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方方《封城日記》--時代需要講真話的人!

近日,看到網上總冒出一些關於著名作家方方及其《封城日記》的言論,不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於是花了一天半時間,看完了《封城日記》60篇。

日記從武漢封城第三日1月25日,一直寫到3月25日。終結那一天,恰逢武漢宣佈交通將陸續恢復,並將於4月8日解除封城。可以說是比較圓滿的了。前29篇是在某個微信公眾號看的,但後面的沒了。經過一番費勁的搜索,在一個網站上又看完了剩下的31篇。為防網站下架,初見面就全部複製了下來。

方方動筆之初,其日記是頗受歡迎的。許多讀者留言,感謝方方的分享,感謝方方給了他們一個透氣的窗口。受到鼓舞的方方,更堅持了寫下去的信念。可慢慢地,平靜的大海上掀起驚濤駭浪。許多的責罵聲紛至沓來,風起雲湧。其日記也屢遭刪除,微博反覆被封。能最終集結,頗為不易。

讀方方《封城日記》--時代需要講真話的人!

簡直無論出個好人好事,或壞人壞事,標題黨們就要對比一下方方,噴子也要在評論中吐口唾沫。說什麼高下立判,什麼同樣是女人,云云。更有甚者,竟將腦殘許可馨與方方相提並論。有的文章倒誠實,明確表態只看了幾篇,卻大言不慚,說什麼文采一般,什麼利慾薰心,什麼通敵。

為了湊熱點,簡直隨心所欲,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恨不得連街坊鄰居、祖宗十八代都深扒一下,好證明一個人的敗壞,是有根的。幸好,方方身家清白,並且算是名門望家,人才輩出。於是只好拿他的朋友,她的僑居外國的家人,甚至對她日記裡提過的曾經幫助過她的小人物下手。可事實證明,那些攻擊都是以小人之心度人之腹。還有的無聊到論起方方的日記沒有文采。記事的日記,要文采幹嘛?何況並非沒有文采,只是平淡自然,娓娓道來,如陶淵明之詩,歸有光之文。事情本身、情感、思想,有時比文采更重要。

《封城日記》主要是根據自己和親朋好友的見聞以及互聯網所展示的信息,再以適當的思考,加以整合而成。個人覺得,可信度是比較高的,許多的讀者也以看方方日記了解武漢的情況。

日記記述了武漢封城時期大量的平凡瑣事:閉門打發時間的方式、採購物資的過程、封城期間人們的焦躁狀態。講述了許多平凡的人物:始終如一的清潔工、無所畏懼的外賣小哥、衝在前線的醫生、警察。回憶了:在武漢生活60年的美好時光,東湖綠道、武大櫻花的美麗風景。也反思了一些不合理的現象:李文亮最早提醒人們某市場發現有易傳染病毒,卻被誣為造謠;說“人不傳人”的專家,沒兩天自己卻被感染;報紙故意篡改病人臨終遺言;1月20日前後,關於病毒傳播的消息早已屢見報端,官方和民間仍時時歌舞昇平。方方也提到一些建議:將外省捐贈的食品放一部分在超市以平價售賣,也許比直接發放更合適;建一個“哭牆”網站,失去親人的人們可以在那裡祭奠親人,發洩悲傷情緒;病毒感染者留在武漢治療,其他病人可運輸一部分至外省,以舒緩武漢醫療資源的緊張;名醫李躍華也許的確有不錯的治療方法,何妨讓他一試?

也許方方的建議有疏漏之處,但畢竟是用心為疫情考慮了的,無傷大雅。《封城日記》之所以引起軒然大波,最直接的原因可能是因為有日記裡含有大量的質疑官方、專家和報媒的敏感內容。比如,追問八個醫生被誣陷造謠事件。質疑官方早就知道病毒傳染的消息,卻密而不發,還歌舞昇平,粉飾太平。質疑官員官僚主義作風太盛,去下層視察,拍個合影就走人。有的在醫院裡,領導來了,安排病人集體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不看百姓,只盯上司。疫情發現之初,核心報媒無所作為,配合官員隱瞞消息,完全忘了作為記者作為新聞人的擔當。疫情還在緊張的戰鬥中,報媒已按捺不住歌功頌德起來。方方認為,疫情前期的爆發,與官方和核心報媒的不作為是脫不開干係的,並在日記裡多次呼籲要追責。這些內容確實容易招致某一方面的猛烈反攻。若換做普通人,後果難以想象。就連一些大學者後來撰文,也表示,相比之下,她很勇敢。

讀方方《封城日記》--時代需要講真話的人!


讀方方《封城日記》--時代需要講真話的人!


讀方方《封城日記》--時代需要講真話的人!


讀方方《封城日記》--時代需要講真話的人!


方方日記連載之初,原本有許多出版商預約出版。到完結之時,因為引起的爭議太大,就紛紛退約了。於是只得在外國出版。許多人擔心外國人會歪曲事實,添油加醋,貶低中國抗疫成績,損害中國的名聲。關於這一點,我本人也有所擔心。果然後來英文本就出了點問題,正標題下,加了個副標題“來自病毒源頭的日記”。不過幸好,還只是預約銷售,方方說會聯繫對方糾正過來。只要外文本,和中文本內容一致,我個人覺得倒沒有什麼。

讀方方《封城日記》--時代需要講真話的人!


村上春樹獲“耶路撒冷文學獎”之後的獲獎感言裡有這麼一句:“在一堵堅硬的高牆和一隻撞向它的蛋之間,我會永遠站在蛋這一邊。”春樹一生始終為普通人發聲,倔強地堅守著真實的靈魂。試看今天中國的文學作品、影視劇,有多少敢於直面“真實”二字?古裝劇、玄幻劇……氾濫成災。

從群眾的角度看,方方日記所記皆民間瑣事,帶給許多人安慰,並無不妥。只是從高處俯瞰,確實有對某一方面冒犯之舉。咳!在幾千年的帝制影響下,中國人始終善於隱忍,講究顧全大局。艱難時刻,也總是得過且過,少有敢於吐真言的人。我這個小人物,為方方女士的勇氣所佩服。我想我們的時代需要真誠,需要真話。她的其他作品我原本完全沒有涉獵過,現在有了興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