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再生變數,梁孟鬆離職,我國芯片將受到重創?

華為芯片事件給中國半導體地位發展敲響了警鐘,也讓中國半導體開始抱團取暖,實現自研芯片技術成為了中國半導體的共識。由中科院牽頭,華為以及中芯國際眾多半導體大佬緊隨的半導體發展聯盟初現端倪。

可以說華為事件對中國半導體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機遇。作為中國半導體的行業巨頭,這些企業成為了中國半導體發展的希望。

中芯國際再生變數,梁孟松離職,我國芯片將受到重創?

尤其對於中芯國際來說,作為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制造企業,承擔著中國芯片製造的未來。目前中芯國際已經掌握了14nm芯片的製造工藝,可以說如果按部就班的走下去,那麼中芯國際的芯片製造很可能會有一個較大的突破。

但是,就在12月16日,半導體行業傳來噩耗。作為中芯國際最大的科研人才梁孟松提出離職。離職的緣由是因為,此次的蔣尚義出任中芯國際副董事長的人事變動,在12月9日梁孟送才被董事長周子學告知,梁孟送對此意見頗大,覺得自己不被信任與尊重。

中芯國際再生變數,梁孟松離職,我國芯片將受到重創?

其實蔣尚義曾經就是梁孟松在臺積電的頂頭上司,2006年蔣尚義離職之後,羅唯仁從英特爾空降過來堵住了梁孟松的晉升空間,為此,梁孟松出走臺積電。或許梁孟松並非針對自己的恩師蔣尚義,但是中芯國際在繞開CEO直接空降高管的確做得不地道。

關於二人之間的江湖恩怨我們這裡不再贅述過多,那麼梁孟松的離職會對中國半導體有多大的影響?

當年在臺積電,梁孟松最大的功勞就是在130nm工藝的比拼中擊敗了IBM,其中梁孟松的功勞功不可沒。並且其在臺積電的時候,手中握有500多個芯片的專利權。

中芯國際再生變數,梁孟松離職,我國芯片將受到重創?

離職之後,梁孟松入職臺積電最大的對手三星,加入三星之後,梁孟鬆放棄了20nm、16nm的的研發進程,一舉將三星從28nm工藝發展到了14nm,最後三星14nm量產比臺積電早了半年,因此,三星從臺積電手裡搶走了蘋果A9芯片的訂單,同時還拿下了高通的訂單,讓臺積電元氣大傷。

中芯國際再生變數,梁孟松離職,我國芯片將受到重創?

進入中芯國際之後,梁孟松加速了中芯國際芯片工藝的發展,讓中芯國際完成了28nm、14nm、12nm、以及N+1的量產,而7nm芯片的風險量產也將在,明年完成。就像梁孟松在述職報告中指出,他用三年的時間完成了一般公司十年的研發路程,將中芯國際從28nm7nm,共五個世代的技術開發。

可以說,是梁孟松以一己之力將中國的半導體發展提升到了一個很高的層次,也加速了我國芯片製造工藝的發展。如果梁孟松離職,可以預見的是,我國未來芯片想要繼續朝著先進工藝發展很難有較大的突破,同時,我國的半導體發展也將錯失絕佳的發展機遇。對於中國半導體來說,失去這樣一位難得的人才將會阻礙我國芯片工藝的後續發展,同時也會將芯片的人才斷流擴大化。

中芯國際再生變數,梁孟松離職,我國芯片將受到重創?

如今中國半導體正處於一種加速發展的初級階段,如果失去梁孟松,我們的芯片工藝將會原地不動甚至退步。

誠然,芯片工藝的先進性是由資金以及人才砸出來的,也是整個科研團隊的功勞,但是缺失主心骨的中芯國際,將會失去7nm芯片量產的絕佳機會。

額外說一下,梁孟松來到中芯國際不為錢,只為大陸的芯片事業儘自己的一份心力。作為一個執行董事和聯合首席執行官年薪只有47.8萬元,在如今動輒幾百萬的出場費面前,這個真不算高。

中芯國際再生變數,梁孟松離職,我國芯片將受到重創?

其實像梁孟松這樣的芯片和新技術的關鍵人物,國家也應該出面挽留,千軍易得一將難求,華為將是一個不錯的東家,目前華為已經和上海微電子建立了去美化的芯片生產線,如果梁孟松能夠擔任重要職位,相信會加快我國芯片製造工藝的發展進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