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 |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上市?是不是人人打?|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迴應“錯換人生28年”事件

【解疑】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上市?是不是人人打?張文宏帶來最新消息

疫苗是傳染病防控的終極武器。4月25日上午,張文宏做客人民日報直播間,帶來新冠肺炎疫苗研發的最新消息,並對大家最關切的“新冠肺炎疫苗什麼時候上市?”、“新冠肺炎疫苗安全麼?”、“是否人人都需要接種?”等熱點問題進行解答。

夜讀 |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上市?是不是人人打?|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回應“錯換人生28年”事件

中國新冠肺炎疫苗已進入二期臨床研究

張文宏介紹稱,中國目前有兩個疫苗研發進度走得比較靠前。一個是中生集團研發的滅活疫苗,已經進入二期臨床研究,之後馬上要進入三期研究。另一個是抗疫女英雄陳薇教授團隊研發的載體疫苗,處在一期臨床研究階段,還沒有完全進入二期研究。中國目前有六條研究線路齊頭並進通向“羅馬”。

“但是今天上午我看到美國也有一個重組基因疫苗開始進入二期研發了,大家都是你追我趕的。”張文宏稱,但是不管世界上哪個國家先研發出疫苗,對世界抗疫都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新冠肺炎疫苗研發不會拿老百姓做“小白鼠”

有網友提出疑問,新冠肺炎疫苗研發會不會拿老百姓做“小白鼠”?對此張文宏醫生否認稱,加快疫苗進度,不代表放棄它的療效跟不良反應評估。新冠肺炎是突發傳染病,危及全世界人民生命,所以國家加快了審批的流程。將來還要做三期臨床研究,三期研究認為是安全的,再給老百姓打。“哪裡有什麼做小白鼠的事情,想做小白鼠,我們的流程都是不允許的。”流程一步都不能少,只能加快審批的速度。

新冠肺炎疫苗是不是人人打取決於這4點

對於新冠肺炎疫苗是不是人人都應接種的問題,張文宏醫生表示,現在疫苗的臨床試驗的結果沒有出來,三期臨床試驗全世界都還沒開展,所以拿不到疫苗保護效果的數據。是不是人人都打,取決於幾個數據,第一不良反應有多大,第二它的保護率有多高,第三當時全世界的疫情有多高,第四病死率會降到什麼樣的程度,這些都需要衡量。

今年冬季新冠肺炎可能會和流感重疊發生

張文宏表示,流感是冬季節的容易爆發的傳染病,在今年全球疫情之下,冬季新冠肺炎很可能會和流感重疊發生。他繼續介紹稱,等到冬季很多地區大家開始復工復產,人群又開始聚集了,流感的發生率就高了。而且普通居民一開始很難分清流感和肺炎,混在一起導致風險加劇。張文宏建議稱,“今年我自己一定會去打流感疫苗,我想我們多一層保護肯定是好的。”

一類疫苗孩子必須打,否則將面臨極大風險

談到預防接種對兒童來說為什麼這麼重要時,張文宏表示,我們現在打疫苗,一般是一類疫苗孩子是必打,二類疫苗醫生會提倡你去打。像流感、水痘、肺炎的疫苗,這種苗國家沒有強制你要接種,因為這種苗很多時候除了孩子以外,對整個人群來說意義都很大,但是一類苗對小孩子的意義尤其大,比如結核病的疫苗、肝炎的疫苗,這些接種的疫苗都有非常重要的時間點,最好你是出生的時候就接種,而且接種一次基本上是終生免疫。

但是有些疫苗,像流感的苗,你可能得每年都要打,因為它一直在變,所以將來新冠到底怎麼樣,現在還不是很好的預計,今天這個問題我們還在討論。一類苗、二類苗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不打,我們所謂的重點人群、高風險的人群就面臨極大的風險。

成人哪些疫苗是應該打的?

張文宏表示,有幾個苗意義比較大,像結核、肝炎、麻疹、破傷風、脊髓灰質炎、還有 HIB、流感四聯桿菌的疫苗、水痘,這些都是在5歲之前需要打的疫苗。但是成人有幾個苗,尤其要提醒大家,每年冬季的時候都是會有流感大暴發,這種風險對老年人、成年人都是極大的風險,還有青年女性,在自己成年之前最好把 HPV 打掉,還有一些高危的群體,跟血液接觸比較多的人群,如果以前沒有打過乙肝疫苗的也要打掉。成人疫苗數量不是太多,現在還會出來一些專門針對老年人其他的苗,像帶狀皰疹等等,這些苗在社會上慢慢都會出來。

【調查】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回應“錯換人生28年”事件:若是醫院的錯絕不護短

4月25日,針對“錯換人生28年”一事,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院長張禕捷回覆上游新聞(報料微信號:shangyounews)記者稱,該院正在自查,試圖釐清當年這一錯誤是如何犯的。為保證調查結果客觀公正,該院也會配合第三方的調查。

52歲的許女士,曾隨父親在河南開封生活,後到江西九江。許女士向上遊新聞記者介紹,1992年6月16日上午9時20分許,她在河南開封醫專第二附屬醫院(現為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院)產下一名7斤重男嬰。隨後,男嬰被抱進嬰兒室,3天后她出院,護士將男嬰阿斌送到她的手上。在許女士和丈夫的精心撫養下,阿斌成家立業,一家人其樂融融。

夜讀 |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上市?是不是人人打?|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回應“錯換人生28年”事件

4月16日,鑑定意見顯示阿斌(化名)並非許女士夫婦親生。受訪者供圖

“沒想到電視上才有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一出接著一出。”許女士介紹,2020年2月17日,在景德鎮岳父母家過年的阿斌身體出現不適,經醫院確診為肝癌。她和丈夫丟下工作,陪同阿斌四處求醫。3月下旬,他們來到上海復旦大學中山醫院,許女士告訴醫生,她願意把自己的肝臟捐給阿斌。但體檢中發現,阿斌血型為AB型,她和丈夫是A型。

父母均為A型血,孩子不可能是AB型血。許女士瞞著阿斌在江西神州司法鑑定中心做了親子鑑定。上游新聞獲得的鑑定報告顯示,許女士和其丈夫姚先生不是阿斌生物學上的父母。

為找到親生兒子,4月上旬,姚先生來到妻子當年生產的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院方告知姚先生,與阿斌同期出生的還有3個男嬰。幾經週轉,姚先生懷疑身在駐馬店的郭郭(化名)可能是其親生兒子。4月8日,在駐馬店警方的幫助下,姚先生見到了郭郭和其養父老郭。

夜讀 |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上市?是不是人人打?|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回應“錯換人生28年”事件

4月21日,親子鑑定報告顯示,郭郭(化名)才是許女士夫婦的親生兒子。受訪者供圖

4月21日,親子鑑定報告顯示:郭郭才是許女士夫婦的親生兒子,而阿斌的親生父母是老郭夫婦。

據瞭解,被錯換人生28年的阿斌和郭郭均在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出生。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院長張禕捷對上游新聞記者表示,得知此事後,該院高度重視,成立了調查小組調查此事,“養了28年才知道不是親生的,我知道後心裡也不是個滋味。如果是醫院的錯,絕不護短。”

上游新聞記者瞭解到,目前開封市衛健委和開封警方已介入調查。

上游新聞記者 牛泰

【雞湯】

與其熬夜,不如早起

夜讀 | 新冠肺炎疫苗何時上市?是不是人人打?| 河南大學淮河醫院回應“錯換人生28年”事件

1

之前網上有個話題叫“你有沒有見過凌晨4點的城市”,引發了大量關注。無數人在話題下回復,曾因為熬夜加班、熬夜寫報告、熬夜追劇,見過凌晨4點的北京、上海、廣州……

但,沒有人的精力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

我有個朋友,是大家公認的“拼命三娘”。有段時間,天天加班到夜裡兩三點,作息時間特別混亂。有一天,工作到晚上9點,突然感到一陣頭暈噁心,嚇得她馬上放下手上的工作,倒頭就睡。沒想到,平時習慣8點起床的她,第二天早上6點就自然醒了,身上不適的感覺也全部消失,精神比以前更好了。

後來她發現,早晨這段時間沒人打擾,頭腦比平時更加清醒,於是自此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她說,每天早睡早起,精神好了許多。早上多出來的時間可以看書、運動,也可以安排工作,感覺整個生活都比以前更有節奏了,身體也更健康了。

2

正所謂:“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一個人怎樣度過早晨,就相當於以什麼樣的方式開啟新的一天。

《增廣賢文》有言:“早起三光,遲起三慌”,意思是早點起床有充足的時間把該辦的事情辦好,整個人才能從從容容、光光彩彩。起床晚容易手忙腳亂,把該辦的事情落掉,整個人容易慌慌張張。

剛上班的時候,我常常踩點打卡,有很多次都在遲到的邊緣。後來回想了一下,那時候為了多睡一會兒,我總把早上的時間安排得滿滿的,接下來上廁所、刷牙洗臉、化妝、出門、等車都像打仗一樣,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馬上就會影響到上班時間。

這樣驚心動魄的早晨,換來的也不過是在床上多睡了十幾分鍾而已。後來,我決定晚上早點睡,早上提早一小時起床,給自己做一頓簡單的早餐,聽著新聞不慌不忙地吃完,然後踩著輕快的步子坐車去上班。

每天提前到達公司,收拾好自己的辦公桌,準備好要用的文件,列好當天的工作清單,一整天的工作都可以不慌不忙。

養成習慣後我發現,早起和不早起的人生真的不一樣。早起的人,往往有更多時間去規劃、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生活,也能更好地面對現在和未來。

3

前段時間,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待在家裡。我身邊的不少朋友開始熬夜看劇、玩遊戲,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睜眼就是中午,然後吃點東西,繼續在床上一癱。幾個月下來,倒是長胖了不少。

有人過得晨昏顛倒,也有人認真生活。一位網友曬出自己的日常:每天7點準時起床,聽著音樂,練半個小時的瑜伽,用麵包、水果、堅果為自己準備一份營養豐富的早飯,空餘時間用讀書、看電影、學英語來填滿,到了晚上10點,喝一杯牛奶上床睡覺。

一個人的作息時間,往往能體現一個人的精神狀態與人生態度。

早晨的時間可以用來吃早飯、晨練、讀書看報,這些小小的習慣日積月累,可以給人帶來強健的體魄、積極的心態,讓人能更好地感知生活的幸福。

讓我們也從早睡早起開始,給自己的生活一個改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