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寸草叢生萬物荒蕪遇到你—郭敬明,別人厭你,我卻歡喜

初“遇”你時,初中之時,偶爾翻閱一些關於你的雜誌,那會課緊,連你的一本書都是沒有完整讀下去的。

但是你在我的心裡是一顆種子,一顆關於文學,關於青春,關於奮進的撒向塵土就可以開出鮮豔的花兒的充滿希望的種子。

中考結束,本來可以考上重點高中的我,卻失利只相差一分,那會是人生中第一個較為沉重的打擊,我一個人窩在家裡不出門,每天憋在房間裡以淚洗面。

後來還是去學校填了志願,轉身出校門的那一刻,最後一次踏進了學校門口的書店,買了你的第一本書《愛與痛的邊緣》。

我記得,那一天,天晴晴朗,陽光肆無忌憚的灑向大地,我把書抵向書店老闆的時候,他朝我明媚一笑道:“讀郭敬明的孩子,都是不開心的孩子。”

這是我對你的“初識”。

那本書內容到現在我記憶殘存,但是若是認真談論起,我還是可以記起些許。”一個人的城市“與”陰天“還有”生活在別處“是我曾經最愛讀的部分。

“青春是道明媚的憂傷”是我曾經最愛的話。

即使他現在看來有些矯情,有些非主流。

對你近一步的認識,是你的另一部寫作——《悲傷逆流成河》。

這部作品我讀了不低於五遍,初讀時,是在還沒上高中時的那個暑假末,我去閨蜜家窩在她的房間讀了三天,讀完只覺得黑暗,恐懼,害怕我接下來的高中生活順便感嘆一遍你的文筆驚豔與構思精巧,那會很多文字是讀不懂的,但仍覺得無比震撼。

高中渾渾噩噩三年讀了一些“霸道總裁愛上灰姑娘”的書,記憶不深刻,到大學時,又“撿來”這本書重讀,我窩在被子裡,忍不住眼淚直掉的時候,我突然間讀懂了易遙的疼痛無奈和脆弱絕望,讀懂了顧森西跟齊銘無力悲傷,讀懂原生家庭的畸形對人產生的摧毀與折磨,讀懂了校園暴力的對一個女孩的沉重打擊與不可磨滅的影響。

我與易遙在某些方面是很多的相似性,以至於,很多年後,這部同名改編的電影上映時,我半夜跑去電影院看,卻在電影院泣不成聲。

再後來,“誤入”你的《小時代》。

這本書我沒買來看過,但是這部電影,從一到四,我都是一部沒落的全部看完,而且每一部都是三遍以上。

這部電影,也是你被“罵”的開端,“"崇尚拜金主義“”圈錢”“垃圾導演”“奸商”等,只要是能夠傷到你的詞,這部電影一出來,該有的不該有的,都有了。

我無法用專業手法,去評論這部電影從頭至尾的“專業性”跟“非專業性”。說我盲目也好,說我不明事理也罷,說我不客觀也也好,說我矯揉造作也罷。我只能是用我的”感官“來判斷。或許有很多所謂的青春的”情懷“,或許從走進電影院的那一刻起,就是”護犢子“心態。

沒關係的,小四,無關別人如何評價,在《小時代》這部電影裡,我是有被感動的,我是有被帶入的,我是有為他們的友誼,愛情流過眼淚的。

儘管有人說你是個商人,你把商人的噁心醜惡“發揚光大”了,你無情冷漠,你只顧“圈錢”。

你上了一些綜藝,《最強大腦》時,被人取笑性別身高一度登上熱搜,如今《演員請就位》被嘲笑“導戲不行,辯論行”又再登上熱搜。

我不是多麼有深度的人。

你曾說:我多希望有一天,喜歡我可以成為一件值得讓你們驕傲的事,而不是說不出口的秘密。

如果喜歡你會被別人攻擊,會被別人嘲弄,如果幫你說話會讓人看不起。那又如何呢?

願你所求皆如願,所行化坦途,多喜樂,長安寧。

我在寸草叢生萬物荒蕪遇到你—郭敬明,別人厭你,我卻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