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4朱貞木

4.1記憶中的朱貞木作品

前面在古龍那裡提到過這個人,朱貞木的作品小而美、小清新。小而美是整體世界觀並不宏大,就圍繞著主人公及其相關的幾個人講述一個簡單的故事,並不像金庸那樣一開始就設定好大地圖,然後在這張大地圖上展開錯綜複雜的故事。小清新是整體故事風格以及行文,沒有蜀山那樣汪洋恣睢的想象力,也沒有金庸作品那樣的厚重感,行文輕鬆甚至帶著一些調皮。在接觸過的武俠作品當中,可能是最早將現代人的思維、性格帶入到古代背景當中,某種程度上可以認為是穿越。故事的內容沒有太多的苦大仇深,屬於那種無驚無險一路輕鬆愉快地探險故事。本科的時候看過羅剎夫人、虎嘯龍吟七殺碑不確定(所以這次先看的七殺碑),如果當初蒐集的TXT電子書沒有殘缺的話,這些故事都是虎頭蛇尾,前面鋪墊的很好,但是後面戛然而止,具體原因不詳。可能有些人靈性十足,思維活潑,不太受各種成規的約束,但是這種性格也缺乏自我約束,行事信馬由韁過於隨性。古龍顯然也近似於這種性格,並且

人物(帶入現代人物性格)、敘事格(顛倒因果順序營造懸念)乃至於文風(輕鬆調侃)也有非常明顯的類似之處。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4.2七殺碑

4.2.1故事梗概

七殺碑是張獻忠留的一塊石碑,上書:天生萬物與人,人無一物與天,殺殺殺殺殺殺殺。這裡將其穿鑿附會,說七個殺每個代表張獻忠恨之入骨的一個對頭,也就是小說當中(理應的)主人公。這個跟洪太尉誤走妖魔有些相像,讓故事顯得有傳奇色彩。《七殺碑》的主線劇情比較簡單,基本就是“龍傲天”楊展無驚無險的歷險記。主要有這麼幾個小故事。第一個是楊展替未婚妻出頭到豹子崗跟黃龍等人打擂臺(順便參加武舉,路上還因為救人會了會土匪搖天動);第二個是楊展夫婦新婚時圍繞福祿壽三座玉雕的爭奪戰並牽扯出來一段恩怨(主角賈俠餘飛,對頭還是黃龍一夥,且黃龍又吹哨子喊來一個幫手活殭屍);第三個是楊展進京趕考(武舉),遇上三姑娘並決意助她報仇到京城對付八指頭陀(順便武舉拿了個第三);

第四個是楊展離京返鄉的路上因為鏢銀的事同風流小寡婦一段若即若離的姻緣;第五個是鐵腳板歸途中恰逢張獻忠進犯四川,無意中同潛伏敵營的鹿杖翁、黑姑娘搭上線,回鄉準備吹哨子喊人保家衛鄉。第六個故事其實已經開始了,黃龍等人試圖勾引張獻忠攻打四川,同楊展發生衝突,鐵腳板等人前去助陣。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4.2.2故事特點

總的故事特點來說,一個個小故事非常簡單,不過度展開,就幾個人圍繞打擂臺或者搶奪玉三星這樣的由頭跑來跑去,並且前後故事之前沒有明顯的因果關係,這樣構思也好、寫作也好省心省力。如果受限於經驗或者是天分難以駕馭金庸那種複雜宏大的故事,其實這是一種頗為取巧的敘事方式,要想寫長篇可以不停堆故事,畢竟故事之間只有鬆散的關係,處理起來比較靈活。當然了並不是說作者沒有整體上的考慮,畢竟將七殺碑所指的七個人分散到了各個故事裡,讓他們都露露臉,同時一開始的反派黃龍等人後面也派上了用場,引出張獻忠這個最終BOSS開啟故事主線(但是故事並不是緊緊圍繞這七個人展開的,單就戲份而言鹿杖翁、三姑娘、黑姑娘等人甚至都在虞錦雯、劉道貞之上)。這應當是故事的重頭戲,可惜原書剛起了個頭就戛然而止。故事之間的聯繫也是鬆散的,作者可以隨意安排,而不是一開始就埋下伏筆分配好任務,等著後面來呼應。黃龍也好、搖天動也好就像是隨時待命的配角,並不是一直擋在主角前進的路上製造麻煩,後面更像是需要有人來製造衝突了,導演打電話喊他們上場。換句話說需要的時候召之即來,不需要的時候揮之即去,單獨的小故事也並不是嚴格的有始有終。黃龍等人是這樣,後面拈花寺也是這樣。黃龍等人兩度PK敗北,然後又去搗鼓事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主角團這個各忙各的,好像就沒黃龍這號子人。第三個故事用拈花寺的和尚行兇引出來三姑娘同拈花寺住持八指頭陀的恩怨,但是解決掉八指頭陀之後,拈花寺的和尚就被扔到一邊了。當時懾於八指頭陀的淫威(司禮太監曹化淳的保鏢)不敢動拈花寺也就罷了,後面已經把八指頭陀撂倒,拈花寺的餘孽呢?讓他們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嗎?書中沒有一句話對此交代。所以說全書的一個個故事比較鬆散、靈活,作者隨意處理,不太強調邏輯性、整體性。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4.2.3敘事手法

敘事手法而言,如果從全書的角度來看,還是那種說書人視角,一個故事有一個故事的主人公。這並不是群像戲,不同的人物有自己的故事線且擔綱主角。七殺碑的主角就是楊展,作者明顯也想將燈光都打在他身上,什麼好東西好事都往他身上塞。之所以不停變換敘事者,純粹就是作者講故事方便,而且具體到某個故事中敘事者都換了又換。第三個故事搶奪玉三星那裡,敘事者

從餘飛換到鐵柺婆婆再換到摩天翮;第五個故事敘事者從鐵腳板換到黑姑娘再換到虞二麻子再換到鹿杖翁……這些倒不是羅生門那樣一個事件不同角度,而是不停倒敘不停倒敘補之前的故事。原因也很簡單,作者為了營造先聲奪人的效果,喜歡先拋出來一個“不可思議的景象”,比如一開始的和尚招親(啥?和尚怎麼會招親?等等,和尚哪來的女兒?這樣一下子勾起讀者興趣),後面的黑姑娘棒打四腳雙頭蛇。這種手法一開始不落窠臼,但是重複用下去,又落到自己的窠臼裡面去了。換句話說,七殺碑的故事並不是憑藉本身素質可能並非頂級,而是通過敘事技巧方面的花招來提升故事的魅力(跟一些非線性敘事的電影類似)。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除了上面所說的,七殺碑還有一個現代讀者喜聞樂見的設定,龍傲天+後宮。武俠小說往往是需要不斷升級,因為可以籍著升級的過程展開故事,主角一開始比較弱雞,也可以設置障礙營造懸念。但是七殺碑的主角出場即灰燼,一開始就點滿技能樹,打對手都是壓著打甚至堪稱等級壓制。你以為這就完事了?主角不但能打,而且長得帥。你以為這就完事了?主角不但能打長得帥,而且還是嘉定(四川一個地級市,非江浙嘉定)首富,把持鹽礦,換算成現在估計就是房地產老總的獨生子。你以為主角能打長得帥又有錢就完事了?各路有頭有臉的大俠小俠老俠少俠女俠爭相恐後封他為尊。為啥?你問為啥?主角光環沒聽過啊?就算他武功好人品好家境好,一出道就讓四川袍哥的總瓢把子都腆著臉去給他當跑腿的?開後宮就不用說了,只要是書中漂亮的適齡女性人物,一照面就恨不得立馬脫光衣服貓見老鼠一樣惡狠狠撲到他身上去。為啥?你問為啥?我說她們慧眼識珠只消看一眼就能看透楊展身家人品文韜武略你信嗎?好的(陳瑤霜)不用說了,不好不壞的騎牆派(虞錦雯)本來挺不高興的一見楊展長得帥馬上就不生氣了,以風塵女子示人的三姑娘不等人來翻牌自己就把牌子送到楊展房間;哪怕是反派立場的齊寡婦,一見面就像牛魔王愛上紫霞仙子那樣“深深地愛上了他”,再可憐可嘆一番兩人有緣無分營造點苦情戲的氛圍。這種開後宮的橋段,其實郭靖、楊過、張無忌身上也未能免俗。中學的時候看的怦然心動,現在看到這種橋段只剩可笑。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4.2.4武戲

武戲而言,如果說鷹爪王、十二金錢鏢是用傳統武學的術語(這個跟白話描述完全不同,畢竟特定動作在傳武中可能都有對應的術語)來描述打鬥過程,而臥虎藏龍則放棄了這方面的努力,完全用大白話來描述(而且動作異常簡單)。朱貞木武戲的描述方法可能更容易為現代人所接受,一方面沿襲傳統武學當總的一些功法以及招數,同時又摻雜運用白話來直接描述動作,這樣讀者腦補打鬥過程的時候更加容易,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熟悉傳統武學的那些招數。至少在七殺碑裡,朱貞木的武戲並不重點刻畫一招一式的比拼,而是在於塑造特定的動作,這些動作並非是一板一眼的招數比拼。像楊展一招奪劍,曹勳亂拳打死八指頭陀都是如此。這種描述風格,推測作者是揚長避短,畢竟不是習武之人,對傳武招數沒有那麼瞭然於胸,所以就憑藉想象力構思一個精彩的回合(動作),其餘的描寫更像是在為這個決勝招做鋪墊,這樣避免冗長乏味的你來我往,武戲設計反而讓人耳目一新。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但是,七殺碑的武戲也僅此而已了,別說沒有像樣的BOSS戰,先像樣的BOSS戰的開始都沒有,往往是鋪墊了老半天,剛要開打結果導演咔嚓一聲CUT。一開始豹子崗打擂臺是這樣,後面搶奪玉三星的時候還是這樣,活殭屍好不容易苦練二十年的五毒手不等出手就被憋了回去,一口老氣沒上來活生生憋個半死。其實讀者同樣被憋個半死,吊了半天胃口的滿漢全席最後的壓軸大菜給上了盤涪陵榨菜?從整體構思到單個故事再到一些細節,處處瀰漫著這種虎頭蛇尾的作風,不知道古龍是不是全盤接受了。

4.2.5文風

接下來要說的就是七殺碑最出彩的地方了,那就是文筆文風。文筆是說行文的功底,詞彙文化積累什麼的,文風則是說行文的風格,譬如厚重抑或是輕靈。七殺碑整體的文筆水平參差不齊,一開始說逐漸上升,但是到後面尤其是第五個故事整體上又遜色很多,幾乎快落淪落到虎嘯龍吟的水平(後面說道虎嘯龍吟的時候會展開說一下)。其一,七殺碑也是那種兼文兼白的行文,但是作者收放自如,不像宮白羽那樣顯得文縐縐的,在閱讀過程當中甚至察覺不到過於文雅的地方,甚至覺得像是在讀白話文(當然了,前提可能是要有一定的文化積累)。而且作者行文雖然古色古香,但是比還珠樓主、鄭證因、宮白羽乃至於其後的金庸更為灑脫,且看七殺碑的章節目錄,是不是有中古龍小說的即視感。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其二,作者文字功底過硬,因而能夠根據故事表達的需求遣詞造句,有些地方恍惚之間甚至讓人誤以為在看三言二拍這樣的古典小說。話不多說,有圖為證。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其三,糅合古典文化底蘊,如果讀者也有這方面的積累,會察覺到漢語言文字的妙不可言。譬如摩天翮說自己

隱跡黃冠,隱跡自然就是隱藏形跡,黃冠在古代往往可以作為道士的代指,這句話的意思無非就是他用道士的身份做掩護隱藏形跡,但是並不直白說出而是用這樣短短四個字糅合文筆以及文化底蘊,讓然感嘆漢文字、漢文化之美妙以及作者奠基於漢文字、漢文化的想象力、文字表達力之奇妙。這種體會,迄今為止我也只是在史記、莊子、世說新語、蜀山劍俠傳等寥寥幾部作品中見過。但從這個角度而言,在武俠小說中朱貞木或者說七殺碑的文筆遜於蜀山劍俠傳,猶在金庸之上。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其四,利用文字來營造忍俊不禁的情境。這個遠遠沒有看上去那麼簡單,也許有些人在腦海中想象到的情境能夠讓自己會心而笑,但是用文字傳神的描摹出具體的情境、具體的語言,則是另一種維度的事情了。七殺碑中不乏這樣的情境,並非笑話,但是卻讓人忍俊不禁、會心而笑,譬如楊展、陳瑤霜“官鹽、私鹽”論。

楊展一瞧小蘋和幾個使女不在跟前,悄悄說道:“今晚你把小蘋照料到別屋子睡去吧,我們晚上在一起, 彼此容易照顧一點。”瑤霜笑啐道:“呸!不識羞的,我才不上楊展笑著央求道:“好妹妹!我是正經話,別往邪處想。瑤霜在他耳邊低語道:“小蘋鬼靈精,叫我用什麼話攆她呢?多的日子也過來了,你考過武闈,我們便要成禮,你算算還有多久日子。北什麼官鹽當作私鹽賣呢。”楊展故意逗她道:“官鹽當作私鹽賣,又具一番趣味,我不上樓,你不會下樓嗎?”瑤霜明知他打趣,笑罵道,“下流坯子,還說是正經話呢,我不理你了。”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到了齊寡婦那裡丫頭片子門小管家長、小管家短的調侃楊展的小跟班仇兒。寥寥數筆,讀者腦海中就能活靈活現浮現出書中人物的語態、神態、心態。跟七寶和尚、鐵腳板那種動輒一兩頁篇幅且不看死眼活眼的尬聊相比,簡直判若雲泥(這些尬聊往往就是東拉西扯沒一點內容,強行逗笑,而且像鐵腳板這種傳遞生死攸關的消息,還故意賣關子先尬聊一頓再飲酒食肉再交待關鍵消息……讓別人急得心急火燎,故意這樣營造與眾不同的風塵異人形象?反正換了我是主人公,一板磚撂倒的心都有了)。這樣的情境,在後來的古龍中後期作品中比較常見,不是笑話,勝似笑話。再往前追溯的話,我看過的作品中紅樓夢比比皆是,三言二拍似乎也有(張恨水的金粉世家、啼笑因緣似乎也有,但這畢竟是現代背景的作品了)。其實這不僅僅是行文的功勞了,人物的性格也比較率性灑脫,或者說現代化,而非宋明以降程朱理學鉗制之下那種死板的思維。也許這才是人性應有的樣子。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4.2.6總訣

七殺碑的故事本身乏善可陳尤其是倒敘復倒敘倒敘何其多這種敘事手法打亂讀者對故事的理解,但是行文比較隨性而且(跟古龍類似)喜歡先聲奪人,側重於營造故事細節上的跌宕起伏而忽視整體上的邏輯性。但是文筆典雅同時運用典雅文筆營造讓人不禁莞爾的情境,古樸典雅的文筆營造輕鬆詼諧的文風而不顯得出戲,在武俠小說屈指可數。總的來說故事下品武戲中品文風上品,總評上下品,值得一讀,至少可以學習其精華。至於那種先(diao)聲(ren)奪(wei)人(kou)的開場方式,乍看可能覺得眼前一亮,現在看的太多已經免疫了,反而金庸那樣平鋪直敘慢慢展開更顯敘事功底。

除此之外,在看七殺碑的時候還有幾點想法,如果嘗試寫作武俠小說值得參考借鑑的。第一,簡化素材性質(日用器皿場景佈景複試外貌)的細節描述,像鷹爪王這方面就非常細緻甚至到了瑣碎的地步。這樣可以騰出精力來,將精力集中到人物故事上。沒有必要認為這是投機取巧或者是避重就輕,古代的一些生活情景對他們而言是常識,但是現代人想要還原卻需要下很多瑣碎的功夫。讓古代人穿越到現在描寫現代場景,他們估計一開始也會一頭霧水。第二,簡化故事解主線。沒有一個延續的環環相扣逐漸遞進展開的主線劇情,故事之間的結構鬆散,不像金庸作品那樣嚴絲合縫,新人更容易駕馭,後面延續故事的時候獨立性更強,不需要背上太多的歷史包袱,自然也不容易出現吃書的問題。第三,背景設定簡單,二元對立的世界觀設定(其實蜀山一開始也是這樣,蜀山是好人,華山五臺是壞蛋,峨嵋鬥劍就是這兩大勢力。但是後面攤子越鋪越大再一個武力值爆表,華山五臺那檔子人都不夠三代底子塞牙縫的,不知不覺被作者給無情拋棄了)。邛崍(好人)VS華山(壞蛋),好人一波,壞蛋一波,壞蛋不斷挑起事端,好人被逼無奈跟壞蛋擂臺PK。得益於鬆散的故事結構,不同故事裡主角團也好、壞蛋也好還可以隨便換人。第四,風格詼諧輕鬆,龍傲天+後宮的爽文。這樣可能更容易得到讀者的青睞。入門練手,這種寫作風格可能更加合適。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4.3虎嘯龍吟

據說古代登堂入室的文學作品是詩詞,小說是不入流的細枝末節,所以當時很多作品都不署名,所謂四大名著的作者也是胡適等人考據出來的而且至今仍然存疑。三國演義的作者是羅貫中,水滸傳的作者一說是施耐庵,一說是施耐庵、羅貫中合著。之前我認為不管水滸傳的作者是誰,至少不是羅貫中,因為水滸傳完全沒有三國演義那種慷慨浩然的文風。譬如下段:

時有曹爽從弟文叔之妻,乃夏侯令女也:早寡而無子,其父欲改嫁之,女截耳自誓。及爽被誅,其父復將嫁之,女又斷去其鼻。其家驚惶,謂之曰:“人生世間,如輕塵棲弱草,何至自苦如此?且夫家又被司馬氏誅戮已盡,守此欲誰為哉?”女泣曰:“吾聞仁者不以盛衰改節,義者不以存亡易心。曹氏盛時,尚欲保終;況今滅亡,何忍棄之?此禽獸之行,吾豈為乎!”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文風跟文筆不同,文筆可以不斷深造,而文風更像是個人性格的一種折射(這也是我認為“獨立小橋風滿袖,平林新月人歸後”屬於馮延巳而非更為刻板的歐陽修)。但是剛剛讀完虎嘯龍吟,使得這個觀點遭到動搖。如果撕掉封皮不知道虎嘯龍吟跟七殺碑的作者,無論如何我猜不到兩本書出於同一個人的手筆。並不是說虎嘯龍吟的行文不堪,中規中矩,文質彬彬的,但也僅此而已了,幾乎沒有一處地方透露出七殺碑行文的那種輕靈隨性。

同文風不一樣,敘事模式倒有著明顯的類似之處,那就是倒敘復倒敘倒敘何其多。一開始大段描述少年郎科場得意,是不是以為又是楊展那樣允文允武的少年儒俠?君過矣!後面鹿鳴宴(應該同當下的升學宴類似),包府遭到賊人惦記,結果姓高的一個管家一出手就將賊人打發,顯露出驚人的藝業,後面有介紹這位高管家的奇幻漂流,是不是以為又是一個大隱隱於市的風塵奇俠?君又過矣。因為這個高管家出場引出《內家秘笈》(是的,我沒打錯,你也沒看錯,這本絕世武功秘笈的名字就叫內家秘笈)的秘密之後,就領便當下線了,直到快要結尾的時候才被導演吹哨子喊上來。然後故事繼續倒敘,大致上順序是高潛蛟→王元超→黃九龍→痴虎兒、滕鞏→範高頭→甘瘋子→張長弓→遊一瓢,注意這個順序不是順時針是逆時針,倒敘復倒敘,故事根本串聯不上,看得我頭都大了,簡直就像是一個大型精分現場。這樣顛倒敘事順序,自然也沒法子穿插一個主線劇情,無非就是那種聚義式的故事,這些陸續出場的人物最後一塊做了洪秀全的馬仔,然後見洪秀全倒行逆施覺得清廷氣數未盡又揚長而去。主角團人多勢眾,像樣的對頭就是單天爵、醉菩提、艾天翮、柳摩霄(最後還洗白了)、飛龍島主等寥寥幾人。如果按照時間線將故事羅列出來,雖然故事之間邏輯比較鬆散,哪怕像儒林外史那樣當成一連串的小品故事看都更容易理解。結果朱貞木顛倒因果的敘事手法運用的走火入魔,故事本身又沒有任何吸引人的地方,而且文筆也跟七殺碑完全不同的畫風(沒有任何令人莞爾的情境營造)。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武戲方面也沒用像樣的武戲,跟七殺碑一樣主角團的戰鬥力高反派一等,每次遇上都是壓著打,幾乎打的反派嗚呼哀哉伏惟尚饗,具體的細節動作也沒什麼亮點。總的來說除了拼湊到最後故事比七殺碑、羅剎夫人完整一些,別的幾無可取之處。品級的話,下品吧,除非是作者的鐵粉同時強迫症晚期一定要刷完朱貞木的所有作品,或者是看完這本書有人打賞五百萬,否則真真不值得浪費時間去看。

4.4羅剎夫人

如果說七殺碑的故事相對清晰,虎嘯龍吟理一下時間順序故事同樣相對清晰,那麼到了羅剎夫人這裡就是另一個境界了,扯,或者說叫不知所云。再說倒敘復倒敘這樣的問題已經煩了,悶著頭沉到故事裡也不會發現有什麼問題(本科階段看的時候就沒怎麼發現),但是現在重讀了一遍簡直不能忍受。其一,一開始又是雜魚視角,先重點渲染一個第三方人物,以為故事主角善良登場了,然後鏡頭一切,他跑去介紹別人了。好像朱貞木得了一種病(如同娜美等人得了不能上島的怪病),正兒八經地展開故事會死人。這種手法其實是反常規的,乍見之下可能覺得有些新意,但是重複濫用而且開篇毫無意義地渲染跟主線劇情無關的內容,有種誤導的嫌疑,而且反覆使用多少有些黔驢技窮、不知變通的嫌疑。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其二,故事沒有一點整體性,作者扯到哪裡算哪裡。一開始介紹金駝寨獨角龍王龍在田(是不是一看名字就像主角?那你就上當了,你家誰家武俠小說男一號頭上長瘤子的?),附帶著介紹西南地區漢苗兩族的矛盾,是不是以為接下來就是重點?錯!鏡頭一晃來到沐王府,沐老爺子突然歸天而且是被人去首級!後面介紹沐王府的二公子沐天瀾(是不是一看名字就像主角?這回猜對了)趕回沐王府,途中發現情況而前去調查。是不是以為接下來主線劇情終於登場了?調查沐老爺子的首級被誰割走的?為什麼割走?然後引出一個累世仇家或者驚天陰謀?又錯!沐老爺子的大腦袋一下子就找到了,而且一下子跳出來一個女羅剎投懷送抱。這裡沒有任何誇張的意思,前前後後說了絕對不超過五十句話也就一兩頁紙,兩個人就到床上一夜蕭聲

到九天了。接下金駝寨傳來變故龍在田等人神秘失蹤,沐天瀾跟女羅剎去金駝寨調查。是不是以為冤家對頭找上門來設計暗算?叕錯了!他們不過是無意中趕到狂蟒之災的片場被大蟒蛇給弄暈了,讓羅剎夫人給收留了(當時的語氣跟害他們差不多)。是不是以為羅剎夫人大費周章獵殺狂蟒肯定為了增加一甲子功力的蛇血?又叕錯了!這個大蟒蛇屁用沒有。沐天瀾等人以為羅剎夫人是大反派前去交涉,沒想到羅剎夫人就差一見面脫光衣服跳到他身上了(早就慕名傾心云云)。是不是以為接下來是沐天瀾跟羅剎夫人一段牽扯到正邪兩派恩怨情仇的孽緣?又TM錯了!羅剎夫人是為了金駝寨秘藏的金礦!是不是以為接下來幾路人馬為了金礦展開殊死搏鬥?叕TM錯了!萬兩黃金(從兩千兩到一萬兩再到兩萬兩,莫名想到周星馳版鹿鼎記裡的鰲拜,手握天下兵馬,麾下何止百萬、何止千萬……)從此之後再也休提,然後鏡頭一晃苗人起兵造反。什麼?沐老爺子的割頭之仇?不好意思好像給忘了,不對我又想起來了,趕緊把殺父仇人黑天狐弄死,還是女羅剎弄死的,這叫啥?
摟草打兔子——捎帶著?至於沐天瀾……(撓頭ing)啥叫殺父之仇?什麼殺父之仇奪金之恨,統統滾到一邊,不要妨礙我泡妞(女羅剎羅幽蘭、羅剎夫人)。中間還順帶著說了下張松溪自謂昇仙結果昇天(密閉巢穴活活憋死)一段傳(xiao)奇(hua),還介紹女羅剎、羅剎夫人的身世來歷。大致上除了該說的沒說其餘的都說了。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其三,幼稚的情感戲。注意修飾詞,幼稚。之所以幼稚,是因為詞窮,想不到比幼稚更幼稚的詞彙來描述了。好傢伙女羅剎一見面說了三兩句話就深深地愛上了男主角抓緊脫衣服上床;好傢伙羅剎夫人面都沒見就深深地愛上了男主角這輩子非他不嫁,一見面就跪下深情款款唱一首陸毅的告白,再見面就為了愛情而背叛了所有。感覺在朱貞木的武俠世界中,除了男主角是個美男子,其餘的男人要麼矮要麼窮要麼矬,要麼矮窮要麼窮矬要麼矮矬要麼矮窮矬,偏偏男主角集造化之神秀於一身,自帶催情光環,只要是適齡美女一旦走到一丈之內自動脫衣……中學階段可能覺得心嚮往之,現在看來只是覺得幼稚得可笑。

其實單就細節而言,單獨拎出來只看某一章,敘事也算娓娓道來,沒有明顯的注水拖流程痕跡,但是一旦打開全局視角感覺故事就像斷線珠子亂七八糟灑落一地。至於武戲一如既往的簡單,打鬥往往就幾個回合的簡單動作,側重於動作設計而非招數描寫。說不上乏味(畢竟太簡單了),但是也沒啥精彩之處。


「武俠小說史略」 民國武俠


朱貞木的這三部“代表作”總算是過完了,總的來說,七殺碑上下品,值得一讀,閱讀這樣的作品能有所裨益,有值得欣賞值得學習的地方;羅剎夫人中中品把,無聊的時候用來消磨時間,權且當作看完付之一笑的故事,用來kill time不至於覺得上當受騙;虎嘯龍吟下上品,文筆故事有可取之處,但是幾無亮點也學不到東西,有這時間刷刷知乎逛逛B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