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文/ 何小由(東方睿見主筆)

中國又幹成了一件前無古人的事。

4月22日,陝西省林業局公佈,榆林沙化土地治理率已達93.24%。這意味著已存在千年的毛烏素沙漠即將從陝西版圖“消失”。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一則數據是,在1991-2016年的這段時間裡,中國是全世界新增森林面積最多的國家,而且其增長面積遠遠超出了全球其他國家。

這個“遠遠超出”有多誇張,大家可以通過一張動圖感受一下: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數據顯示,在這二十幾年裡,中國一共新增林地527152平方千米,遠遠超出第二名美國的79186平方千米和第三名印度的69205平方千米,是名副其實的“種樹狂魔”。

世界也沒有無視中國在環保方面取得的成效。在聯合國氣候大會上,中國就被邀請在大會上上臺為氣候變化發聲。

聯合國官員強調,“只有最大膽、最具變革性的行動才能上臺(展示)。”像美國、日本、澳大利亞等國則被禁止發言。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美國宇航局(NASA)也大讚我國為地球做出的綠化貢獻是非常突出的。在NASA公佈的2000-2017年平均植被覆蓋率趨勢圖的數據之中,通過衛星資料數據顯示,地球的森林比20年前更加繁盛了。

同時表示,中國和印度主導的人類活動,讓地球變得更加綠色了。而中國貢獻的綠色面積增加,有42%都是植樹造林帶來的,同時在過去的25年之中,森林面積的增長量穩居世界第一,是其他所有國家森林增加量的總和。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中國的環境綠化做了這麼多年,有幾個幾乎不可能發生的現象,在中國成為了現實:

  • 沙塵暴消失
  • 黃河水變清
  • 沙漠變綠洲

01.

在咱們90後上小學的時候,中國的華北地區沙塵暴肆虐,沙塵暴問題,就像我們幾年前談到霧霾問題一樣。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漫天的黃沙,讓很多老北京想起了自己小時候被沙塵暴支配的恐怖。

北京、天津、山東的人一定還記得,那個時候隨便刮刮風屋子外面就是黃沙滾滾,出個門能鬧得滿頭滿臉都是沙子。

那時候老百姓進屋的第一件事,就是先站門口拿雞毛撣子,把身上的沙子掃乾淨。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我還記得咱們90後上學的時候教科書上都說“土地沙漠化是不可逆的”,當時看得我們還很擔心,總害怕哪一天我們都會被沙漠滅了。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然而事實上我們中國人卻用幾十年的時間,用一項浩大的工程逐漸解決了沙漠化的問題。

這個工程咱們都學過,叫做“三北防護林”工程。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這個工程僅北方的三北防護林就從東北的大興安嶺、內蒙的錫林郭勒草原,一直延伸到西北甘肅的戈壁灘沙漠地區。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在渾善達克沙地的前沿有一個地方叫塞罕壩,如果在這裡種起一片樹林,就能攔住吹往北京的沙塵暴。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但種樹最怕五種環境: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而這五條塞罕壩全部命中,也就是說,塞罕壩的自然環境,根本不具備變成綠洲的條件。

三北防護林的建設涉及13個省、551個縣、406萬平方公里,全中國有3.13億勞動力都加入了這項工程。

很多人祖祖輩輩紮根那裡,瘋狂植樹種草,直到改變當地地貌。終於在數億人的努力下,原來不可一世的沙塵暴被遏制住了。

從2008年到2017年,北京的年均沙塵天數從56.2天下降到了10.1天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2010年左右的時候,每年到了春天,總會有幾天颳起帶沙的大風,把人吹得灰頭土臉。但是這兩年沙塵暴在北京已經近乎絕跡。

2017年12月,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把環保領域的最高榮譽“地球衛士獎”頒給了中國塞罕壩林場的建設者。

這個獎,他們是實至名歸。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圖:塞罕壩三代造林人


02.

沙塵暴解決了,我們再來看黃河變清沙漠變綠洲

自古以來,黃河的水患就是中國的心頭大患。因為黃河經過黃土高原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沙漠化嚴重,黃河經過的時候就會帶走大量的泥沙。

以前,每年都有足足16億噸的泥沙流入黃河,其中4億噸淤積在黃河裡。因為淤積了大量泥沙,黃河成為了全世界,含沙量最高的河流,泥沙抬高了河床,讓黃河動不動就災害頻生。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在歷史上,黃河決口了1500多次,每一次決口,都是下游百姓的災難,一直到上個世紀。黃河的災害,還經常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1887年的黃河氾濫,造成200多萬人死亡。1931年的黃河氾濫,造成300多萬人死亡。

可以說,一個渾濁的黃河,就是一條隨時可能吃人的猛獸。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只有把黃河水變清,才能降服這條猛獸。

而想要讓黃河變清,必須從黃土高原的沙漠化著手。為此,我們選擇了“退耕還林”,用種樹解決黃土高原的問題。

這也是一個超級工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毛烏素沙漠的治理。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在中國西部地區,陝西省榆林市長城一線以北,曾經存在著一片無人問津的廣袤區域,它就像另一個時空膠囊,被黃沙和千年的光陰永遠封鎖住了。

它就是毛烏素沙漠,是中國的四大沙地之一,總面積4.22萬平方公里,比海南島面積還大,被稱為“沙漠之城”,這裡清晨沒有鳥語,夜傍沒有花香,寸草不生,只有乾涸的黃沙存在著、飛揚著。

就是這裡曾讓陝北人民嚐盡苦頭。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圖:風沙肆虐,當地人只能住這樣的土房


千年毛烏素沙漠,60年變綠洲。

從1959年開始,當地人就開始了與毛烏素沙漠的“戰爭”。1999年開始,退耕還林工程,又給這個戰爭添了一把火。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在這裡的千萬中國人民,爺傳父、父傳子,用了好幾代人,用雙手,一個坑一個坑固沙,一鏟子一鏟子種樹,從來就沒有停下過。

憑著一股人定勝天的信念,搭上半輩子的光陰和性命,終於創造了生態奇蹟。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60餘年不懈治理是直接的“響應”,最終中國4大沙地將變成3個。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圖:曾經的毛烏素沙漠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圖:如今的毛烏素沙漠


黃土高原的變綠,沙漠的成功治理,讓黃河水不再渾濁。

2015年,黃河流失的土壤泥沙,從13億噸減少到了3億噸,1200多里的黃河中游一片澄清。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從如今的衛星圖像可以看到,我國大部分地區都已經變綠了,這是我國在綠化環境方面做出的最重要的貢獻,因為我們時刻都在關注,保持生態系統的一個維持。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03.

像這樣需要數十年心血的大工程,咱們中國人做了很多很多。

比如咱們小時候學過的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八橫八縱的鐵路工程、全國輸電工程,還有現在的扶貧工程。

正是因為有著無數願意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做事的中國人,這些工程有不少,已經小有成果。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還有很多和大家息息相關的世界性問題,中國人也都願意從自己開始,持之以恆地去做。

比如我們有段時間聽人說,用一次性筷子會讓森林面積減少。雖然這是謠言,因為一次性筷子是用經濟樹木做的,長得快砍得也快,不存在砍大樹做筷子的事情。

但很多中國人把這當真了,老老實實地能不用一次性筷子就不用,儘量用可重複的木筷子、塑料筷子。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我們聽人說,塑料袋長時間無法分解,會成為難以處理的垃圾,汙染環境。

於是,很多中國人都會塑料袋留著反覆用,漸漸的現在都是揹著家裡的布袋、編織袋去逛超市。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我們聽說非洲等一些地區有很多人都餓得吃不上飯,意識到我們不能浪費糧食,就讓全國所有餐廳、學校提倡節約。走到哪都寫著“浪費可恥”,大家能吃乾淨就不浪費,能打包走就不亂扔。

2018年,全中國的糧食浪費量,足足減少了30%。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高科技治沙改田,在衛星遙感,人工智能,滴灌技術都很成熟的今天,國家的生態正在大力改善…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截至2016年,中國是全世界風能和太陽能累計裝機容量最大的國家,在風能和太陽能的使用方面,我們同樣是全球最高。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作為曾經沙漠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中國的種樹面積冠絕全球,一個“種樹狂魔”根本不足以概括中國環保的投入。

有人開玩笑說,中國人能消滅沙漠是因為有一項種族天賦,那就是走到哪,菜就能種到哪兒的特殊技能。

什麼房前屋後,異國他鄉,南極北極,只要你想,都能種上太空…甚至調侃起了“不種菜不是中國人”...

但,其實我們知道,中國人喜歡種地,一方面,是勤勞節儉的傳統就刻在我們的骨子裡,一方面,是我們在千年歷史中吃了太多沒糧食的苦楚。

我們都清楚,有些問題,就是要靠我們自己的雙手和土地去解決。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就著這股勁頭兒,植樹這個事兒,那也堪稱是“全民參與”。

也正是這樣的全民付出,才有了那1億棵樹,140多萬畝森林…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不管是支教、扶貧還是植樹,在很多地區都碰到了不少困難,但只要我們還在不懈地奮鬥,這些現在看上去,也有些不切實際的目標,就終究會有實現的一天。

這種愚公移山式的、精衛填海式的,屬於中國人的精神,就會永遠在中國人之間。


誰說人不能勝天,看中國如何用60載就“綠”了千年沙漠!


中國人和環保的關係到底是怎樣的?

我們說“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我們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我們說“樹木成林,風調雨順”……

一個70年過去了,還有下一個,下下個,再下個,無窮匱也。

而那些通過一代人甚至幾代人的努力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沙漠,相信毛烏素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