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情令》慎思1:捧殺和棒殺都是殺 文化的缺失是硬傷

“殺”之前都是愛

一不小心掉進《陳情令》的坑,不覺間,竟快一年。

正月初一,百無聊賴,第三次打開《陳情令》的界面,跟我家小神獸商量,這次堅持看完前兩集,如果還是覺得無聊,就再也不看它了。實在是劇荒,又趕上超長假期。耐著性子追劇,大有走投無路之感。

電視劇千篇一律的故事架構,人物設定,乃至整齊劃一的形象改造,越來越讓人覺得乏味,難得遇見一部劇,讓人賞心悅目興高采烈地能追下去。

年少的時候萬人空巷追過《渴望》,追過《烏龍山剿匪記》,追過《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鹿鼎記》,後來有印象的《還珠格格》、《甄嬛傳》、《步步驚心》、《偽裝者》、《花千骨》、《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都是火過好一陣的。

因為這些劇的主演,也相繼追過他們出演的其他劇,比如《錦繡未央》、《知否知否》、《女醫明妃傳》、《楚喬傳》……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大部分時間,還是喜歡藏在夜色裡,看書、品茶、溜網。一年裡,也難得開電視幾次。

看《陳情令》到第三集,便欲罷不能了。接連幾個通宵,看得昏天黑地。高顏值,純感情,很久沒看這麼純粹的劇;角色設定豐富,人物命運多桀,故事情節曲折,絕不非黑即白,也不非錯即對。命運有其必然也有其偶然,人物有其悲觀也有其樂觀,故事有主線也有暗線,角色有正能量也有不可原諒。

看完一遍,意猶未盡,很多未了之處,便想究其根源。越是考古,越是挖掘,越是深陷。原來,這便是一部真正現實意義的仙俠劇。有我們對美好的各種期望,也有我們對暗黑的各種不齒,更有我們對人生的各種追悔,且有我們對昨日的各種解析,還有我們對明天的各種期待……

由此,從不追劇的一群人,從不追星的一群人,深陷《陳情令》的坑,追原著,追廣播,追動漫,追析文,繼而追主演,追到不能自拔,追到難以克己。

然後,一大把有點“能耐”的,寫文章、編視頻、P照片、發評論,由劇上升到人,愛屋及烏,粉了主演粉CP,買了打榜買代言。

皆大歡喜。

真的麼?

2月27日,是第幾遍看《陳情令》已經不記得了,鋪天蓋地的爭議,讓我懵圈卻記憶深刻。此前,也從未關注過兩位主演的劇外新聞。更沒追過星星本人。這是大多數80後、70後,甚至60後、50後的生活狀態。227各種引戰,出於好奇,考古了各種段子,各種言論,甚至各種過往,各種曾經出演的各種劇。

然後,愛了便是愛了。

路轉粉,然後,一發不可收拾。不管他們打的多麼激烈,還有我等迷客圈地自萌,寫著愛與被愛的文字,在自己臆想的精神世界自嗨,還帶著一群人嗨。

《陳情令》慎思1:捧殺和棒殺都是殺 文化的缺失是硬傷


慎思還是茫然


愛?還是被愛?捧殺?還是棒殺?

身在廬山,又有誰識得廬山真面目?

我們以為自己在遠觀,甚至從未參與任何一方的爭鬥,而其實,我們或許早就身陷其中,成為其中的一個棋子,任由推動,他或者他被卷在輿論的風口浪尖,我們也難逃其咎,卻不自知。

當然,我們這樣的風口浪尖,都不過是真正風浪裡的一粒沙。

消失了的笑容,隱藏了的真情,被捆綁的消費,輿論的非黑即白,到底是誰贏了誰?

愛是傷害,被愛也是一種傷害。到底誰成就了誰,誰又欺騙了誰?

誰又知道呢。

一臉肅然,還是半分焦慮,原本都不是我們想要的,偏偏自己的一言一行,或許給某種不可知打了標籤,加入了不曾想的狂歡。

生生刷成專場的,是尷尬,還是狂喜,是慎思,還是茫然?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充當的是捧還是棒?大抵只有揮在當事人的手中,才能定性。

不言不語,不悲不喜,不爭不躲,是人生態度,也是人生無奈。

是文化的缺失還是制度的硬傷?

都是殺吧。

昨夜之後,這便是最深的體會。由此,開始反思。

開始反思這近一年的陶醉中,我們究竟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原本以為,我們都是局外人,不曾想,劇之迷戀,我們每一個人都身陷其中,還自嗨自導的扮演了某種角色,偏還不自知。

大概,讀書太少吧。

想起家裡小神獸前日寫得文章《讀書讀好書方可明智》。

她說:讀書使人明智,讀書還使人明理。書帶給人的樂趣,是雋永,是永恆,是動力。讀書,不但給養我們的精神,更滋養我們的靈魂。但並非所有的書都能給人“精神上的營養品。”真正的好書是為思想指路的明燈,是為靈魂牽引的星辰。讀好書,不僅讓我們知識淵博,學養深厚,更可以讓我們的思想變得純粹,讓我們的靈魂變得乾淨。

網絡暴力的原罪,便是不明智,不明理,不是嗎?

《陳情令》慎思1:捧殺和棒殺都是殺 文化的缺失是硬傷


謹言慎行

從前太匆匆,此後路漫漫。

過去的時光很慢,慢到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便是我們愛《陳情令》的重要原因。因為單純,所以純粹。

而其實,此劇單純卻不簡單,純粹卻不執拗。人亦是。

慢時光裡,藏書閣的動與靜,江湖裡的愛與恨,讓我們沉迷其中。

時光靜好,多想將時光定格於此。

家裡的小神獸,剛上小學的時候,給她買了《小學古文100課》。細細翻來,竟齒頰生香。你瞧,蘆花開時,一片白色,西風吹來,花飛如雪。

又如,青草地,放風箏。汝前行,我後行。鄉間農家,竹籬茅屋,臨水成村。水邊楊柳數株,中夾桃李,飛燕一雙,忽高忽低,來去甚捷。

還有,今日天陰,曉霧漸濃,細雨如絲。天晚雨止,風吹雲散,明月初出。菊花盛開,清香四溢。其瓣如絲,如爪。其色或黃、或白、或赭、或紅。種類繁多。性耐寒,嚴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獨盛。

今日上樓一瞧,露臺上的菊花已結了花苞,夜有秋雨,又拔高一節。甚喜。

喜,是因為抱香枝頭的傲骨,也是我花開後百花殺的霸氣,更有孤標傲世的凜然。

就好像我們喜歡了的他,被棒殺,依然卓絕淡然,傲雪凌霜,捲土而來,是王者,也是天使。是顏值擔當,也是鐵憨惹人。

就好像我們依然愛了的他,被捧殺,依然淡定清絕,出淤不染,此路正長,是行者,也是歸人。是酷帥炫蓋,也是呆萌奶兇。

其實,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剛說的那本買給小神獸的書,我希望她在書中讀到的是“日則有日,夜則有月,夜又有星。三者之中,日最明,月次之,星又次之。一日有夜,分為十二時。子醜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是也。夏日長而夜短,冬日短而夜長。夜半為子,日中為午。午前曰上午,午後曰下午。”的日夜分明和各司其職。

更希望她讀到:“缸中有金魚,一貓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墜水中,急躍起,全身皆溼。黃白二貓,鬥於屋上,呼呼而鳴,聳毛豎尾,四目對射,兩不相下,久之,白貓稍退縮,黃貓奮起逐之,白貓走入室,不敢復出。”的人有禍兮旦福,月有陰晴圓缺。

而後,讓她明白:“飛禽走獸,飢知食,渴能飲,又能營巢穴為休息之所。其異者,能為人言.惟不知讀書,故終不如人。人不讀書,則於禽獸何異?”

如此,便不耽日月於是非;如此,便不妄菲薄於黑白。

可惜,我們終究回不到少年,補不了文化缺失的課,更無法分清娛樂圈裡的對與錯,也搞不懂有人的江湖裡,自己到底是在捧還是棒。

想起他說:未知全貌,不予置評。

想起他說:你可否告知我,到底孰是孰非,孰黑孰白。

我們能做的,唯有:謹言,慎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