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漢族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二十四節氣其源於商周,確立於秦漢,不僅是古代中國人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也是中國人生活方式的詩意呈現,更是中國人宇宙觀、哲學觀的顯現。

二十四節氣在黃道上的位置,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立春,意味著春天的開始。

民俗活動:歷代的迎春儀式隆重而浩大。此時的立春已經超過了農曆24節氣只標示節令與氣候的功能,而是已經被當成一個節日了,因此在歷史上便演化出了許多圍繞立春而舉辦的活動及民 俗,如“春娃”、“春鞭”、“春捲”、“打春”、“春酒”、“春牛”。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雨水:水量增加,降雨開始。

民俗活動:民間到了雨水節,出嫁的女兒紛紛帶上禮物回孃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婦女,須帶上罐罐肉、椅子等禮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久不懷孕的婦女,則由母親為其縫製一條紅褲子,穿到貼身處,據說,這樣可使其儘快懷孕生子。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驚蟄: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天氣回暖,春雷始鳴,驚醒蟄伏於地下冬眠的昆蟲。蟄是藏的意思。驚蟄象徵二月份的開始,會平地一聲雷,喚醒所有冬眠中的蛇蟲鼠蟻,家中的爬蟲走蟻又會應聲而起,四處覓食。

民俗活動:1、“打小人”――古時驚蟄當日,人們會手持清香、艾草,燻家中四角,以香味驅趕蛇、蟲、蚊、鼠和黴味,久而久之,漸漸演變成不順心者拍打對頭人和驅趕黴運的習慣,亦即“打小人”的前身。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春分:這一天晝夜平分。

民俗活動:1、吃春菜――"春菜"是一種野莧菜,鄉人稱之為"春碧蒿"。2、喝春湯――逢春分那天採回的春菜一般家裡與魚片"滾湯",名曰"春湯"。3、春分立蛋――“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流傳至今。

中文名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清明:農曆四月五日左右,踏青出遊,祭祖。

民俗活動: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放風箏、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穀雨:雨生百穀。穀雨前後,種瓜種豆,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成長。這時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種,最需要雨水的滋潤,所以說“春雨貴如油”。穀雨是“雨生百穀”的意思,每年4月20日或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時為穀雨。

民俗活動:1、古時有“走穀雨”的風俗,穀雨這天青年婦女走村串親,或者到野外走走,寓意與自然相融合,強身健體。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立夏:夏季的開始,萬物茁壯成長。

民俗活動:1、迎夏――古代帝王要率文武百官到京城南郊去迎夏,舉行迎夏儀式。君臣一律穿硃色禮服,配硃色玉佩,連馬匹、車旗都要硃紅色的,以表達對豐收的企求和美好的願望。2、啟冰――宮廷裡“立夏日啟冰,賜文武大臣”。冰是上年冬天貯藏的,由皇帝賜給百官。3、立夏稱人: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民俗活動:1、小滿動三車――對江南小滿農事的形象總結,即水車、紡車、油車。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忙收夏收,忙種秋作物。

民俗活動:1、送花神――農曆二月二花朝節上迎花神。芒種已近五月間,百花開始凋殘、零落,民間多在芒種日舉行祭祀花神儀式,餞送花神歸位,同時表達對花神帶來開花結果的感激之情,盼望來年再次相會。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夏至:炎熱夏天的到來。

民俗活動:山東、河南新麥打出來,各地普遍要吃涼麵條,俗稱過水麵,有“冬至餃子夏至面”的諺語。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小暑:開始越來越熱。

民俗活動:頭伏蘿蔔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頭伏吃餃子是傳統習俗,伏日人們食慾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大暑:一年中最熱的時候到來。

民俗活動:大暑節氣的民俗主要體現在吃的方面,這一時期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吃涼性食物消 暑。湘東南地區則流行一句廣東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即“涼粉草”,有神奇的消暑功效,用它做成的“燒仙草”在外觀、口味、療效上均與龜苓膏類似。臺灣則有大暑吃鳳梨之俗,乃是因為這個時節的鳳梨最好吃。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立秋:秋天的開始。

民俗活動: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以懸秤稱人,將體重與立夏時對比。因為人到夏天,本就沒有什麼胃口,飯食清淡簡單,兩三個月下來,體重大都要減少一點。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 膘”。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處暑: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民俗活動:祭祖、迎秋處暑節氣前後的民俗多與祭祖及迎秋有關。處暑前後民間會有慶贊中元的民俗活動,俗稱“作七月半”或“中元節”。舊時民間從七月初一起,就有開鬼門的儀式,直到月底關鬼門止,都會舉行普渡佈施活動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民俗活動:福州有個傳統叫作“白露必吃龍眼”的說法。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秋分:晝夜平分。

民俗活動:傳統的“祭月節”,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說。,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祭月節”而來。很多地方在秋分時節要吃一種叫做“野莧菜”的野菜,有的地方也稱之為“秋碧蒿”。秋分一到,全家人都去採摘秋菜。採回的秋菜一般 人家與魚片“滾湯”,燉出來的湯叫做“秋湯”。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寒露:露水已寒,將要結冰。

民俗活動:北方人登高習俗更盛。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民俗活動:北方多忙於播種三麥等作物。在此期間,很多地區都有吃柿子的習俗。俗話說;“霜降吃柿子,不會流鼻涕。”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立冬:冬天的開始。

民俗活動:有句諺語“立冬補冬,補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在我國南方,立冬人們愛吃些雞鴨魚肉,在臺灣立冬這一天,街頭的'羊肉爐’、'薑母鴨’等冬令進補餐廳高朋滿座。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小雪:開始下雪。

民俗活動:農曆十月吃餈粑的習俗。古時,餈粑是南方地區傳統的節日祭品,最早是農民用來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語“十月朝,餈粑祿祿燒”。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民俗活動: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冬至:進入最冷的時候。

民俗活動:北方大部分地區有吃餃子、南方吃湯圓的習俗,諺語:冬至到,吃水餃,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民俗活動、1、畫圖數九――早年黃河流域的農家每逢小寒,家家時興用“九九消寒圖”來避寒養生。九九消寒圖是一幅雙鉤 描紅書法“亭前垂柳珍重待春凰”,均為繁體字,九字每字九劃共九九八十一劃,從冬至開始每天按照筆畫順序填充一個筆畫,每過一九填充好一個字,直到九九之 後春回大地,一幅九九消寒圖才算大功告成。

2、臘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記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達對祖先的崇敬與懷念。二是祭百神,感謝他們一年來為農業所作出的貢獻。三是人們終歲勞苦,此時農事己息,藉此遊樂一番。自周代以後,“臘祭”之俗歷代沿習,從天子、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田園詩話,漁樵耕讀,古代畫作裡的二十四節氣,美極了!

大寒:“過了大寒,又是一年”,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民俗活動:1、準備過年,購置年貨。2、喝臘八粥。臘八,即陰曆十二月初八。在這一天,人們用五穀雜糧加上花生、栗子、紅棗、蓮子等熬成一鍋香甜美味的臘八粥。3、祭灶。農曆臘月廿三,是祭灶節,人們有祭灶的習俗。祭灶時,把關東糖用火化開,塗抹在灶王爺嘴上,為了不讓灶王爺說壞話。寓意“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