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過了穀雨,春天就快過去了。

催生希望的穀雨時節, 雨量充沛,溫度適中。

此時採製的春茶,稱“穀雨茶”。

芽葉飽滿,葉片鮮活、含葉綠素豐富,色澤翠綠。

春天已暮,初夏將至。

今年早春採摘下來的白毫銀針、白牡丹,不久就要正式上市了。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不久前,到老朋友那去了趟。

他泡了一杯綠茶毛尖,招待我們。

“這是今年的新茶,先來嘗一嚐鮮。”

新茶入口,清香非凡。

席間,老友提到了他的疑惑。

“喝了這麼多年茶,總感覺新白茶喝起來像綠茶,而老白茶的味道像紅茶。”

呃,這可是茶圈裡最最典型的誤解!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2》

新白茶喝起來,風味和綠茶明顯不同。

綠茶,綠葉綠湯。

白茶,鮮醇甘爽。

在香氣表現上。綠茶是清的,是鮮的,活的。

縱觀各大名優綠茶,龍井、毛峰、毛尖、碧螺春……

外觀形態各異的綠茶,香氣類型大略數起來,有豆香、慄香、清香,蘭香、花香等。

豆香,是類似炒豆豆般的香氣。一般在炒青綠茶上多見,並且炒鍋的溫度還不低。

板栗香,像炒香後的板栗,香氣動人。是植物蛋白在高溫作用下產生的氣息。

清香,綠茶最普遍的香氣。很多人聞起來,它就是一種綠茶香、茶香。

蘭香,近似蘭草的香氣,屬花草香的一種。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而新白茶的香氣,類型變化要更豐富。

毫香、乾草香、草藥(涼茶)香、嫩筍香、花香(春茶清新、秋茶清揚)……

從近期的試茶感受看,新白茶的香氣,的確讓人驚喜滿滿。

喝一泡2020年的牡丹王,現下還未完全出成品。

多變的花香,有已然非常有層次和衝擊力。

每一衝的香氣,都在不斷的變化。

既有毫香,也有花香和乾草香。

毫香打頭陣,像是野蘆葦香,令人想起詩經裡的那些場景。

芳草鮮美,蒹葭蒼蒼。

由於白茶的加工,沒有經過殺青。

所以在新白茶身上,不會聞到板栗香、豆香這類,植物蛋白經過高溫作用後散發出來的清香。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從茶香的展現看,白茶的香氣更自然簡樸。

將茶湯泡出後,入口細品。

論茶湯的淳和細膩感,綠茶和新白茶也有明顯的區分。

喝綠茶,滋味清新、新鮮、茶香盈盈,清香撲鼻。

經過殺青工藝後,綠茶內的多酚類物質和葉綠素等,停止了與氧分子的反應,保留完整。

所以綠茶的湯水,喝起來充滿了春日的清新風情。

而新白茶的湯感,它並不是一味強調新鮮。

相較綠茶,新白茶的滋味要更淳和鮮爽,更就有內容、有內質、有淳度。

泡一杯白毫銀針,因為湯水內白毫豐沛的緣故,湯感清潤。

細啜感受,分外淳和柔軟。

源自高山產區的新白茶,喝起來湯感要更鮮淳、細膩、稠滑。

小口嘗入茶湯內,放在舌頭上掂一掂,湯水自帶分量感。

多喝茶,多對比,多感受。

你就會發現,新白茶的滋味和綠茶完全不一樣。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3》

綠茶喝鮮,宜喝新茶。

經過殺青後的綠茶,無法實現長時間儲存。

而白茶則完全不同。

傳統白茶的加工,只有萎凋、乾燥等主要工序。

故而,茶葉內部的天然風味物質,得到了較為完善的保留。

茶葉內部的活性物質,沒有被高溫殺青破壞和受損。

所以,品質合格,工藝達標的白茶,可以長期儲存。

在實現良好倉儲的前提下,可以不斷的發生良好陳化。

從新白茶,一路成長為老白茶。

以茶葉儲存的時間作區分。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白茶可分為新白茶(儲存低於1年)、陳白茶、老白茶(最少儲存了三年)。

提到儲存的要求,白茶和綠茶的存茶條件,不大一樣。

原本上,基礎常規的茶葉保存原則。

在於避光、密封、乾燥、陰涼、清潔的環境內存茶。

不過,由於綠茶需要保鮮。

故而在外包裝沒有拆封的前提下,如果短時間內綠茶一時喝不完。

那麼可以適當放進冰箱冷藏,保鮮。

維持綠茶的新鮮風味,不發生明顯的劣變。

而白茶的長期倉儲,則需要乾燥、密封、常溫保存。

需要後期陳化的白茶,不適合放進冰箱冷藏。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並且,最好是用紙箱、塑料袋、鋁袋等複合材質的三層包裝,逐層將茶葉密封。

經過三層包裝後,離牆離地的放置在乾燥、陰涼的環境下保存。

白茶後期轉化出來的風味,品質效果更佳。

最後,提到存茶,不得不提的是綠茶和白茶的保質期差別。

綠茶的保質期短,大約半年左右就達到了頂峰狀態。

如果是已經買到手的綠茶新茶,那麼建議及早喝完,及早嚐鮮。

而白茶的保質期,則很長,比較長。

一年茶,三年藥,七年寶的白茶。

在妥當的倉儲下,它的保存年限越長,風味越甘香、醇厚。

論長線收藏價值,新茶鮮爽、老茶甘醇的白茶,絕對值得收藏!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4》

老白茶,是茶圈裡的熱門。

提到了老白茶,不得不提的是部分朋友對它的誤解。

曾經聽過不止一位茶友說過。

覺得老白茶的味道,喝起來比較像紅茶,又香又甜。

why?

老白茶喝起來竟然會有紅茶的味道?

按六大茶類的標準劃分。

老白茶與紅茶,一個是微發酵茶,另一個是全發酵茶。

它們之間工藝不同,香氣不同,年限不同,風味更是迥異。

老白茶和紅茶的不同,最先體現的一點是,發酵程度不一樣。

茶葉的發酵,和生活裡常見的酸奶、釀醋、釀酒的“發酵”,不是同一概念。

茶類裡提到的發酵,指茶多酚的氧化。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鮮葉經過殺青的綠茶,茶葉內部的多酚類物質停止氧化,所以稱為不發酵茶。

紅茶的發酵程度,比較高,茶多酚的氧化程度比較徹底。

製作紅茶的基礎步驟,在於萎凋-揉捻-發酵-乾燥。

茶葉經過揉捻後,紅茶的條索初步成型。

揉捻過程中,鮮葉細胞受損,發生了細胞壁破壁,促使多酚類物質氧化。

伴隨著發酵的過程,紅茶葉片內的葉綠素物質,逐漸分解。

而茶紅素、茶黃素的含量,逐漸增加,並生成獨特的香氣物質。

故而,具備“紅葉紅湯”特徵的紅茶, 整體湯感柔順,清甜鮮香。

相比起來,老白茶的口感風味,與是紅茶不大一樣。

白茶的加工,不揉,不捻,不炒,不殺青。

最基礎的加工步驟,在於萎凋+乾燥。

茶葉沒有經過揉捻,一方面能讓白茶保持天然條形,另外代表著茶葉不會發生“傷口”,發酵程度低。

經過多年的歲月曆練後,老白茶內部的活性物質,在接觸到外界微弱的氧分子時。

會不斷促進自身的良好轉化。

從而, 讓老白茶的香氣和滋味,產生了煥然一新的變化。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5》

發酵程度不同,加工製作不同。

這決定了紅茶和老白茶,根本是起跑點不同的兩類茶。

道不同,自然香氣滋味各異。

一款年份真實,良好陳化的老白茶,斷然不會出現又香又甜的口感特徵!

老白茶的香,聞起來是甘香沉鬱的。絲毫不會甜膩。

而大部分紅茶的香氣,有清甜香、甜香、果香、花香、麥芽香、松煙香、蜜薯香等。

傳統工藝的桐木關正山小種,就具備著典型的松煙香、桂圓味。

得益於煙燻工藝,小種紅茶的香氣,聞起來帶著焦糖香。

而對於經過多年陳化後的老白茶,香氣上很少出現“甜”的狀態。

常見的老白茶香型,包括但不限於藥香、陳香、粽葉香、棗香……

不同品類,不同年份、不同產地的老白茶,香型表現各異。

但在良好儲存下,它們無一例外地,香氣都十分乾燥、溫暖。

帶有天然的老植物、老葉片的沉穩氣息。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另外,在茶湯滋味上。

老白茶的湯感亮點,並非是“甜”,而是“醇”。

甜,是不少茶友在喝茶時,容易明顯感知的味覺體驗。

譬如,喝一泡純正桐木高山的金駿眉。

赤金色,透如琥珀般的湯水,小口喝下喉嚨。

能夠感受到,茶湯內擁有高雅的花香。

喝下一杯茶後,留在嘴巴里的韻致感受,高雅清甜。

但老白茶的難能可貴處,更多的體現在湯水的厚實度上。

喝一泡2016年的壽眉。

泡出來的茶湯,輕輕倒進公道杯內搖晃,呈現出米湯般豐沛的質感。

嘗入一口,入口順滑、溫柔綿柔。

細細感受滋味,特別的醇厚、甘甜。

靜靜的消磨時間,慢慢喝過一泡茶後,嘴巴里的生津感,持續不斷。

茶湯醇厚、韻致悠揚的老白茶,它像風清揚般的存在。

它的味道,壓根不是又香又甜。

而是醇厚飽滿、甘香悠揚!

聽說新白茶像綠茶,而老白茶像紅茶,又香又甜?對不起,你被騙了

《6》

很多喝過許多茶,並且茶類喝得比較泛的朋友。

將各種不同的茶類,橫向的作比較時。

很容易鬧臉盲,將它們彼此混淆。

其實白茶,它就是白茶。

它的滋味,喝起來不像綠茶,更不像紅茶。

這仨種茶,真是的全然不同的茶類。

紅茶有是香甜滋味,綠茶有新鮮嬌柔。

而白茶,有它的百變風情。

新茶鮮爽,老茶甘醇。

春茶清冽,秋茶明媚。

說白了,白茶的風味在於鮮醇甘爽,個性特徵鮮明!

歡迎關注【小陳茶事】,瞭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或者直接手機端點擊下方的“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村姑陳(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