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友誼牢固 西方“借疫謀利”政治圖謀不會得逞--國際--首頁

2020年,中非合作論壇成立20週年,對中非關係來說是不尋常的一年。今年不僅是中非關係一系列歷史性事件的紀念年份,也將因中非攜手戰“疫”載入史冊。

2020年2月2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致函中非合作論壇非方共同主席國塞內加爾總統薩勒,祝賀論壇成立20週年。此時,中國正面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2月8日,非盟執行理事會發表公報,非盟各國對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表示一致聲援。許多非洲國家政府和人民也以多種方式向中國提供支持、表達慰問。

隨著疫情在全球範圍肆虐,非洲確診人數迅速增加。中國在自身面臨抗疫壓力情況下,緊急馳援非洲,通過各種渠道及時向非盟和非洲國家提供大量緊缺抗疫物資、分享抗疫經驗、派遣醫療專家組,並協助非方在華採購防疫物資。中非攜手戰“疫”是雙方患難與共優良傳統的體現,也是中非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和中非命運共同體的真實寫照。

但比新冠病毒更危險的是“政治病毒”。西方一些政客和媒體對本國快速惡化的疫情熟視無睹,卻對中國戰“疫”的努力和貢獻置若罔聞,對中國大搞汙名化,甚至煽動國際輿論對中國進行清算。對此,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有清醒認識,明確反對將疫情政治化、將病毒標籤化。最近,廣州市對全體居民和入境人士通行的“防疫”措施,被誤認為甚至歪曲為針對非洲僑民的歧視性行動。某些西方大國不失時機地借題發揮、推波助瀾,甚至抹黑中非合作的成就,以期達到離間中非關係的政治目的。事實上,這種借疫謀利的政治圖謀不僅喪失道德底線,而且根本無法得逞。

真相不會被掩蓋,非洲有自己的判斷。連日來,國務委員王毅同非盟委員會主席法基通電話,外交部部長助理陳曉東集體會見非洲駐華使節。中國駐非洲各國使館也同非方進行積極溝通。廣東方面結合非方意見,進一步完善對外國人健康管理措施。中方對事件的高度重視,非方看在眼裡。法基主席表示:非方不相信中方會採取針對非洲人民的種族歧視政策。非中雙方既是朋友,更是戰友,沒有任何事情能夠改變或損害非中友好。許多非洲國家政府和非洲駐華使節普遍認為,當前形勢下各國均在加強疫情防控措施,廣東省的舉措是對所有中國人和外國人負責,完全可以理解。

成就不會被埋沒,非洲有自己的選擇。新世紀以來,中非關係在既有基礎上,取得了全面的跨越式發展。中國連續十年成為非洲最大貿易伙伴國,中非合作成為共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的亮點。截至2019年12月,共建“一帶一路”朋友圈中30%以上是非洲國家,“一帶一路”在非洲的一大批旗艦項目如亞吉鐵路、蒙內鐵路已竣工投用,為非洲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動能。非洲對“一帶一路”建設的認可和歡迎,源於非洲人民對適合自身國情發展道路的歷史探索和自主選擇。有非洲學者生動地指出:中國為非洲建造的場館和住房、鐵路和橋樑、大壩和水電站,不是西方某些國家的離間就能抹掉的。

中國對非友好政策決不會改變。發展中國家是中國外交的基礎,非洲是發展中國家最集中的大陸,因此非洲可稱為中國外交“基礎中的基礎”。2013年習近平主席訪問非洲,用“真、實、親、誠”4字箴言概括新時期的中非關係。2017年10月,“真、實、親、誠”升級為加強中國與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的指導規範。在2013年的訪非行程中,習近平主席就中非合作新情況提出了“正確義利觀”。2014年11月,“正確義利觀”升級為中國開展對發展中國家外交應堅持的基本理念。這些新理念的提出和升級充分體現了對非外交在中國總體外交中的戰略性和基礎地位。

當前,疫情正在非洲大陸蔓延,中國政府表示將堅定地與非洲站在一起,同非洲兄弟姐妹團結奮戰,直到非洲大陸徹底戰勝病毒。回顧歷史,中非友誼歷經風雨凝結而成,不會因一時一事受到影響,更不會被挑撥離間所幹擾。只要中非相互支持,相互幫助,就沒有戰勝不了的困難,相信經歷此次疫情考驗的中非友誼將更加牢固。(作者是外交學院非洲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