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個人都得了一種癌症,你也有

我們每個人都患有一種癌症,你讀懂了嗎?(荒誕幽默,原創首發)

文/不說話只釣魚


我們每個人都得了一種癌症,你也有

綠色的樹葉和枯萎的樹葉


  畢然一生下來,就得了癌症。什麼癌症說不清,那醫生不住搖頭,是早期,但沒法治。

  畢然父母瞞著畢然,帶他回老家生活。老家在伏牛山尾巴上,湍河從山裡來,繞過翠竹林,經過他家門前的大石板。畢然想爬,父母就讓他爬,爬下床,爬上大石板,爬上柿子樹,爬上村後的亮青山。畢然想吃,就吃吧,自己摘得柿子最美味,山上的酸棗和山楂酸爽,地裡的地瓜和花生還不熟,就扒出來吃。畢然想玩,父母就讓他玩,在水裡捉魚,在竹林裡粘知了,在山上騎一隻羊。畢然想讀書,就讓他讀,讀三字經,讀唐詩三百首,讀安徒生童話。不知不覺,畢然一竿子高,考上了高中,要去縣裡上,縣城也在山裡。

我們每個人都得了一種癌症,你也有

在大山裡長大


  畢然父母帶畢然去做了檢查,醫生說,什麼癌症還說不清,沒法治,不過沒擴散。

  畢然知道自己得了癌症。畢然父母神情落寞,畢然大大咧咧一笑,爸,媽,十幾年過去了,都沒事兒,擔心啥?畢然父母也笑了,苦苦地笑,別太累了,好好照顧自己。

  畢然和同學們一樣,上課下課,吃飯睡覺,踢球唱歌。畢然還暗戀甄杉美,甄杉美翠竹一樣美。他在最後一排,甄杉美在第一排,他和甄杉美可以不說一句話,但不影響畢然暗戀甄杉美。甄杉美倒數第二個去吃飯,他倒數第一個,甄杉美看老師講課,他看甄杉美,甄杉美值日,他悄悄地打水掃地擦黑板。畢業時,照畢業照,畢然終於站到甄杉美身後,甄杉美回眸一笑,他也一笑,高中結束了。

我們每個人都得了一種癌症,你也有

暗戀

  畢然上了大學,去了大都市。大都市冬天像夏天,夏天像冬天。大都市人多,魚目混雜,眼花繚亂,畢然無法分辨好人和壞人。大都市霧霾多,畢然帶上口罩還被灰塵侵襲,老咳嗽。大都市吃得花樣多,吃多了,畢然就分不清味道真假。畢然感覺自己像一塊白布,丟進了大染缸。

  有一天,畢然覺得胸悶,去醫院檢查,醫生說,你的癌症有擴散跡象,我給你開點兒藥控制一下。畢然吃下藥,也沒太大的反應,直到他在城裡找了一個工作,也沒有太大反應。

  畢然那次發作,出乎畢然意料。畢然喜歡上一個女孩兒浮然,浮然像甄杉美。他是大山村裡來的,浮然是城市的,畢然和她說不上幾句話,但不影響畢然喜歡。浮然喜歡逛街,畢然喜歡提包。浮然喜歡旅遊,畢然喜歡上當導遊。浮然是吃貨,畢然研究食譜。如是幾年,畢然說,我喜歡你。浮然愕然。畢然說,我愛你,我們在一起吧。浮然擁住畢然,把畢然擁到床上,畢然懵懵懂懂一夜。第二天,畢然喚浮然,浮然已離開,那紙條確實是浮然的筆跡:我們愛過了,拜拜。

畢然突然心塞暈倒,被父母送到醫院。醫生說,你要注意了,你的癌細胞擴散到心上了,要注意控制,不能再讓它擴散。畢然吃了很多藥,還是沒控制住,還不如回老家那幾天管用。

我們每個人都得了一種癌症,你也有

失戀

  還有一次發作,差點兒要了畢然的命。事情很簡單,畢然代表公司和朋友談生意。這朋友是他至交,一次出去玩,朋友不慎滑下山坡,褲子颳得稀巴爛,他和朋友硬是穿著一條褲子,一個向前走,一個向後退,亦步亦趨走出荒山。生意談得很利索,吃了飯,喝了酒,就和朋友簽了字。結果,朋友拿了錢,跑了,區區五十萬的定金,就跑了。

畢然進了醫院,醫生搶救過來,畢然還在恍惚。醫生說,不能再擴散了,再擴散就沒命了。

我們每個人都得了一種癌症,你也有

被朋友騙

  畢然決定辭了工作,回老家。回到老家,畢然還是沒控制住癌細胞的擴散,老家已被開發成景區,人來人往,與城市無異。畢然的父母也因癌症,醫治無效,去了。畢然更加害怕。畢然到處打聽治療之法,聽說一個神醫,術精岐黃,懸壺濟世。畢然立馬日夜兼程去找他,終於找到他。他叫魯迅,

魯迅正在給一位新生兒看病,魯迅對那人父母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要想治……還沒說完,就被那父母揍了一頓。

  畢然忽然笑了,畢然笑魯迅,看病不能說大白話,要說學術用語,那叫癌,沒得治,保證那父母聽了害怕。

我們每個人都得了一種癌症,你也有

魯迅棄醫從文

  畢然跟著魯迅,找到了控制這種癌的靈丹妙藥,畢然還積極宣傳。

  畢然九十九歲才死。畢然坐在椅子上,閉著眼,想著小時候,想著甄杉美,突然感覺鞋帶開了,畢然彎腰繫了個鞋帶,就走了。

(全文完)

後記:魯迅先生《立論》裡有一個人說:“這孩子將來是要死的。”他於是得到一頓大家合力的痛打。 

看到這句話,想到開頭第一句話:畢然一生下來,就得了癌症。死是必然,生活中這樣那樣的醜陋就是癌細胞擴散的原因,我們怎麼才能治療這種癌?換句話說,如何面對生死?又想到了魯迅棄醫從文,呼喚人們的靈魂,只有好好讀書,讓自己精神豐足,才能夠坦然面對生死。於是有了結尾。

非常感謝您的閱讀!@不說話只釣魚,不說話只寫字,用文字呈現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