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創2002年來新低!芝商所重新編程為負油價做準備

OPEC減產協議這支“強心劑”未能扭轉油價頹勢。

在持續需求疲軟的打壓下,4月15日美原油期貨跌破20美元關口,創2002年以來新低。

國際能源署(IEA)表示,OPEC+和G20國家減產不會讓油市恢復供需平衡,目前還沒有可行協議能削減足夠多的供應,抵消短期需求的損失。

值得注意的,原油需求持續下降的同時,各國戰略儲備庫存基本上都達到很高水平,已經沒有空間儲存從油井中源源不斷產出的原油。

業內人士透露,加拿大部分地區的原油價格已經跌破0,寧願承擔運費讓客戶把油運走。一些大型金融機構,比如全球市值最大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已經開始對交易軟件重新編程,為負油價做準備。

油價創2002年以來新低

4月15日,美油盤中最低跌至19.20美元/桶,創2002年來盤中新低,日內最大跌幅超過4.5%。截至4月16日記者發稿,該品種價格未能回升至20美元/桶。

油價創2002年來新低!芝商所重新編程為負油價做準備

來源:Wind

“4月15日原油的表現,讓此前高呼抄底的樂天派跌破眼鏡。”能源市場專家、金聯創執行副總裁劉心田表示,從近一個月原油表現來看,30美元已成美油天花板。低油價已不像此前多數人預測的那樣曇花一現。

本週一,OPEC+達成從5月起將近1000萬桶/日的階段性聯合減產協議,美國等產油國也將額外合計減產500萬桶/日。但市場人士擔心,這樣的減產不但可能太遲,而且減產規模也不足以實現油市的供需平衡。

IEA在月報中稱,OPEC+和G20國家的減產不會讓油市恢復供需平衡,目前還沒有可行的協議能削減足夠多的供應,抵消短期需求的損失。

IEA預計,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會較去年減少930萬桶/日,4月需求將同比減少2900萬桶/日,降至1995年以來低谷。第二季度需求將同比減少2310萬桶/日,12月的需求將減少270萬桶/日。

“當我們回顧2020年時,很可能發現這是全球石油市場歷史上最悽慘的一年。”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感嘆。

寶城期貨研究所所長程小勇對中國證券報(ID:xhszzb)記者表示,如果剔除通脹因素,原油價格這麼低還是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如果考慮到通脹因素,那麼原油跌破20美元/桶,只發生在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滅期和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時期。

值得注意的是,從合約走勢上來看,市場對於遠期相對樂觀——此次跌破20美元大關的期貨合約為5月到期的05合約。有原油行業人士指出,目前美油期貨主力合約正從05合約向06合約轉換,05合約相對參考性已經減弱,當前06合約價格約為26.5美元/桶。

隆眾資訊資深原油分析師李彥表示,目前多家機構對於需求衰退的規模預測都出現較大差異,在1670-3000萬桶/日不等,而首輪減產幅度為970萬桶。需求銳減與海外疫情密切相關,一要看OPEC+實際落實的減產幅度會否超越970萬桶/日,二要看海外疫情的進展,一旦海外疫情出現轉機,需求恢復也將加快。但現在這個因素還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

儲存空間已經不足

雪上加霜的是,在需求恢復前,國際原油的儲存空間卻已經明顯不足。

IEA預計,到今年年中,需求下降的規模將抹平十年來消費增長的規模,供應的原油將填滿所有儲油空間。

程小勇分析,原油儲存需要一定的設備,比其他大宗商品儲存要求更高。由於近年來全球經濟低增長、原油需求溫和增長,各國的戰略儲備庫存基本上都達到很高水平。

日本經濟產業省的官員稱,日本已經持有相當於90天消費量的石油儲備,並且已經沒有空間來容納更多儲備,同時民間部門亦持有額外的石油儲備。

最新的公開數據亦顯示,美國還剩下7850萬桶的備用容量,韓國剩下約3500萬桶。

隨著全球各地的儲油設施被填滿,海上儲油量也在大幅增加。摩根士丹利表示,海上儲罐將在60天內存滿。即使每天原油產量減少1500萬-2000萬桶,全球存儲也會在5月充滿。

標普全球普氏(S&P Global Platts)估計,全球原油、石油產品和液化天然氣的潛在儲存能力為14億桶,其中陸地儲存能力約為10億桶,海上儲存能力約為4億桶。但本月底,儲量就將達到13億桶。

“負油價”警報響起

對於傳統的原油生產來說,生產不能停止。有市場人士透露,加拿大部分地區現在的原油價格甚至為負,運走油要倒貼運費。

事實上,這種情況並不罕見——此前白俄羅斯曾計劃以4美元/桶的價格向俄羅斯採購原油。俄羅斯持續走高的倉儲成本就是白俄羅斯壓價的底氣之一。

已經有不少機構在為負油價未雨綢繆。

全球市值最大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團(CME Group)日前表示,正在重新編程其軟件,以處理能源相關金融工具的負價格。

INTL FCStone的能源交易聯席主管馬克 貝尼尼奧(Mark Benigno)表示,他從未見過石油衍生品交易低於零的情況,但他在幾周前就開始評估如果出現這種情況會發生什麼。這是必須考慮的事情。

對於油價中長期走勢,程小勇認為,至少未來2-3個月國際油價還將低位徘徊,可能在20美元-30美元/桶區間震盪。其邏輯在於,低於20美元/桶長時間存在可能導致大量油氣企業債務違約和破產,市場自發減產會加大。不過,並不排除由於疫情反覆導致經濟停擺時間過長,油價在20美元美元/桶以下長時間存在的可能。

李彥則相對樂觀,他認為OPEC+聯合減產在中長線會對油價形成利好提振,同時減產會保護油價的底部。當前市場的主要驅動因素中,海外疫情好轉的快慢,一定程度上將決定油價回暖的時間。

本文源自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