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物細菌性病害是我國農業生產中的常發性病害,其危害程度已經超越病毒,成為僅次於真菌的第二大病原物。由於細菌性病害傳播方式多樣,且防治藥劑缺乏,加之長期連作,導致防治難度日益加大。據不完全統計,我國細菌性病害目前發生面積在1.2億畝次,細菌性病害防治市場容量超過20億元,已經成為農資企業爭相佈局的一片藍海。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這種病害不僅發生在柑橘上,水稻、玉米、花生上也都有發生,西瓜、甜瓜、桃樹也有發生。今天主要以柑橘為例來聊一下。
我國柑橘種植情況
縱觀全球,柑橘都是當前產量最大水果之一,其是全球第5大貿易農產品(大豆、小麥、玉米、棉花),國際年貿易額高達70-90億美元。全球柑橘總量的80%左右用於鮮銷,20%用於榨汁和生產桔瓣罐頭等。受黃龍病危害的影響,黃龍病是可防可控不可治的,木蝨傳播,近年來全球柑橘總量呈連年下降的趨勢,其中,寬皮柑桔(易剝皮)消費在增加,甜橙(難剝皮)在下降。全球下降的境況之下,中國柑橘產量卻始終保持著逆勢上升的火熱狀態,尤其是近三年,可以說是風頭無限。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柑桔生產國和消費國,2017年全國柑橘面積達到3841萬畝,產量3853萬噸,1.003噸/畝,已然成為國內面積最大的水果品種。我國柑橘約95%用於鮮銷,5%用於加工(桔瓣罐頭為主),主要出口東南亞和俄羅斯,很少進入歐美。2017年我國柑橘出口達到110萬噸,進口23萬噸。當前新奇特的柑橘品種消費需求呈現出日益增長的態勢。
我國柑橘品種情況簡介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潰瘍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為害葉片、枝梢、果實,典型的症狀是形成木栓化突起。如果沒有及時採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導致病害發生更加嚴重時,會引起柑橘大量落葉和落果,降低柑橘種植經濟效益。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2018年和2019年全國道德柑橘種植面積有望突破4000萬畝次,其中我們統計了廣西、四川、廣東、重慶、江西、湖南和湖北部分地區,柑橘潰瘍病的發病面積在240萬畝次,大概15或12分之一的面積會發生潰瘍病。


為什麼柑橘潰瘍病的發生面積這麼高?
1 、由於沃柑等高感品種的快速推廣種植;
2、 晚熟品種的高接改種和種植密度增加;
3 、種植管理水平不一;放梢管理,病蟲害管理水平參差不齊,導致柑橘潰瘍病成一個高發態勢。
柑橘潰瘍病最集中的地方就是廣西南寧,以沃柑為代表的高感潰瘍病品種是高度發生的。第二大市場是雲南,雲南的擴種面積非常大,第三大市場是廣州,廣州的江門,江西贛州的臍橙上也是高感潰瘍病,湖南懷化的冰糖橙。目前防治潰瘍病成本呈現上升趨勢;農戶預防意識提高;目前發現,僅僅柑橘潰瘍病這一種病害的容量大於3個億。目前柑橘潰瘍病在很多種植區已成為僅次於黃龍病的重要病害。
潰瘍病防治
1 、潰瘍病防治次數,理論上應該是每稍2次;
2 、秭歸、懷化等柑橘市場相對較少;
3 、個別管理不當的果園可以達到12次;
柑橘潰瘍病發生情況
柑橘潰瘍病是一個細菌病害,據寄主範圍、地理分佈、血清學、質粒分析等將柑橘潰瘍病菌分為:A、B、C、D、E 共5個菌系。在適宜條件下每12-20分鐘繁殖一代。發病速度比較快。對於這種細菌性病害,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細菌性藥劑防治!

柑橘潰瘍病危害症狀
潰瘍病開始侵染的時候是在葉背出現黃色針頭大小的油漬狀斑點,繼而在葉片兩面逐漸隆起, 成為近圓形、米黃色病斑,不久病部表皮隆起破裂。最後病斑木栓化,灰白色或灰褐色,近圓形,周圍有黃色暈環。果實病斑比葉部大,木栓化程度更為堅實,火山口開裂更顯著。容易和瘡痂病混淆。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潰瘍病發生加重的原因分析
(1)老柑橘園病原菌逐年累積,病菌數量大;清園意識不強,
(2)新園忽略苗木檢疫,帶病種苗種植,或新老混種;
(3)氣候變暖,潰瘍病發病提早;
(4)一些地方颱風暴雨頻繁;柑橘潰瘍病是細菌性病害,它只能通過柑橘的氣孔、水孔來傳播。


(5)防治措施不到位(清園開園、藥劑選擇、噴藥關鍵時間等);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潰瘍病防治藥劑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1、盲目用藥、用藥不精準,打“假藥”“營養藥”的現象嚴重。
2、“黃龍要命,潰瘍要錢”(果農說) ,用藥量大,浪費嚴重,成本高。(潰瘍病全年平均噴藥10.7次,佔全年病蟲害防治農藥成本的36.5%)。
3、藥劑防治效果時好時壞。第二年用藥效果不如第一年,連續使用同一種藥劑產生了抗性。
4、果園管理水平參差不齊:放稍不統一、蟲害(潛葉蛾、蝸牛等)控制不及時。
柑橘潰瘍病防治藥劑時好時壞的原因
1、噴藥期間遇到持續的雷雨大風天氣;藥劑本身粘附性比較差,遇到強的暴雨被沖刷掉。
2、同一地區大量菌源存在;不同農戶,品種不同,不同樹齡和梢期同時存在,管理水平不同和噴藥時間不統一,導致同一地區由於防治不徹底,潛伏著大量菌源。
3、錯過潰瘍病防治的最佳時間;新梢老熟,病情趨於穩定,無需進行藥劑防治。
4、抗藥性菌株的大量產生;生產上,化學藥劑必需交替使用,避免長期大量使用單一藥劑。


柑橘潰瘍病防治策略



(檢疫-清園-控梢-噴藥)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1、嚴格控制侵染來源,無病區或新柑橘園:嚴禁引入帶病苗木,發現應該徹底剷除;加強無病苗圃的檢疫和管理。有病柑橘園:減少病害的初侵染,降低病菌數量。
措施:冬季清園,減除病枝葉,控夏梢等。
2、利用修剪與控梢技術,樹體營養促控技術,殺一滅千的功效果樹進入休眠後,抗藥能力增強,處於越冬休眠狀態的病蟲害,場所集中,抗藥和活動能力差。此時,採取樹幹束草、塗白、處理剪鋸口、冬耕、噴藥等措施,對果園病蟲害進行一次綜合性防治,剷除果園越冬病源和蟲源,將大大降低果園內的病蟲害基數,減少來年用藥次數和用藥量。早春開園進行潰瘍病的藥劑清園,可以殺滅早春活動的病原菌
3、抹芽控梢、科學施肥:是柑橘栽培中的一項極其重要而關鍵的技術剪除枯枝、病蟲枝、交叉枝,適當疏去過密的新梢,控制夏梢(潰瘍病發病高峰),對減輕潰瘍病發生至關重要。
科學施肥:防止大小年結果,花量較大時適量疏花疏果,結果盛期,重施春芽肥和壯果肥,適施採果肥,並及時補充微量元素。
4、根據病情和天氣情況,科學合理使用高效低毒的化學藥劑的綜合防控技術。春梢:決定潰瘍病發生的主要因子是氣溫。當日平均溫度12℃以上持續10-15天,田間開始發病。

夏梢:發病高峰期,溫度高,颱風、暴雨和雷陣雨頻繁。
秋梢和果實:影響發病主要因子是降雨和溼度,除雨水較多年份外,秋梢發病一般較春梢輕。
備註:不同地區潰瘍病防治應根據病害在當地的發生規律,瞄準噴藥時期,根據病情和天氣,決定噴藥次數,在不必要的情況下,儘量減少噴藥的次數。
此外,還要注意治蟲防病:潛葉蛾和鳳蝶。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柑橘潰瘍病防治技術-剷除計劃


柑橘細菌性病害的發生、危害與防治


病株率少於千分之五的情況下,30米內全部剷除,病株率大於千分之五,全部剷除

柑橘潰瘍病防治技術


1、嚴格檢疫 禁止疫區苗木、接穗及砧木等外調,嚴禁病果外 銷,一旦發現應立即銷燬。
2、培育無病苗木 在疫區建立防風林、採收果園剪出病枝病果等集中燒燬、修剪後用優質銅製劑清園。
3、加強栽培管理 增強樹勢,合理施用氮肥,增施深施磷鉀肥、有機肥,及時排灌; 控制夏梢可有效避免高溫多雨等天氣的影 響,及時抹除夏梢和部分早秋梢,可降低病原菌侵入的幾率
4、化學防治 有效藥劑包括銅製劑、抗生素等(2%春雷黴素水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