決定增加牛奶和酸奶生產線。

吃的喝的用的在中國最好賣 美日企業難逃“真香定律”

星巴克在江蘇搞了個9億元的大項目

面對疫情衝擊,一批有戰略眼光的跨國公司沒有止步,反而加快了在中國的投資佈局步伐。零售巨頭開市客(Costco)宣佈將在上海開設中國大陸第2家門店;豐田將與一汽合作,在天津投資興建電動車工廠;洲際酒店集團今年將在中國開業第50家洲際酒店、第100家皇冠假日酒店……

綜合中國政府網、《北京商報》、中新社報道,3月中旬,中國抗疫初現勝利曙光,彼時,星巴克中國“咖啡創新產業園”項目簽約儀式在江蘇崑山舉行。該產業園一期項目投資約9億元人民幣,功能涵蓋創新研發、咖啡豆進出口、烘焙、包裝、儲存、物流分撥配送、分銷以及咖啡烘焙培訓。屆時,產業園將擁有先進設施和技術,成為星巴克全球烘焙網絡的重要節點,還將為培養中國咖啡烘焙師和供應鏈核心人才發力。這是星巴克在美國以外最大的一筆投資,也是其在亞太市場的首次生產性戰略投資。中國總理李克強在賀信中說:中國市場潛力巨大,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將繼續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歡迎世界各國企業進一步擴大對華合作,更好實現共同發展。

作為全球最知名的餐飲企業,星巴克已經不是第一次如此信任中國市場。去年7月,星巴克全球首家啡快概念店就開設在北京,這一新型店鋪集合了“在線點單,到店自提”的啡快服務、專星送外賣服務、到店堂食,還可分擔附近其他門店的外賣訂單。星巴克的選擇或許不能代表所有美國企業。但北京和上海美國商會以及普華永道於新近發佈3月進行的聯合調查顯示,96%的受訪者預計,他們在中國的業務3到6個月內可恢復常態。中國美國商會會長畢艾倫(Alan Beebe)強調:“與國際間的一些說法形成對比,我們從中國獲得的數據顯示,我們的大多數會員短期內不會打包走人。”

吃的喝的用的在中國最好賣 美日企業難逃“真香定律”

4月7日,上海臨港,航拍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二期項目工程施工現場。施工現場立柱林立,部分廠房的頂棚支架也已吊裝完成。(圖/中新社)

你投300萬我就投2450萬說的都是歐元

疫情無法阻止商業的齒輪繼續轉動,尤其是關乎大眾生命健康的醫藥企業。多家跨國製藥企業也紛紛表態,疫情並未影響他們對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相關投資仍在加碼。上海一財網報道,德國勃林格殷格翰在上海張江已有兩座工廠。該公司還表示,旗下的數字創新實驗室BIX正式決定將其海外首個分支機構設在上海,攜手中國本土創新人才一起加快尋找突破性治療的步伐。該項目首期投資額為300萬歐元。未來5年中還計劃在華投資1.88億歐元。“中國已是勃林格殷格翰最重要的市場之一;這裡還是全球數字健康創新的發源地和中心,我們持續投資中國市場,進一步深耕中國市場的發展和成長。”勃林格殷格翰大中華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高齊飛(Felix Gutsche)說。全球領先的醫藥健康企業法國賽諾菲亦表示:“將繼續加大在華研發投資。未來5年預計每年投入2000萬歐元進行研發;還對北京生產基地加大投資,再注資2450萬歐元,強化甘精胰島素產品線。項目已於近日成功投產,賽諾菲北京工廠將成為賽諾菲全球除設在德國法蘭克福研發中心的母工廠外,規模最大的胰島素生產基地。”

關於“美企撤出中國”的新聞,最早出自彭博社,系對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庫德洛(Larry Kudlow)在接受福克斯訪問中對“如何減少美國製造業對中國依賴?”這一問題的回答。路透社對其回答的解讀相對更為審慎客觀:“一種可能吸引美國企業從中國迴流的政策”。這表明,它只是具有可能性,並非是已經落地或者進入議程的政策。而關於日本資助企業撤出中國的報道,則更是炒作和過度解讀了。它源於日本敲定的新冠疫情緊急經濟措施。其中一項是計劃拿出“改革供應鏈”所需費用中的2200億日元(約合22億美元)用於資助日本企業將生產線轉移回日本本土,但並未特指是從中國。這樣兩條消息以訛傳訛在媒體被重新炒作成熱點話題,事實卻是外企在華規模一筆大過一筆的追加投資。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衝擊了市場,但隨著復工復產大力推進,產業鏈上下游環節逐步打通,總體形勢正在好轉。3月以來,外資企業在華生產經營逐步恢復正常,訂單完成情況不斷好轉,企業信心加快恢復。

不可否認,資本運營的目的是盈利,中國不僅是全球最大的世界工廠,更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你看美國喊了那麼多年讓企業迴歸,結果,不但沒回歸幾家,反而自家明星企業特斯拉還在上海建了個巨無霸工廠。建廠速度快的驚人不說,價格也是誘人——最新中國產 Model 3 後驅長續航版報價補貼後僅33萬元人民幣。由此可見,中國這麼大的市場,對有遠見卓識的跨國企業而言就兩個字:真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