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火遍全球的雨傘爸爸劉僑

“雨傘爸爸”的照片為什麼火?


曾經火遍全球的雨傘爸爸劉僑


滂沱大雨中,一對父子走在人行道上。父親一手提著公文包,一手為孩子撐著雨傘,而自己的後背卻已被雨水淋透。正是這樣一幅背影,在短短13個小時內感動著全球數百多萬人。這位暖心爸爸名叫劉僑,是咱天津人,80後,畢業於南京大學,曾在商務部工作,後來被公派到美國曼哈坦中城的一家公司做投行。他每天下班後,都會去幼兒園接四歲的兒子回家,這張照片就拍攝於父子倆回家的路上。照片被瘋轉後,有網友紛紛留言說“雨傘爸爸左手提的是事業,右手撐起的是希望,背上扛的是風雨。”也有網友說:“爸爸可能會是說一句暖心話就會羞紅臉的漢子,但卻是能默默做出驚人舉動讓你感動流淚的那個人。”但還有網友質疑“兩個人一起撐不好嗎,這樣會不會讓孩子覺得爸媽理所當然,溺愛過頭了呢?”面對網友的疑問,這位雨傘爸爸又會怎樣想的呢?為人父也為人子的他又如何理解為孩子撐起一片天呢?曾經有記者採訪過他,看看他是怎麼回答的呢?

曾經火遍全球的雨傘爸爸劉僑


記者:問他當時為什麼要給孩子撐傘?

雨傘爸爸劉 僑:當時突然下雨,我一個 手拿著包,另一個手拿著雨傘。從幼兒園出來,我的家其實就在幼兒園附近,因此突然下雨,我也不想再避雨,或者我們也沒有必要再坐車之類的,於是出於中國父親的這個本能吧,就把雨傘給孩子打上了。

記者:為什麼不抱著他一起走?或者是兩個人一起打這個傘?

雨傘爸爸:這個有兩方面的原因,一個是我剛才說的,左手拿著包,如果再抱著孩子,再打這個傘,也並不是很容易。第二個原因,就是我們平時,從教育孩子方面就注意,讓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你可以看到孩子,儘管是下著雨,他的褲腿也溼了,可是他還是自己揹著,自己的小書包,自己在走,我想這一點,就是我力求在教育上,達到的一種平衡吧。

記者:網上的反應你看到了嘛?有什麼印象?比如媒體或網友的評價?你怎麼看大家的評價?

雨傘爸爸:我覺得大部分評價都是說“這算個嘛?”基本上以這樣說的為主,我覺得這不很正常嘛,我覺得從咱們,中國父母的角度來講,的確是一個挺正常的事情,所以我也沒有想到,這件事情傳播得這麼快,也取得這麼大的反響。可能的原因是在於,一個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是在紐約嘛,這事被西方,第一個放到網上。西方人認為,孩子應該以一種放養式,不用去管他,他如果冷了,他自然會去躲雨,他如果沒有關係,他自然就不用去撐傘,西方對孩子是放養式的教育,所以這照片在他們看來不正常。

雨傘爸爸:有句俗話說,身教重於言傳,我覺得對於孩子來講最重要的是,他現在處於一個模仿的時期,他通過模仿而學習,第一個模仿對象就是自己的父母。你如果要求孩子相信什麼,自己必須先相信,你要求孩子做到,自己必須身體力行,作為父母,我們自己每天天天看電視,打麻將,然後要求孩子好好學習,那是不太可能的。每天現在孩子幼兒園放學以後,他回到家第一件事,我們進門以後,就是坐到鋼琴前,開始彈鋼琴。孩子一開始並不理解這是在幹什麼,後來發現,我的父母在那彈琴,他自然而然地,不會再進門玩玩具看電視,或者做別的事,他自己也會去看書,學習。

小時候我們每個人都讀過朱自清的《背影》,其實每個人的腦海中,都印有一副父親的背影,而每一個人的生命中,也都有一位這樣為我們撐傘的爸爸,在中國很平凡的事,在西方就成了不可思議,這就是各國有各國的風土人情,教育理念,這不能說中國教育出的孩子都不能獨立自主,吃苦耐勞,也有很多優秀的孩子,才能讓我們中國越來越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