涇縣:“把脈會診”評查案件 “對症開方”提升質量

“參加這次案件評查工作真是受益良多!特別是‘案件評析’和‘以評代訓’環節,讓我深刻領會到了把好案件質量生命線的重要性……”“此次評查工作以規範案件查辦程序、提升案件質量為導向,堅持案件評查和工作指導相結合,採取突出重點、抽卷評查、集體研究的方法進行。”近日,涇縣紀委監委組織成立5個案件評查小組,對2019年度該縣查辦的“第一種形態”案件質量集中開展“把脈會診”,相互“亮家底”“找短板”“開藥方”。

  為確保“第一種形態”案件辦理質量,進一步推進審查調查工作規範化,杜絕出現將違紀事實清楚、應給予紀律處分的問題以第一種形態方式“拉閘放水”,將適用第一種形態的“拔高”處理等問題,該縣紀委監委研究制定《2019年度“第一種形態”案件質量評查工作方案》,突出“監督再監督”定位,緊緊圍繞案件查辦“二十四字”方針,針對事實是否清楚、證據是否確鑿、定性是否準確、處理是否恰當、手續是否完備、程序是否合規、管理是否規範等方面,對案件進行逐一過篩、嚴格審核。

  據悉,此次評審主要側重於對鄉鎮紀委和派駐紀檢監察機構辦理的案件進行集中點評、現場反饋,重點解決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之間不會轉化、隨意轉化等問題,突出對扶貧領域、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四風”問題案件的評審。評查期間,各評查小組共調取案卷40餘卷,對發現的問題認真進行彙總分析,並制定個性化整改清單,力求達到以查促改、以改促提、舉一反三的效果。

  針對評查中發現的普遍性、傾向性問題,縣紀委監委以典型案例解析、傳授方法經驗、現場釋疑解惑等形式進行集中講評,做到立行立改;對發現有處理不精準的案件,嚴格按照規定程序立即予以糾正。同時,還建立了案件評查常態化工作機制,把工作做在平時,對案件常把脈、常問診,不斷提升案件審查工作質效。

  “對於紀檢監察機關來說,保障和提高案件質量極其重要,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縣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將以打造“鐵案工程”為目標,強化案件質量責任制,督促審查調查部門和案件審理部門切實擔負起職責使命,全力推動紀檢監察工作實現高質量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